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月10日,歐盟和北約簽署俄烏衝突後首個安全合作聯合聲明,中國駐歐盟使團發言人回應稱,歐盟北約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表達雙方對華共同立場,暴露出對華認知的偏見和傲慢。
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從左至右)簽署聲明。AP圖片
據北約發佈的新聞稿,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10日在北約總部舉行會晤,簽署了北約-歐盟合作的第三份聯合宣言,也是俄烏衝突後首個安全合作聯合聲明。
聯合聲明。
在記者會上,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將矛頭直指俄羅斯,表示將通過制裁、軍援烏克蘭等方式繼續向俄羅斯施壓。
斯托爾滕貝格表示:「我們決心將北約和歐盟之間的夥伴關係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聯合聲明以2016年和2018年簽署聯合聲明以來兩個組織合作「取得的前所未有進展」為基礎,旨在進一步加強和擴大北約與歐盟之間的戰略夥伴關係。
北約新聞稿稱,三名領導人決心解決日益加劇的地緣戰略競爭、抗風險能力問題和關鍵基礎設施保護問題。其他優先工作領域將包括新興和突破性技術、太空、氣候變化對安全的影響、外國干預和信息操縱。
斯托爾滕貝格強調,聯合聲明「認識到建立更有能力的歐洲防務的價值,這對我們的安全做出了積極貢獻,並與北約互補、可互操作」。他強調了俄烏衝突後北約與歐盟合作的重要性,進一步指出,「一旦芬蘭和瑞典成為北約正式成員,北約和歐盟的夥伴關係將變得更加重要」,因為「隨著兩國的加入,北約將保護歐盟96%的公民,其領土份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
在記者會上,三人將矛頭直指俄羅斯,表示將通過制裁、軍援烏克蘭等方式繼續向俄羅斯施壓。
馮德萊恩表示,歐盟將「在需要的時候」繼續對俄羅斯施壓,烏克蘭應獲得其所需的所有軍事援助。她還指出,歐盟將把制裁範圍擴大到「軍事上支持俄羅斯的人」,即白俄羅斯和伊朗。
聯合聲明亦妄圖炒作「中國威脅論」。AP圖片
值得留意的是,聯合聲明還妄圖炒作「中國威脅論」,聲稱:「我們生活在一個戰略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中國日益增長的自信和政策帶來了我們需要應對的挑戰。」
斯托爾滕貝格在記者會上表示,北約和歐盟決心將夥伴關係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地緣戰略競爭,包括「來自中國的競爭」。米歇爾也說,歐盟做出了新的承諾,並開始意識到「中國的威脅」,為此「強大的盟友應結成強大的聯盟」。
馮德萊恩亦認為歐洲安全正面臨挑戰和威脅,包括來自中國的威脅。她還在推特發文說,「俄羅斯的威脅是最直接的,但不是唯一的,我們看到中國越來越積極地試圖按照自己的利益重塑全球秩序」。
此外,《紐約時報》還補充說,北約和歐盟關於聯合聲明的談判漫長而艱難,因為涉及從歐洲戰略自主權到有關中國的具體描述等敏感問題。
事實上,北約炒作「中國威脅論」,是舊調重彈。在去年夏天舉行的北約峰會上,北約首次在「戰略概念」文件中提及中國,妄稱中國「對北約價值觀、利益和安全造成挑戰」。
時任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駁斥,「北約才是世界安全穩定的『系統性挑戰』」,北約宣稱是區域性、防禦性組織,實際上卻不斷突破地域和領域,到處發動戰爭、殺害無辜平民,雙手沾滿了世界人民的鮮血。
1月10日,中國駐歐盟使團發言人指出,《歐盟—北約合作聯合宣言》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表達雙方對華共同立場,暴露出對華認知的偏見和傲慢。中方對《聯合宣言》中的對華無理指責和冷戰思維表示堅決反對。
發言人表示,中共二十大傳遞出的最重要信息就是中國將繼續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防禦性國防政策,中國的發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中國更把和平發展寫入憲法和中國共產黨黨章,這是對世界的莊嚴承諾。中國是在和平安全問題上記錄最好的大國,新中國成立七十多年來,從未主動挑起過戰爭,從未入侵別國領土,不搞軍事同盟,不輸出意識形態,不干涉他國內政,不跑到別人家門口鬧事,不主動打貿易戰,不搞「長臂管轄」。隨著中國實力的增長,維護國家主權、尊嚴和核心利益的能力也隨之增強,這是發展的應有之義,談不上「強硬」。中國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人都不要指望今日中國會咽下主權受損害、尊嚴受侮辱、利益受侵犯的苦果。中國的發展是要讓十四億人民都過上好日子,不會去威脅任何人,無意取代任何人,更不會對任何國家和組織構成挑戰。
中方堅決反對以損害中國利益、犧牲對華關係為代價搞「小圈子」,堅決反對在國際上以價值觀為幌子黨同伐異,搞陣營對立。當前,全球面臨氣候變化、恐怖主義、武器泛濫、難移民等諸多嚴峻挑戰,放下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執念,共同攜手應對才是正道。我們希望北約和歐盟摒棄冷戰思維,以事實為依據,理性客觀看待中國發展,多做有利於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的事。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印度媒體《星期日衛報》(The Sunday Guardian)近期披露的一份文件,將一項由美國在背後支持、旨在策劃孟加拉政權更迭的「倡議」暴露於世人眼前。
