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暴亂那天在國會偷看佩洛西電腦的男子 突然「自殺」了……

博客文章

暴亂那天在國會偷看佩洛西電腦的男子 突然「自殺」了……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暴亂那天在國會偷看佩洛西電腦的男子 突然「自殺」了……

2021年01月16日 11:04 最後更新:11:15

美國國會暴亂事件彷彿一個巨大的漩渦,所有涉身其中的人,上至總統,下至小人物,都難以逃離。當中有些事件,透出一點血腥味。

1月6日美國國會暴亂之後,很多參與者馬上被拘禁,但被捕後容許保釋外出的銀行投資經理克里斯托弗·喬治亞,最後死在家中。

更多相片
銀行投資經理喬治亞。

銀行投資經理喬治亞。

喬治亞的家。

喬治亞的家。

喬治亞和他的女兒。

喬治亞和他的女兒。

手拿SKS步槍的越南士兵,足見槍的長度。

手拿SKS步槍的越南士兵,足見槍的長度。

被證偽的佩洛西信件。

被證偽的佩洛西信件。

銀行投資經理喬治亞。

銀行投資經理喬治亞。

當地時間1月9日,國會暴亂3天後,53歲的喬治亞被發現死在自家的地下室,「到處都是血」。

喬治亞的家。

喬治亞的家。

喬治亞供職於全美最大銀行之一的B B&T bank,是一名投資經理,有一位妻子和兩名女兒。他的朋友接受採訪時說,他是一位非常熱愛家庭的男人。

喬治亞和他的女兒。

喬治亞和他的女兒。

就是這樣一個男人,被富爾頓縣的驗屍官鑒定「死於自殺」,致命傷是位於胸前的槍傷。 據美媒報道,警方從他的家裡帶走兩支SKS半自動步槍。雖然警方未確認這就是兇器,但目前看來,警方似乎也沒有從他的家裡找到別的槍枝。 這就奇怪了。SKS半自動步槍是一款蘇聯在二戰末期研發的步槍,雖然在許多國家的民間槍枝市場很受歡迎,但槍長1.02米——用這種長度的槍支射擊自己的胸口,雖不是無法做到,但著實很奇怪。

手拿SKS步槍的越南士兵,足見槍的長度。

手拿SKS步槍的越南士兵,足見槍的長度。

但該案引發關注的核心原因並非作案手法,而是喬治亞其人。1月6日,喬治亞也在圍攻國會的人群中。作為一名特朗普的鐵桿支持者,他和其他人一起闖入國會,直達和特朗普素來敵對的佩洛西的辦公室,並翻看了她的筆記本電腦。 喬治亞當晚被捕,但他拒絕認罪。 7日,喬治亞獲得保釋。9日,喬治亞在家裡「自殺」。

喬治亞死前一天,佩洛西的助手德魯·漢米爾向媒體披露了一則消息——佩洛西辦公室的一台筆記本電腦,在國會「淪陷」後不翼而飛。 雖然漢米爾強調這台電腦並非佩洛西本人所有,而是會議室內用於PPT等演示的公用電腦。但據一名右翼媒體Blaze的記者在佩洛西的辦公室里張貼的一張照片顯示,當辦公室被「佔領」時,一台電腦的屏幕上還是開在電子郵箱已登入的畫面。

有趣的是,在電腦失竊後,馬上有很多關於佩洛西的假消息開始在互聯網流傳,其中一條是一封被認為是佩洛西寫給波特蘭市長泰德·惠勒的信。信里顯示,佩洛西在去年8月就如何將美國內部動亂歸咎於特朗普做出了指示。 另外一條,是一個有關佩洛西計劃將美國通用電氣(GE)出售給中國企業的計劃。 但是,這兩條信息很快被證偽。亞特蘭大的一名圖像專家倫丹·基夫在比對分析後發現,信中佩洛西的簽名以及印章都是從其他地方複製而來,其原型在北美電商eBay上以175美元的價格出售。

流傳這些有關佩洛西的假新聞,或許是在掩蓋外流的真訊息。

被證偽的佩洛西信件。

被證偽的佩洛西信件。

目前看來,佩洛西這台失竊電腦的下落,以及圍繞喬治亞死因的疑團,可能短時間內都難以解答了。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打關稅戰時,不少美媒就把他和第31任美國總統胡佛相提並論。

