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科技園電梯募投比賽美初創奪魁 冀令創投更蓬勃

博客文章

科技園電梯募投比賽美初創奪魁 冀令創投更蓬勃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科技園電梯募投比賽美初創奪魁 冀令創投更蓬勃

2020年11月10日 07:00 最後更新:08:34

香港科技園一年一度的電梯募投大賽上周五舉行。疫情下,比賽由實體轉為網上舉行,但陸羽仁發現參賽依然踴躍,來自美國,從事廚餘轉化為塑膠或棉纖維的初創公司Mi Terro奪得冠軍。

 香港初創雖未獲獎,但有3家打入十強,較往年多。

科技園電梯募投比賽成每年焦點。

科技園電梯募投比賽成每年焦點。

創科對香港經濟發展非常重要,今年科技園電梯募投比賽雖然沒有實體升降機內遊說的環節,但仍保留「60秒」的重點—參加比賽的初創企業,仍要拍攝一段60秒的短片,向投資者和專家介紹創業構思,今年參賽的隊伍來自37個市場,共476家參加,當中首次有來自南非和波蘭的初創隊伍。

今年的冠軍初創Mi Terro

今年的冠軍初創Mi Terro

今年冠軍由智慧城市組別的美國公司Mi Terro奪得,Mi Terro是生物科技公司,專注把奶品類食物廚餘轉化為取代塑膠或棉的纖維,用於成衣、醫療及包裝,幫助減少塑膠廢料。公司說,不少企業聯絡他們,要求幫助回收奶品廚餘,他們也甚有興趣發展大灣區市場。

環保、可持續發展是大勢所趨,陸羽仁記得去年比賽其中一個得獎者EcoPackers,亦是將多餘的農業副產品,轉化為可生物降解塑膠替代品。EcoPackers及後更獲李嘉誠的維港投資注資,相信Mi Terro未來絕對有機會更上層樓。

其餘三個科技組別獎項則分別由葡萄牙、英國及菲律賓初創奪得。據科技園行政總裁黃克強說,今年參賽隊伍質素甚高,最後十強隊伍,部分發展已相當不錯。

十強中有三家是香港公司,比例較往年高,雖然未能獲獎,但黃克強認為成績已不俗,「初創除了科研水平夠高,還要懂得講述,這方面香港初創仍須努力。」

今屆募投比賽決賽改於網上直播進行。

今屆募投比賽決賽改於網上直播進行。

科技園投資總監黃賢敏更說,科技園創投基金「一定會睇」這十家公司,希望從中找到投資機會,若最終「拍板」落實投資,每家最多投資100萬美元。 

科技園的創投基金最近落實增加3.5億港元,加上原本的資金,基金規模共6億元,可見科技園確實下很大決心推動香港的創投發展。

過去5年,香港科技園共投資8700萬港元在15家初創,發揮帶頭作用,成功引入資金13億港元。科技園的網絡共有約1,000名投資者,策略夥伴總監莫偉軒表示,以往投資初創的主要是風險基金,現在更包括私募基金,及家族投資基金。「3年前我要逐家投資機構拍門游說,而這半年反而有不少投資者自動找上門。」 

今年比賽得到全球各地踴躍參與。

今年比賽得到全球各地踴躍參與。

香港初創在商業市場站穩陣腳的比例愈來愈高,黃克強說,七至八成經科技園扶植的初創企業仍然運作中,如Lalamove,成績便不錯。 

黃克強寄語參賽初創,不要只著眼是否得獎,即使未得獎,透過參賽也有很多接觸投資者的機會,本周一連四天科技園將舉辦環球配對會議,安排參賽初創與投資者會面,周五也有論壇,都是了解業界發展、尋找機遇的好機會。 

希望科技園的電梯募投大賽,能夠推動香港的創科氛圍,令整體創投更蓬勃、亦為香港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




陸羽仁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三大車企還是比亞迪最強

 

