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朝鮮證實試射中遠程導彈 5年來最大型 美日韓譴責

博客文章

朝鮮證實試射中遠程導彈 5年來最大型 美日韓譴責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朝鮮證實試射中遠程導彈 5年來最大型 美日韓譴責

2022年01月31日 13:11 最後更新:13:17

朝鮮證實周日清晨(30日)試射一枚火星12型中遠程彈道導彈,以驗證導彈的準確性。這是朝鮮開年來內進行的第7次試射行動,也是自2017年之後朝鮮發射「火星-15」以後,首次試射遠程彈道導彈。美國、日本和南韓紛紛發表聲明譴責。

朝鮮試射5年來最大型導彈。AP圖片

朝鮮試射5年來最大型導彈。AP圖片

官方朝中社報道,今次試射旨在選擇性地評估這款正在生產的地對地中遠程彈道導彈,並驗證整個武器系統的準確性,考慮到周邊國家的安全,軍方選擇了從西北地區向東海方向,並以最高角度發射。

朝鮮公開安裝在導彈彈頭上的攝影機從太空拍攝的相片。AP圖片

朝鮮公開安裝在導彈彈頭上的攝影機從太空拍攝的相片。AP圖片

朝鮮又公開安裝在導彈彈頭上的攝影機,從太空拍攝的相片,以確認火星12型導彈的準確性、安全性和作戰有效性。

美日韓紛紛發表聲明譴責朝鮮試射導彈。AP圖片

美日韓紛紛發表聲明譴責朝鮮試射導彈。AP圖片

美軍印太司令部(INDOPACOM)對於朝鮮試射導彈一事發聲明表示譴責,呼籲不要採取進一步破壞穩定的行動。

不過,美軍又稱,朝鮮導彈「並未對美國和盟友進行威脅」,聲明指,朝鮮試射導彈未對美國及其盟國構成直接威脅。聲明中稱,美國已獲悉導彈發射一事,並正在與韓國、日本及其他地區盟友和夥伴進行「密切磋商」,強調「雖然我們已經得出結論,這一事件未對美國職員、國家領土或我們的盟國構成直接威脅,但我們將繼續關注這一局勢」。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表示,針對朝鮮近日發射導彈的情況,美國準備好與朝鮮在不設前提的條件下進行對話,但仍將繼續加強在該地區的軍事實力,以保護自己及盟國的安全。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此前在1月27日的例行記者會上也表示,美國對朝鮮沒有敵意,將繼續謀求與朝鮮展開對話,願意與朝方代表舉行不預設前提條件的會談。

南韓方面,軍方30日表示,朝鮮是在昨日早上從北部慈江道一帶,向東部海域發射一枚疑似彈道導彈,飛行大約800公里,最高高度2000公里,數據與火星12型導彈相若,韓美情報部門正對導彈相關具體參數做精確分析。

南韓總統文在寅30日上午主持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緊急全體會議,譴責朝鮮當天試射中程彈道,敦促朝方繼續遵守暫緩核試驗與洲際彈道導彈試射活動的承諾。

文在寅稱,朝鮮試射導彈「加劇半島緊張局勢」,且明確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並探討應對方案。形容當前形勢與朝鮮2017年先後試射中程、遠程彈道導彈加劇半島緊張局勢時期相似。若朝鮮此次發射的是中程彈道導彈,韓方應將其視為朝鮮接近「毀約」,並就此進行討論。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表示,朝鮮試射威力大的彈道導彈,違反相關的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已向朝鮮提出嚴正抗議。日本目前未接到本國飛機和船舶受損的消息。

朝鮮近日頻頻進行武力示威。AP圖片

朝鮮近日頻頻進行武力示威。AP圖片

這是朝鮮本月內第7次進行武力示威,也是自2017年11月試射「火星-15」型洲際導彈(ICBM)級導彈以來,首次發射中程彈道導彈。

昨日就有軍事評論員分析指,根據導彈的射高/射程計算公式,這意味著朝鮮試射了一枚射程在4000公里以上的中遠程彈道導彈,這也是自2017年之後朝鮮發射「火星-15」以後,首次試射遠程彈道導彈。

