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全球創新指數上排名繼續提升,在以創新能力和產出為基礎的經濟體年度排名中,中國上升至第11名。
從2020年的第14名,到2021年的第12名,再到2022年的第11名,近年來持續穩步提升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彰顯了中國的創新實力、創新能力、創新活力和創新潛力。

中國在全球創新指數上排名繼續提升。
這項最新指數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中國在132個經濟體中排名第11位,是唯一進入前20名的中等收入經濟體。
中國在區域發展方面也在向前邁進。在該指數對世界百強科技集群的排名中,深圳-香港-廣州居第2位,北京居第3位。此外,中國首次與美國持平,各自擁有21個頂尖的科技集群。
據巴基斯坦《科技時報》網站報導,隨著中國政府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支出大幅增加,中國在過去10年裡顯著提升了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
最新數據顯示,十年來,全社會研發投入從1.03萬億元增長到2.79萬億元,研發強度從1.91%提高到2.44%,每萬名就業人員中研發人員數量由2012年的42.6人年預計提高到75.3人年,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從2012年的3.2件提升至2021年的19.1件……

中醫AI機器人為市民把脈。
歐洲《現代外交》網站指出,在中國,人工智能是創造新產業模式的重點發展領域之一。
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設備和智能機器人都將成為得到支援的重點項目。
考慮到國家的高度重視,科研投資的增加和有利於吸引人才的優惠政策可望加速產業轉型。與此同時,人臉識別、語言識別、智能機器人和其他細分應用領域將繼續擴張,並進一步促進它們的市場行銷。
中國和中國的企業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歷史機遇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可以預見,智慧技術和產業將為中國經濟新常態注入新動力。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今年面臨新冠疫情、美國和歐洲進入長期衰退週期以及俄烏衝突外溢效應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挑戰。

中國構築了世界上最大的光纖網路。
阿根廷《號角報》網站就關注到,中國為了促進經濟復蘇,對基礎設施進行大規模系統性投資。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包括全面部署5G,推廣最先進的連接技術等。在過去的5年裡,中國已建成185.4萬個5G基站,為超過4.5億5G互聯網使用者提供服務。
中國構築了世界上最大的光纖網路,覆蓋了整個國家的城市和農村中心地區。在此基礎上,中國集群通信系統行業取得長足發展,遠遠領先於美國和歐洲。
5G連接基礎設施是中國向數字經濟轉型的核心。數字經濟到2022年已經占到中國GDP的40%以上。
中國的5G基站已經超過了全球總數的60%,而現在的目標是將整個實體經濟與數位結構結合起來。中國有望通過加快部署物聯網來實現這一目標。

不斷完善的中國空間站,同樣是中國科技實力持續提升的例証之一。
這些數據和實例,充分體現了中國的科技事業發生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變化,中國開啟了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國的新階段,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大國。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