央視新聞注意到,當年美國人如此「紀念」胡佛:他們把破紙板搭的棚戶區叫「胡佛屋」,把流浪漢裹身的舊報紙叫「胡佛氈」,把抓來充飢的野兔叫「胡佛豬」。說來諷刺,這位總統的大名,就這樣成了大蕭條時期美國民眾所有苦難的代名詞。

第31任美國總統胡佛

第31任美國總統胡佛

歷史正在重演。當特朗普再次祭出關稅武器時,可曾想過:明日的街頭巷尾,「特朗普」會變成哪種美國苦難的代名詞?

1929年,美國的夏天充滿焦慮。股市崩盤餘波未平,農場主眼睜睜看著糧食爛在倉庫,農民高喊「外國競爭毀了我們的市場」。參議員斯姆特和眾議員霍利站在國會慷慨陳詞,給出的解決方案簡單粗暴:「提高關稅,擋住外國貨,讓美國產業復興!拯救美國經濟!」

1929年4月,《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通過前不久的霍利(左)和斯姆特。

1929年4月,《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通過前不久的霍利(左)和斯姆特。

這口號聽起來是不是很耳熟?

1930年4月,二人聯手推動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在美國國會兩院通過,並被送到胡佛的辦公桌上。當特朗普的這位共和黨前輩簽署法案時,有1028名美國經濟學家聯名簽署請願書,呼籲法案不能簽。但因胡佛本人競選時提出了「保護農民」的承諾,加上國會推動,他最終落筆簽字。

1930年5月5日,《紐約時報》報道稱,1028名美國經濟學家聯名反對《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

1930年5月5日,《紐約時報》報道稱,1028名美國經濟學家聯名反對《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

就這樣,2萬多種進口商品的關稅被提升至歷史最高水準。從雞蛋、芝士到鋼鐵、汽車零件,甚至墓碑石,通通被課以重稅。

大蕭條時期的芝加哥,失業人群在救濟餐廳外排起長龍。

大蕭條時期的芝加哥,失業人群在救濟餐廳外排起長龍。

那次故事的結局是——

失業率暴增:1930年至1933年,美國失業率從8.7%飆升至24.9%,每四個美國人就有一個失業。

製造業崩盤:1929年至1932年,美國汽車銷量從530萬輛暴跌至130萬輛,福特汽車公司裁員近70%。這造成汽車製造陷入停滯,鋼鐵行業產能利用率「腰斬式」下滑。

金融系統崩潰:1930年至1933年,全美20%的銀行倒閉,引發金融危機。高關稅導致國際貿易癱瘓,美國工農業產出暴跌,銀行壞賬激增,將大蕭條推向深淵。

史詩級的貿易戰爆發:全球各國紛紛對美國實施報復性關稅。這場沒有贏家的貿易戰,最終導致1929至1934年間全球貿易規模萎縮約66%。

那次關稅戰最大的輸家是美國。1929到1933年,美國出口額縮水約69%,進口跌幅更超過72%。同時期,美國佔世界貿易總量的比重從13.8%下降到9.9%。這些數字像一記記耳光,把深陷大蕭條的美國經濟抽得暈頭轉向。

美國民眾對胡佛痛恨至極,以至於「胡佛」成了一切糟糕之事的代名詞,連任自然成了天方夜譚。胡佛被民主黨總統羅斯福取代,提出法案的斯姆特和霍利兩位議員甚至被逐出「兩院」。

數十年後,第40任美國總統列根也忍不住公開批評這個法案。就連同為共和黨的列根都看不下去,這政策得糟糕到什麼程度?

世人都知道特朗普對「關稅之王」麥金萊總統的崇拜,但在麥金萊執政後期,他已重新審視貿易理念。就在遇刺的前一天,他在演講中表示,「排他性的時代已經過去。互惠條約符合時代精神,報復措施不符合時代精神。」

中國人講:「以史為鑒」。胡佛沒能讀懂麥金萊理念的轉變,最終讓「胡佛」成了苦難的代名詞;如今特朗普執意重走關稅戰這條老路,可曾想過,歷史這面鏡子中映照的,究竟是「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承諾,還是又一個將被民眾唾棄的經濟災難?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