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預備要捱幾個月嚴格限聚啦!

博客文章

預備要捱幾個月嚴格限聚啦!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預備要捱幾個月嚴格限聚啦!

2022年02月08日 20:04 最後更新:20:07

特區政府收緊防疫安排,希望大量減少人群聚集,拖慢疫情傳播。

最新防疫措施如下:

1. 限聚令將會由4人收緊至2人;B類及C類食肆將會收緊至2人一枱;D類食肆將人數收緊至4人。晚市繼續禁堂食。

2. 將限聚令引入私人處所,限制不能夠超過兩戶在同一個私人處所聚會(兩戶可以聚會)。要注意是同住的住戶為單位,不是以傳統意義的家庭為單位,換言之兩個不同住的子女不能同時去探爸媽,因為這已經是3戶。

3. 理髮店及宗教場所周四將關閉至2月24日凌晨。

4.《預防及控制疾病規例》的受規管處所由17項加至23項,新加入宗教場所,商場、百貨公司、超市、街市、理髮店6類處所,它們同樣會納入疫苗通行證使用範圍,2月24日開始沒有接種疫苗者不能進入。

5. 如果無遵守強制檢測命令,罰款將由5000元提升至1萬元。

6. 推出第6輪防疫基金涉260億,幫助受影響行業,臨時失業人士可獲一次性1萬元支援。

以限聚措施而言,這已是香港慣常推出措施的最嚴厲版,因為堂食已收緊至最嚴的2人一枱,亦首次引入禁止私人處所「多戶聚集」,朋友聚會受到大幅限制,因為出街食飯多數2人一枱,去私人地方又不能多過兩戶人,兩個以上朋友已很難聚會。

特首林鄭上周講過,在當時的限聚措施下,從交通工具的出行紀錄計,只是比正常減少了3成人流。

實施更嚴厲措施後,比正常可以減少多少人流,是減5成還是減7成?若然人流可以減少7成以上,對控制疫情傳播可以有較強效果,起碼可以減慢、甚至阻止大爆發出現。

不過即使拖慢了疫情散播,但也不等如清零,因為西方已試過更嚴厲的封城措施,但也不能清零。

講到禁足或者封城,中國式的禁足會禁到很徹底,無論是2020年1月武漢式封城,或者近期西安的封城,基本上是足不出戶。以西安為例,如小區無確診可以在小區內(即屋苑內)活動,小區有確診家門也不可以出。無論如何,都有人派送食物到戶或到小區大門,不用出外購物。這種徹底禁足封城,阻斷病毒傳播的效果很大,若加上多輪全民檢測,就可清零。西安這波疫情累計確診2053例,封城禁足長達32日。

西方的禁足就鬆一些,其中一種做法是宵禁,如晚上7時後不可以外出。另一種做法是只能出門做必要的事情,主要是購買食物或藥品,如被警察截查發現不是因為准許的原因外出,馬上會被票控。2020年意大利部份城市就曾經有這種禁足令。

問題是西方的禁足縱然嚴厲,但未能清零。以意大利為例,禁足的城市一下子把疫情壓下去,但由於沒有清零,之後又再復發,沒有停止。

香港如今實施嚴格的限聚措施,相信有助阻隔病毒散播,或許能阻止大爆發出現(仍然要看運氣),但相信沒有全民檢測配合下,不能清零,起碼不能快速清零。慢清,就要付出搞幾個月嚴格限聚的代價。

特區政府即使仍死硬拒絕全民檢測,但也要大幅擴大檢測能力,現時政府計劃擴展到每日做30萬次核酸檢測,這樣並不足夠,起碼要擴展到每日能做100萬次檢酸檢測,可以用5合1、10合1的混檢方式加大檢測能力。同時要大大大加強檢測站的配套,現時一個區叫人去檢測,在球場設個檢測站,只有10個、12個檢測窗口,起碼要擴展30個、50個窗口,才能減少叫市民在寒冬中等3個鐘檢測的慘劇。要願檢的市民15分鐘內可以完成檢測,這才叫合格,這才是真正的願檢盡檢。

不要以為叫政府準備每日做100萬次檢測很誇張,以政府這樣驗汚水的方式,現在都有3成幾汚水有病毒,很快就會變成區區都有病毒,人人要去檢測的狀況了。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誰敢出賣中國利益後果自負

 

