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清朝官員跪拜皇帝時 為何要先甩兩下袖? 其中暗藏官場玄機

歷史長河

清朝官員跪拜皇帝時 為何要先甩兩下袖? 其中暗藏官場玄機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清朝官員跪拜皇帝時 為何要先甩兩下袖? 其中暗藏官場玄機

2021年11月17日 10:00 最後更新:10:37

看清宮電視電影時,總會見到大臣覲見皇帝下跪之前,必須要先甩兩下袖。清朝有這個規定,背後其實有特別意義。

《乾隆狩獵圖》 (網上圖片)

《乾隆狩獵圖》 (網上圖片)

清朝是遊牧民族滿族建立的政權,清官的服飾也受到遊牧民族打仗、狩獵的旗裝影響。旗裝的袖口名叫做「箭袖」,袖口最前端通常是馬蹄形,往往都是包著手腕,有保護作用。當滿族人休息時候,都會挽起「箭袖」,在射箭打獵時又放下來。

滿服中的箭袖 (紅圈),打獵時袖口通常放下包著手腕,有保護作用。(網上圖片)

滿服中的箭袖 (紅圈),打獵時袖口通常放下包著手腕,有保護作用。(網上圖片)

清朝入關後,服飾習慣一直保留。對於滿族人來說,「甩袖」這個「卸箭袖」過程,其實是一種下級對上級的尊重,結果成為滿族行君臣大禮,尤其在重要場合當中的行禮動作。隨著時間的推移,「甩袖」也不再局限於滿族官員,以示對皇帝的尊重。

清朝官員跪拜皇帝時,要先甩兩下袖子。網上圖片

清朝官員跪拜皇帝時,要先甩兩下袖子。網上圖片

另一方面,「卸箭袖」這個動作,也被賦與表明身上沒帶武器,是一種對皇帝安全的保證。對於推崇漢人文化的滿族來說,大臣「甩袖」的動作,可掃除身上灰塵,表示以潔淨之身面見皇帝,有表示自己的忠誠及清正廉潔。

姚文翰《紫光閣賜宴圖》局部 (網上圖片)

姚文翰《紫光閣賜宴圖》局部 (網上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天真牧羊人誤信野狼 「引狼入室」不自知

2025年01月17日 20:00

「引狼入室」這個成語出自於元朝張國賓所寫的《羅李郎》,在第一折中有言:「我不是引的狼來屋里窩,尋的蚰蜒鉆耳朵。」

相傳在古代有個牧羊人整天都在同一片山谷裡放羊,村民見他年輕不知事,便常常告誡他小心野狼出沒。可是,純真的牧羊人似乎並不打算把村民善言的提醒放在心上。他總是單純的笑著說自己會多加留意,然後又施施然地躺回樹下休息,一副亳無戒備的模樣。有見及此,村民也不再多說,便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繼續工作去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一天,正當牧羊人像往日一樣,百無聊賴的放著羊時,突然他眼梢瞥見一頭鬼鬼祟祟的狼正在向羊群靠近。心中一懸,腦海馬上想起當初村民們的提醒。他不自覺的緊攥了一下拳頭,無聲的戒賭著這位不速之客。然而,這只狼在離他們一距離後就再也沒有貿然前進,只在遠處觀看。牧羊人一看,懸起來的心又再次平靜下來。見野狼沒有進一步動,牧羊人也就安心的躺回樹下。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就這樣日復日的,野狼就這樣在同一個地方打轉。牠沒有靠近羊群,也沒有傷害任何一只羊。慢慢的,牧羊人漸漸地對狼放松了戒心,甚至牧羊人覺得有一頭野狼就附近跟著也是件好事。因為這樣他就可以不用再提防別的野獸,可以安心偷懶了。再後來,他索性把狼當成了牧羊狗,讓牠看管羊群。沒想到,野狼聽到牧羊人這樣說,也不感到奇怪,反而乖乖地幫助見牧羊人管理羊群。此時,牧羊人心裡想著:村民都說狼最壞,我看只是他們都沒有好好了解野狼……

有一天牧羊人剛好有事要進城去,就照樣把羊群托付給狼看管。狼假作乖巧的點了點頭,沒想到當牧羊人的身影遠去後,野狼就沖著山林中大聲嚎叫了幾聲。聽到同伴的嚎叫聲後,其他的狼都往羊群耶邊移動。最後,羊都被野狼們吃掉了。等到牧羊人從城裡回來,就剩下一片血色,以及心中無限的悔意。他啊,就是不了解狼的本性,才被狼的偽善給欺騙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後人由此提煉出「引狼入室」這個成語,意思是指把狼招引到室內,用來比喻自己把壞人或敵人招引進來,結果給自己帶來了不可想象的麻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