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7月2日正式開幕,北京故宮博物院專程派出專家到港協助籌辦。為讓香港師生感受故宮文化之美,香港華夏教育機構特别邀請專家舉辦「故宮文化進校園」講座活動。首場活動以「清宮中的藥物和治療方法」為主題,由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關雪玲主講,今日假創知中學禮堂舉行,吸引了約200名中小學生參加。
關雪玲分幾方面向學生分享清代宮廷醫藥概況,例如進貢的程序,特別的藥材、藥方;亦提到御醫制度,指並非如文藝影視作品講述的那般隨便,而是有嚴謹程序,例如後妃若請診須向皇帝請旨,由皇帝欽點御醫人選,診治時有一定禮儀程序遵守等。
蔡若蓮。
關雪玲又分享一些清代皇帝就醫趣聞,例如康熙曾接受西洋醫生診治,用藥膏治臉上疖子,為了方便敷藥,醫生要求他剪少許胡子,他考慮良久後始接受,但太監卻「重手」剪多了招康熙嚴厲責備等。
她回答台下提問時,又解答了影視作品經常出現的謬誤,指御醫為後妃把脈時,是隔著簾子伸出手,並以黃色手帕隔著手腕把脈,並非用線「懸脈」,笑言「這是傳說,不存在的」。
小圖為資料圖片
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獲邀出席主禮,她在致辭時指,香港故宮博物館會成為學生學習歷史文物和中華文化的珍貴資源,並相信「故宮文化進校園」活動可讓學生增加對館藏的瞭解,加深對中華文明的認識和認同。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表示,博物館去年的入場人次達100萬,較前年的120萬人次少,當中27%屬本地客,非本地旅客佔73%,而非本地旅客以內地遊客為主。他認為入場人次下跌,主因是過去一年本港旅遊業面對挑戰,未來博物館會進一步豐富展覽內容,以及加強與旅遊業界合作,做好宣傳推廣,希望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打造成旅客來港必到的地點。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提供資料圖片
吳志華在傳媒茶叙時表示,今年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會舉辦7個展覽,包括4個新的特別展覽和3個新專題展覽,主題涵蓋故宮博物院珍藏、世界古代文明等。另外,博物館將於北京舉辦首個館藏巡迴展覽。
博物館率先會於今年1月22日,舉行「修明武備——故宮博物院藏清代軍事文物」展覽,是香港近年首個以清代宮廷武備為主題的大型展覽。展覽透過約190件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宮廷軍事文物,展示滿族製造弓箭、刀劍和槍炮等武器的技術,展覽亦會展出乾隆朝仿努爾哈赤御用盔,以及具珍貴歷史價值的畫冊。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FB圖片
另外,博物館亦會與全球頂尖博物館合作,展示古埃及、伊斯蘭與莫臥兒王朝藝術,「圖坦卡門與薩卡拉的秘密」將於11月底至明年8月底舉行,有關展覽是本港近數十年來規模最大的古埃及珍寶展覽,有近250件來自埃及國家博物館、盧克索博物館等7間重要埃及博物館的珍貴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