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立法會選舉的幾個觀察與總結(1):導致低投票率的原因

沈子高/時事評論員,對香港政經、房地產議題有深入的了解

 

今屆立法會選舉是「完善選舉機制」後首場選舉。不出意外,這一屆一如所料是低投票率,也一如所料,「建制派」囊括所有議席(除狄志遠外),把「泛民派」完全排除於新選制之外。既然塵埃落定,是時候做一個總結。筆者將在本文總結一下關於今次選舉的觀察與想法。

今屆地區直選首次採用「雙議席單票制」,理論上傳統兩大陣型「建制派」和「泛民派」可以各得一席。但是,理論歸理論,現實歸現實。這個結論建是建基於一個假設:第一,選舉陣容是「二分」的,就香港而言,就是「建制」對「泛民」。第二,選民是按正常思路投票,即是「建制派」支持者投給「建制派」候選人,而餘下的選票就投給對家「泛民主派」。然而,今屆卻沒有得出這個結果。為什麼?

第一,「泛民派」支持者「拒絕」或「不積極」出來投票

「泛民派」支持者「拒絕」或「不積極」出來投票,導致了各區的「泛民派」的候選人的得票偏低。今屆「10區直選」有超過135萬人投票,投票率僅30.2%,遠較2016立法會選舉「地方選區」的378萬人投票,投票率58.28%低一半。

有朋友告訴筆者,「建制派」支持者知道其實支持者必然勝出,所以不出來投票,因為「多佢一票唔多,少佢一票唔少」,但事實上,這些「缺席投票者」對投票率的影響並不大。根據選舉結果,建制派在今屆「地區直選」中獲得約123萬票,較2016年立法會選舉增加逾36萬票,也即是說建制派選民多上屆更多地出來投票。

換句話說,「泛民」支持者不投票是主因。事實上,這一個現象在「功能界別選舉」更加明顯地放大。像「醫療服務界」、「教育界」、「社福界」這些傳統「泛民票倉」,投票率都極低。以「社福界」為例,投票率僅18.27%,與上屆的83.65%投票率差天共地。唯一奪得議席的泛民候選人狄志遠也只是僅僅獲得了1400票。這反映了「泛民選票」以「不參與投票」來表達反對聲音。有一點要留意的是,「社福界」兩名非泛民候選人的得票總和都只是1068票,還是大比例地輸給狄志遠,即是說「社福界」是「泛民主制」鐵票中的鐵票。

又有一個說法,指「泛民選民」刻意投給對家,以懲罰那些「變節者」(今屆自稱泛民主制的候選人)。但是,筆者認為這個論述不太準確,因為手法太迂迴,而且選出「建制派」人士並不是「泛民選民」樂見的事。

 

第二,免費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拉低了「不積極選民」的投票慾

特區政府指令多個公共交通營辦商,包括港鐵、專營巴士營辦商及電車公司在投票日為市民提供免費乘車優惠。的確,這措施很受市民歡迎,但它卻無助提升投票率,甚至倒過來拉低投票率。根據運輸署資料顯示,各專營巴士營辦商於多條來往假日熱點的路線(包括西貢、嶼南和石澳等)加開約1300班特別班次;而港鐵則表示,投票日開出的班次,較上月正常的星期日多出超過1,000班車。一些本來低投票意慾的「不積極選民」在這「惠民措施」的吸引下,自然更沒有意慾去投票。

由於篇幅所限,今日先寫到這裡。明天,再分析「立法會選舉」以後,「建制」、「泛民」何去何從。




沈子高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