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警方3個月內接報近千宗釣魚SMS騙案 一文拆解詐騙手法

博客文章

警方3個月內接報近千宗釣魚SMS騙案 一文拆解詐騙手法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警方3個月內接報近千宗釣魚SMS騙案 一文拆解詐騙手法

2023年03月14日 12:49 最後更新:13:01

釣魚短訊近年肆虐本港,過去兩年曾出現假冒銀行、電子支付工具、郵遞服務、網上商店的詐騙SMS訊息。去年十二月,詐騙集團開始把「版圖」延伸至多家電訊服務供應商及連鎖零售商店的會員奬賞計劃,每隔數天至數星期便有機構被偽冒。如此換湯不換藥的手法,為何仍能「騙到眾生」?

警方曾展示騙徒手法。資料圖片

警方曾展示騙徒手法。資料圖片

巧立名目 幾可亂真

近期假冒奬賞計劃的釣魚短訊,聲稱收訊人的積分快將到期、收件人因不當獲取積分而其帳戶被限制使用等,誘騙他們到假網站留低登入資料及信用卡資料,繼而盜用積分換取禮品或瘋狂刷卡購物。由去年底至今,警方已接報近千宗釣魚SMS騙案,大部分涉及積分獎賞釣魚詐騙 [註:即與HKT The Club、中國移動MyLink、數碼通和yuu有關] ,款超過港幣$1000萬元,當中最大損失案件受害人的信用卡被盜用高達$62萬元。釣魚短訊難以識破主要有兩大盲點:

盲點一:隨意自訂發訊人名稱

部分釣魚短訊的發訊人名字與真實機構相同,看似神乎奇技。然而,這是因為SMS短訊制式容許應用程式對個人(Application-to-Person) 傳送的SMS自訂最多11位英文字母的顯示號碼(即「自訂發送者號碼」),並隱藏發訊者電話號碼。在沒有電話號碼作對比下,手機系統會把同名發送者認作同一發送人,因此真假SMS會被放在同一個文件夾,令人難以辨認發送來源。有不少騙徒均透過境外電訊服務供應商發送SMS到本地進行詐騙,繞過剛生效的電話卡實名制度。

有騙徒假冒商戶發放釣魚訊息。資料圖片

有騙徒假冒商戶發放釣魚訊息。資料圖片

盲點二:網頁設計像真度高

從手機瀏覽,假網站的版面跟真網站版面極為相似,單憑肉眼不易分辨,網址甚至用HTTPS開首,予人安全感覺。「HTTPS」的「S」雖然代表Secure(安全),但只代表該通訊被加密,並不等於網站無欺詐成份。不少騙徒建立假網站時,都會從網頁寄存公司付數美元購買一張SSL 證書,為網站設置加密傳輸,令假網站更像真。

犯案成本低 容易模仿

本月初,警方拘捕8名男女(22至52歲)涉及35宗假冒電訊商的釣魚騙案,涉款約$67萬元,檢獲涉案名貴服飾及電子產品。警方相信被捕的集團主腦及骨幹成員負責發放魚訊息,並在騙取市民資料後,安排「車手」四出購買屬易轉手的貨物。行動翌日,筆者已收到積分獎賞的釣魚短訊,可見詐騙集團不止一家。

「釣魚短訊只是一種手法,騙徒還可用作不同騙案。」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警司陳純青解釋道,『例如年初有騙徒假冒證券買賣平台,短訊聲稱有「用戶信息」要核實,要求受害人透過附上的WhatsApp連結聯絡所謂「專員」。有關「專員」以進行問卷調查為名,邀請受害人加入投資交流群組,繼而游說他們參與不存在的投資計劃。

另外也有短訊邀約色情約會,誘騙受害人到假約會平台付費登記以尋找約會對象,本月初一名男子因而墮入援交陷阱導致損失過千萬。』

據悉,警方正與通訊事務辦公室、香港銀行公會和和主要電訊服務營運商研究訂立發送者號碼註冊制度以過濾釣魚SMS短訊以及攔截詐騙網站,以完善通訊及網絡系統等方式堵截漏洞。

識破釣魚陷阱 靠見微知著

釣魚短訊內嵌連結的網址與機構官方網址的串法並不相同。只要稍加留意,並不難發現有異。進入假網站後,假如未能轉換語言、發現部分按鈕或連結失效、輸入不正確的信用卡資料也能順利「過版」,該網站便很大機會是釣魚網站。