比亞迪(1211)3月3日以每股335.2元閃電批股後,我建議可在350元左右入貨,後來不少朋友問我,350元這樣貴還可以買比亞迪嗎? 我話350元的確不便宜,但後來比亞迪公布業績後,也進一步確認我這個看法。

比亞迪周一公布去年業績,去年全年銷量達到破紀錄的427萬部,帶來7771億元人民幣營業額,同比增長29%,去年比亞迪純利為402.5億元,同比增長34%,這兩項核心財務資料均有30%左右的大幅增長,去年比亞迪打價格戰還有此成績,的確厲害。業內尤為關注的汽車毛利率,比亞迪毛利率也有22.3%。從帳面資料來看,比亞迪幾乎要全面領先美國的特斯拉了。

比亞迪去年全年賣車427萬部,走上全球車企第5的位置,已超過美國的通用和福特汽車。全球第一的是日本豐田,去年買車1080萬輛。比亞迪的長遠目標,就是要打敗豐田,成全球第一。

由於全球十大車企大多數是賣燃油車,而比亞迪全是賣新能源車,所以比亞迪的直接對手是特斯拉。兩者一比,比亞迪的數字靚得多。

先講汽車銷量,比亞迪去年全年買車427萬部,包括純電車和插電等混能車。特斯拉全年的全球銷量為179萬部,是首次錄得全年跌幅,但仍以微弱優勢領先比亞迪176萬部純電車的銷售,但比亞迪去年純電車銷量增長12.1%,相信今年單計純電車,比亞迪都會賣贏特斯拉,加上混能車比亞迪就拋離特斯拉九條街了。比亞迪今年銷售目標是550萬部,要再增加29%。

再講營業額。2024年比亞迪營業額7771億,同比增長29%。而特斯拉營業額976.9億美元,只增長1%,換成人民幣是7092億人民幣,營業額低比亞迪9%。

講到純利。比亞迪去年純利402.5億元,同比增長34%。而特斯拉去年純利70.9億美元,折合515億元人民幣,按年大跌53%。不說不知,特斯拉這間全球電動車一哥企業,純利只高比亞迪28%。不要忘記比亞迪是新興企業,還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研發,純利卻可追近特斯拉,加上特斯拉今年首兩季賣車大跌,看來今年比亞迪純利有望超過特斯拉。

比亞迪一年圖。

比亞迪一年圖。

特斯拉經營走勢這樣差,但總市值仍有8785億美元。比亞迪增長得這麼好,總市值只是1.23億港元即1580億美元,特斯拉市值仍是比亞迪的5.6倍,這就是比亞周四收407元,但股價仍然不算貴的原因。

吉利一年圖。

吉利一年圖。

未來中國車將雄霸世界車壇,比亞迪將是銷量之王,吉利(0175)也不弱,小米(1211)在貴價車打出一片天。吉利上周公佈的業績也很靚仔,去年營業額首次突破2400億元人民幣,達到2402億元,同比增長34%,創歷史新高;純利166億元,同比增長213%;扣除非經常收益後純利85億元,同比增長52%。

小米一年圖。

小米一年圖。

吉利不吸引的地方是以賣燃油車為主導。去年吉利汽車銷量217.7萬部,同比增長32%,超額完成年目標銷量200萬輛。其中,新能源銷量超88.8萬部,同比增長約92%,它的新能源車板塊也開始爆發。吉利無炒味,市值只有1675億,只是比亞迪和小米的零頭,但可以話勝在夠穩陣。而小米概念十足,批股後跌了下來,周四收51.7元,市值仍有1.25萬億,仲高過比亞迪,小米老闆雷軍真是銷售大師。

總的而言,中國3大車企我都睇好,但小米略貴,吉利只是走上落,最看好的仍是比亞迪,相信它有機會取代豐田成為世界第一。若港股在五窮六絕時回調,比亞迪去番350元,還是可以低吸睇中長線。

(牛市重臨,如想睇多啲陸羽仁分析大市貼股票,即訂閱「石榴台」,逢周日至周五,日日睇陸羽仁專欄,吼實有乜好股可以投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