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防疫三年迎鬆綁 復常路上現曙光

博客文章

防疫三年迎鬆綁 復常路上現曙光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防疫三年迎鬆綁 復常路上現曙光

2022年12月31日 07:00

香港不平凡的防疫之路走了三年,渡過數波疫情的驚濤駭浪,曾經歷過兩人限聚令、「圍封強檢」、禁晚市堂食及關閉指定處所等嚴格疫情管控措施的折騰,隨著近期疫情形勢改變,大家都希望早日恢復正常生活。特首李家超早前在「應對疫情指導及協調組」記者會宣布放寬多項防疫措施,包括取消檢疫令、疫苗通行證安排及所有社交隔離措施等,防疫措施「大鬆綁」,復常道路又向前邁進一大步,為與內地通關有序恢復通關建立起牢固的基礎。

特首李家超早前在「應對疫情指導及協調組」記者會宣布放寬多項防疫措施。

特首李家超早前在「應對疫情指導及協調組」記者會宣布放寬多項防疫措施。

過去三年疫境,大家都過得不容易。疫情爆發初至中期,香港與內地及外地封關,跨境家庭被迫分隔兩地,不少人無法見證孩子成長,想與至親於過時過節一同坐下來吃頓飯也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期間訪港旅客近乎「清零」,本地旅遊、酒店及零售等行業首當其衝,商業公務往來活動受影響,再加上一系列社交距離措施亦影響市民出外食飯消費意欲,本地經濟遭受重創。疫情管控措施對整體社會大眾帶來不同程度影響,這些「非常手段」在疫情回穩之後,終歸還是要取消,關鍵只是時機問題。

從客觀角度而言,如今香港具備復常條件,市民整體新冠疫苗接種率相當之高,分別有93%人已接種兩針、83%人已接種三針,而早前曾確診人數超過250萬人,社會已建立較廣泛及整體防疫屏障,大家對於新冠病毒有更深認識,早已懂得如何防禦及應對疫情。再加上,港府在過去三年累積豐富精準各抗疫的經驗,不論資源運用、醫療系統負荷及應變能力都比以往增強得多,並且有足夠抗疫藥物庫存。政府此時進一步鬆綁防疫措施,是經過深思熟慮,循序漸進邁向復常道路計劃的一部分,可以說是意料之中亦回應了社會大眾的訴求。

自從政府公布防疫措施「大解放」後,社會輿論反應相當正面,政策公布當日本港股市更迎來反彈,顯示投資者對本地經濟的樂觀情緒及信心大增;另一邊廂,市民對與內地與本港通關現曙光亦充滿憧憬,連日不少市民蜂擁去續領及申辦回鄉證,各辦證中心大排長龍,未來一兩星期的預約名額也宣告爆滿,足可見大家對於通關的熱烈渴求。話雖如此,恢復通關事宜還是不能操之過急,需要提防潛在疫情風險,平衡雙方軟硬件及醫療系統承受能力,初期應先為通關名額設限,並訂立清晰時間表及條件,逐步平穩有序地朝著全面通關出發。

艱苦抗疫的三年間,祖國不遺餘力支援香港,包括派醫護團隊、助建方艙醫院及提供抗疫藥物等,如今疫情陰霾消散,香港在背靠祖國得天獨厚的特殊優勢下,加上香港人獅子山下的拚搏精神,走過疫境高山低谷後,必定能迎來另一次發展高峰。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李細燕




太平人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本周復活節假期前,特區政府創新科及工業局與貿易發展局舉辦的國際創科營商周舉行,展開連串創新科技展覽和論壇,看到報章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接受訪問,提及人工智能(AI)在香港應用屬短板,香港以往錯過了發展創新科技機會,現在要追上,而在貿易戰愈演烈的艱難時刻,創新科技相信香港打開新的出路。

特區政府一直以來注重創新科技發展,香港科學園、各大學也有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的研發,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更提設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當局在算力、算法、數據等方面下了不少工夫,未來沙嶺將發展國際數據園區,本港也成功研發香港首個語言大模型。

如何把AI落實到各行各業廣泛使用,是香港現階段面對的問題,也就是孫局長所說的「短板」。對具規模的機構來說,推動AI的使用較為容易,目前銀行、電訊公司等已有相當部份的工作由人工智能處理,醫療也可以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進行醫療資訊的分析和預測,幫助醫生診斷,減省大量重複的行政工作。甚至飲食業,不少連鎖食肆都已使用手機掃描點餐,顧客由抗拒到習慣,對餐廳來說,減輕人手不足的壓力,還能利用 AI 技術,分析顧客的點餐數據,讓餐廳精準預備食材,飲食業使用人工智能也愈來愈普遍。

不過,對中小企業而言,真正落使用人工智能相信不多,這除了牽涉本的投資,也涉及人力的投入,市場有一些免費的人工智能模型,然而這也需要企業本身有人員具備這方面的知識,把這些模型應用到具體業務上。除了缺乏相關人才問題,不少企業也可能未感受到人工智能的好處,也就沒有太大動力探索使用人工智能。

香港推動人工智能,似乎有碎片化的現象,大學和科學園有不少AI產品,但作為對科技認識不多的中小企,卻不知如何去找合適的模型,也不知要投資多少,會否遇上網絡安全問題。當局可考慮建構支援樞紐,設立專項基金資助企業升級轉型,推動人工智能在香港的應用。

創新科技不只是人工智能,本周的創新科技展覽展不少創科產品,貿易戰愈演愈烈,香港必須謀求更多出路,即使從事傳統的進出口經貿,也要不斷求變,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勇在世界互聯網大會峰會中表示,中國政府將全力支持香港融入全球數字化發展,相信國家香港創新科技發展,特別是在應用方面。

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勇(左)與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右)。

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勇(左)與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右)。

冀望當局政策更切實解決企業應用創新科技的痛點,企業本身也要跨出一步,科技包括人工智能的應用是大勢所趨,總要投入人力物力發展,才不會落後於人。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陳健平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