陳純青提醒市民,如懷疑訊息真偽,可向官方機構查詢,或在警方守網者網站(CyberDefender.hk)「防騙視伏器」或最近推出的手機版應用程式「防騙視伏App」輸入可疑網址、電話號碼等,便可即時評估詐騙風險。就算市民輸入「The Club」或「yuu」等常被騙徒假冒的機構名稱,搜尋結果也會顯示橙色代表「疑似有伏」,這個設計的原意是提醒市民進一步查證網址等,以準確評估詐騙風險。




Sebastian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服務警隊近37載的前「一哥」蕭澤頤,本月正式功成身退,告別他引以為傲的警務生涯。離別之時,蕭Sir接受《警聲》訪問時坦言,能有幸帶領全世界最卓越之一的執法隊伍,感無比自豪,更勉勵同袍要永懷保護市民初心,默默耕耘,努力做好警察工作,一起守衛好香港這個家。

蕭Sir接受《警聲》訪問,勉勵同袍要永懷保護市民初心,一起守衛好香港這個家。

蕭Sir接受《警聲》訪問,勉勵同袍要永懷保護市民初心,一起守衛好香港這個家。

自少鍾情警匪片的蕭Sir,深受同為警察的父親影響,立志長大後投身警隊,要儆惡懲奸、除暴安良,「爸爸以身教言傳的方式教會我很多事,令我終身受用。」在他心目中,父親工作勤奮、正直,是一位敬業樂業、充滿使命感的執法者。在耳濡目染下,蕭Sir大學畢業後就毅然投考警務督察。

擔任警務處處長期間,蕭Sir經常走訪前線,與市民近距離溝通,「大家的支持和信任,對於我們推展警政工作至關重要,所以我們要增加工作的透明度,讓市民清楚知道香港警隊是一支怎樣的隊伍」。

以人為本 重視前線聲音

蕭Sir認為要成為一位好警察,必須要明白同理心的力量 ,故他經常與同袍分享「將心比心」的處事方式,「例如你希望自己的家人如何獲得警察保護,那麼當你穿上制服站進崗位時,就會知道應該如何保護市民」。

蕭Sir又強調,自己不喜歡「一言堂」,故內部管理向來著重「以人為本」,尤其重視前線人員的想法和聲音,故他不時找機會與前線交流,讓大家感受到管理層重視他們的意見, 並從善如流,令他們對警隊的歸屬感自然增強。同時,他亦非常鼓勵不同階級的同袍勇於發表意見,「試想想,三萬個腦袋一齊出謀獻策,再難的事也能迎刃而解。而作為管理層,我們必須認真聆聽,要『貼地』並廣納意見,持續改進和優化,團隊才會不斷進步」。

蕭Sir認為無論對內對外都「將心比心」,拉近警隊與市民尤其青少年的距離。

蕭Sir認為無論對內對外都「將心比心」,拉近警隊與市民尤其青少年的距離。

拉近與市民距離 青少年罪案顯著下跌  

眾所周知,蕭Sir很關心年輕人,認為他們是「社會的未來」,常呼籲社會各界應集各家之所長,共同為年青一代謀發展、創機遇,充分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協同效應。2020年,蕭Sir更牽頭成立工作小組推動警家校合作,提升青少年守法意識,並積極籌辦各類活動拉近警隊與青少年的關係,冀為青少年建構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

從數據可見,警隊在這方面的努力成果。去年各類青少年罪案均顯著減少,以嚴重毒品案為例,青少年被捕數字由2021年的430人,回落到去年的129人,累計跌幅近70%,當中被捕學生跌幅尤為顯著,累計達76.9%。

警隊與市民和青少年的關係亦不斷拉近,2024年一項公眾意見調查顯示,年介乎18至29歲的青少年就警隊表現給予的分數,由2021年的38.91分,顯著上升至53.66分。

勉勵青少年在事業上投放心機 人生更精采

蕭Sir深信,只要用心去工作,市民包括年青一代是感受到,從而增強對警隊的信任;長久而言,整個社會都會得益。

蕭Sir的做人格言是「天道酬勤」,除努力工作外,他寄語同袍要從中尋找滿足感 ,「維護國家安全和保護市民生命財產,是每一位香港警察的使命,如果在工作中找到滿足感,會更加起勁及做得更好。」

最後,蕭Sir以16個字總結其警務生涯:「工作因拼搏而精采,人生因奮鬥而無憾。」更勉勵年青一代要努力學習、勤奮工作,「要在事業上投放心機,才會令人生更加精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