2019年初這一「倡議」啓動後,美國官僚與各相關組織相互配合,共同對孟加拉的政治格局施加影響,動搖時任孟總理哈西娜(Sheikh Hasina)的領導地位。
孟加拉前總理哈西娜。AP資料圖片
該項「倡議」主要是由「國際共和研究所」(IRI)負責執行,「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和「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為其提供資金支持,清晰凸顯出外國勢力干預他國內政所帶來的不安影響。
該文作者賽琳娜·格林(Selena Green)、馬赫什·德巴塔(Mahesh Ranjan Debata),揭示了此前孟加拉政治風波背後的美國因素。以下為內地「南亞研究通訊」官方賬號編譯的全文:
一、PAIRS 計劃:政權更迭模板
這份名為「促進問責制、包容性、韌性支持」計劃(以下簡稱PAIRS)的戰略目的是削弱印度對孟加拉的政治影響。從相關內部文件可看出,該計劃是美國支持那些對其有著重大地緣政治利益國家內部民主體制、政治改革整體議程的組成部分。在USAID和NED的大量資金支持下,PAIRS計劃持續了將近兩年(確切而言是22個月),直至2021年1月才結束。期間,該計劃通過提供宣傳贈款、開展藝術項目、支持民間社會組織等一系列舉措,增強當地民眾政治參與,並為反專制勢力擴張提供支持。
PAIRS計劃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類似於美國在全球範圍內支持的其他抗議活動。在孟加拉,美國與伊斯蘭大會黨(Jamaat-e-Islami)等宗教極端主義組織以及由美國資助的「公民社會」團體合作,直接導致街頭暴力抗議,進一步加劇孟國內部緊張局勢。同時,這些公民社會團體充當了「持不同政見者」的公開代表,使受美國支持的政黨能夠在混亂中伺機壯大。
這其中的主要參與者,包括達卡大學的學生,如納希德·伊斯拉姆(Nahid Islam)和努斯拉特·塔巴蘇姆(Nusrat Tabassum),他們與美國、歐洲的「民主」倡議存在關聯。這種對教育機構的滲透行為,展現了外國利益集團借助當地參與者推進自身議程的過程,具有廣泛影響力。
極端分子領導的街頭陣線與學生抗議活動相互配合,反映出西方媒體認可的一種全球模式。例如,《衛報》曾對美國在東歐支持的政權更迭行動進行報道,詳細介紹了非暴力反抗行為影響當地選舉的過程。
與PAIRS計劃相關的「地緣政治考量文件」,揭示出美國的關鍵目標之一是對印度在孟加拉長達十年的影響力進行制衡。美國將印度政府對孟時任執政黨人民聯盟(Awami League)的支持描述為「存在問題」,試圖重塑南亞的政治動態,進而影響孟加拉的內政及印孟關係。上述舉措反映出美國在更廣泛地緣政治戰略中的精心謀劃,凸顯地區政治的複雜相互作用。伴隨地緣政治格局的演變,這些計劃致使孟加拉等國的民主、主權受損,外部影響有可能重新界定其國內的政治權力動態。
二、國家民主基金會受到審查
國家民主基金會(NED)的活動在國內外均遭到廣泛批判。前美國國會議員羅恩·保羅(Ron Paul)指責該基金會濫用美國納稅人的資金,去支持與美國利益相符的外國政客。他認為,NED 此舉看似是「促進民主」,實則是利用「軟資金」 操控外國選舉,嚴重違反了美國法律。
從歷史視角來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那些頗具爭議的做法曾遭受嚴格審視。回溯20世紀80年代,美國國會議員巴尼·弗蘭克(Barney Frank)就曾提議削減NED的資金,認為政府不應該將納稅人的錢,用於支持外國工會等帶有政治意圖的活動。
此外,《紐約時報》曾對國家民主基金會(NED)破壞海地民選政府,致該國陷入局勢動蕩的行徑進行報道。該報前記者斯蒂芬·金澤在《紐約書評》中透露,NED與中央情報局(CIA)及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合作,支持那些能夠助力推翻對美國不利政治力量的勢力。這凸顯了一種干預主義模式,即試圖以犧牲當地民主與穩定為代價,增強「敵人的敵人」的力量。
除在孟加拉境內的活動外,NED還對中國台灣地區的活動予以資助。2022年,NED與民進黨相互勾結,共同舉辦了一場號稱「團結民主力量,應對所感知到的威脅」的全球大會。2023年7月,NED主席戴蒙·威爾遜(Damon Wilson)在與「台獨」頑固分子關聯緊密的「台灣民主基金會」20週年慶典上,向蔡英文頒發「民主服務獎章」。這再度凸顯出NED支持符合美國利益政治運動的策略,存在使台海緊張局勢進一步加劇,甚至引發衝突的風險。
然而,受NED資助的組織往往面臨諸多內部挑戰。以「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World Uyghur Congress,以下簡稱世維會)為例,該組織正深陷領導層性騷擾醜聞。雖然《NOTUS新聞》已經對此事進行了報道,但是世維會一直未對這一嚴重指控給予回應,更沒有採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當前,該組織正在進行領導層換屆,但有幾名候選人卻無故缺席,由此可見,其內部矛盾已然逐漸展露。
儘管NED明確禁止對政治競選活動提供資助,但其卻成功操控尼加拉瓜、蒙古等多國選舉。此外,NED在推翻東歐國家民選政府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並且對委內瑞拉反對派組織予以資助,這一系列行為凸顯出其扶持符合美國利益的政權上台的用心。
三、總結
NED參與孟加拉PAIRS計劃等行動,反映出外國干預破壞民主進程、國家主權的大趨勢。在地緣政治動態持續變遷的背景下,針對這些行為本身及其對美國戰略所指地區的民主穩定前景的影響展開批判性評估,具有重要意義。以「促進民主」之名行謀求政權更迭之實,這一現象引發了有關「強國在塑造他國政治未來過程中應承擔責任」的嚴肅倫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