在朝鮮目前展示過的武器庫里,只有火星-12型彈道導彈和北極星-4固體大型遠程彈道導彈能夠達到這個射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希望有關各方著眼朝鮮半島和平穩定大局,謹言慎行,堅持對話協商的正確方向,共同致力於推進半島問題的政治解決進程。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開年

特朗普當地時間4月2日宣布對中國商品徵收「對等關稅」兩天後,中國宣布對七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此舉可說是「直插美國軍工心臟」,美國《紐約時報》13日稱,中國對稀土金屬和稀土磁體的出口管制引發了美國相關產業的恐慌,擔心可能導致這些礦產及相關產品的供應短缺,難預測生產中斷的時間。

中國佔全球稀土供應量的99%,並生產了全球約90%的精煉稀土,尤其是重稀土金屬,中國幾乎壟斷了全球供應,日本、德國雖然也生產少量稀土磁體,但這些國家的原料都依賴中國;而美國企業對中國稀土的依賴程度非常高,Tesla和蘋果等在其供應鏈中也都使用是中國稀土。

中國佔全球稀土供應量的99%,並生產了全球約90%的精煉稀土。

中國佔全球稀土供應量的99%,並生產了全球約90%的精煉稀土。

而中國的稀土加工技術,也佔據全球主導地位,MP材料公司擁有美國唯一一座稀土礦,但其開採的3分2的稀土,都需要運往中國進行加工。《華爾街日報》3月曾報道指,中國是全球最主要的稀土、鈷、銅和其他許多金屬的加工國,其中稀土提煉產量就佔了全球的85%。

因此,美國企業對中國的出口管制感焦慮。美國元素公司(American Elements)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西爾弗(Michael Silver)表示,他們被告知需45天才能恢復稀土金屬出口,幸去年冬天因應對地緣政治局勢而增加了庫存,故仍可在等待出口許可證期間履行現有合約。

不過,報道稱,軍事承包商更擔憂,美國MP材料公司創辦人執行董事長兼執行長利廷斯基(James Litinsky)指,無人機和機器人技術被視為未來戰爭的關鍵武器,但同時亦對稀土的依賴性很高,未來供應鏈的關鍵原材料已被切斷。

報道指,2010年中日東海撞船事件後,中國對日本實施了為期7星的稀土出口禁令,當時一些日本公司持有的稀土庫存足以滿足一年以上的供應,但仍受到了中國限制的衝擊。而美國公司因為不想把現金花在囤積昂貴原料上,他們幾乎不囤貨,受到的衝擊可能會更大。

電動車製造商也在尋找替代供應來源,因為中國的出口管制可能導致生產停頓。顧問公司DGA-Albright Stonebridge Group的合夥人崔歐洛(Paul Triolo)指,部分企業可能在30至60天內因庫存耗盡而被迫停產。

據《觀察者》網心智觀察所報道,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對光刻機產業也產生了重大影響。EUV(極紫外光)光刻機是美國科技遏制中國的關鍵工具,但其技術發展依賴於中國的稀土材料,如開發短波長雷射等離子光源需要中國壟斷的稀土材料。

《紐約時報》稱,今次出口管制對中國帶來的經濟影響微乎其微,但對美國可能造成巨大衝擊,因不僅面臨來自中國的出口管制,就算含稀土元素的產品獲批而運往美國,但仍要繳納特朗普對所有中國產品徵收的最新關稅。

中國是全球最主要的稀土加工國。

中國是全球最主要的稀土加工國。

儘管特朗普11日晚上對多種中國製造消費電子產品豁免了關稅,但5名稀土產業高層表示,這個周末稀土磁鐵出口仍受阻。

為減少對中國的依賴,美國政府和企業正在尋找新的稀土供應鏈。美國國防部2023年向澳洲萊納斯稀土公司提供2.58億美元融資,以在德州建造稀土加工廠,但工程因廢水處理許可問題而延遲。

即使繞過中國、「捨近求遠」地建立新供應鏈,將增加成本,亦難以在短期內實現。

美國科羅拉多礦業學院巴茲利安(Morgan Bazilian)指,把礦物加工和提煉成化學品和金屬的中游環節非常重要,中國在稀土加工技術上的主導地位難以被取代。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