這個復活節假期發生的事情很多。美國對華的關稅戰有點打不下去的感覺。

第一,特朗普口風由硬轉軟。4月17日,特朗普在白宮與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會晤時表示,美國正與中國對話,他更指,「中國已多次主動聯絡」,強調雖然目前對中國的商品關稅仍在實施,但未來可能會根據談判進展進行調整,「不排除會下調」。這是特朗普在中美關稅戰中,首度放軟口氣說會下調關稅,與之前日日話加稅的態勢,有明顯差別。

一日之後,到了4月18日。心急的記者在白宮不斷追問特朗普是不是已經和習近平主席通了電話?特朗普顧左右而言他,只說中美有接觸。在記者反覆追問特朗普有沒有和習主席通電話時,特朗普並無發火,只強調他會和所有人達成協議,「在3、4個星期內就會和中國達成協議」。雖然特朗普說話吹牛成分極強,但是至少顯示出他一個態度,就是不但不想和中國再反面,更加有意放出利好消息,可能他恐怕金融市場會崩潰。

第二,加中國船隻收費推遲半年。美國政府宣布,完成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業的301調查,將對中國製造的貨輪按運貨量收費,收費標準是每噸50美元,會在3年內逐步增加。但這個看似強硬的政策,第一要半年之後才生效,看來特朗普擔心新政策對美國物流破壞太大,希望今年的美國聖誕訂單貨物都交付之後,才實施所謂新收費,讓船公司在此之前,重啟對美國的貨運業務。第二是新收費並無包括中國製造的液化天然氣貨輪,對液化天然氣貨輪收費要在2028年4月之後才生效。反映美國很擔心,若對運送液化天然氣的中國貨輪收費,美國連天然氣出口都會凍結。美國這個對中國貨輪的所謂收費政策,虎頭蛇尾,露底味極濃。

第三,美元大跌,特朗普手足無措。本周一,美元匯價急劇下挫,反映美元對六隻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單日下跌1.2%。以美元這種主要貨幣來說,這種跌幅相當驚人,背後是美國國債和股票同步大幅下跌。投資會者急急拋售美元資產,沽美債換日債、歐債;另外美債亦喪失避險功能,才會出現美股美債同步下跌的怪現象,因為一般情況下,美股下跌,資金會走到美債避險,會出現股跌債升的情況,但現在股債雙殺,顯示資金逃離美國,拖冧美元。

美元資產暴跌,和美國對全球打關稅戰觸發衰退擔憂有關係。再加上特朗普多次逼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減息,以挽救急速下滑的經濟和股市,但鮑威爾拒不遵從,特朗普政府聲言要提早撤換鮑威爾,市場擔心聯儲局失去獨立性,進一步沽美債和美元。特朗普面對這種跌市,回應無力,只能夠死撐說能源和雞蛋等食品成本下降,美國「現在幾乎沒有通脹」,但特朗普也承認經濟可能放緩,除非「太遲先生(指鮑威爾)現在減息」。

特朗普已進入一個「死淨把口」的境界,但市場對他信心盡失。

美國發動這場貿易戰,本來最佳的局面是聯同全世界來圍堵中國。但現在正好出現相反的狀態,全世界都站在特朗普的對立面。特朗普於是老羞成怒發動外交攻勢,逼迫其他國家聯同美國對中國打貿易戰,要她們犧牲中國的利益,來換取美國不對他們增加那麼多的關稅。

中國對此反應強烈。國家商務部在本周一明確表示,堅持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國利益為代價達成交易,各方在「對等關稅」問題上應該站在公平正義的一邊,應該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綏靖換不來和平,妥協也得不到尊重,以犧牲別人利益換取關稅豁免是與虎謀皮,最終只能是兩頭落空,損人不利己。商務部強調,在此基礎之上,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中國絕不會接受,將堅決對等地採取反制措施。

特朗普在關稅戰第一回合就打得一個灰頭土臉,想逼盟友圍堵中國,但馬上遇到中國強硬表態。現在世界各國都樂得拖慢和美國的談判,例如歐盟和日本,就跟美國談完都談不出什麼所以然出來。其他國家亦正採取觀望態度,先看一下中美關稅戰分出高下,才落注也不遲。

這場關稅戰已經變成為中美的割喉競爭,香港人也要醒醒定定,不要站在歷史錯誤的一邊。誰敢出賣國家利益後果自負。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