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蘋果推新機諸事不順 最近又捲入辱華風波

博客文章

蘋果推新機諸事不順 最近又捲入辱華風波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蘋果推新機諸事不順 最近又捲入辱華風波

2023年09月18日 14:57 最後更新:15:04

在蘋果推出iPhone 15之前,華為先試推Mate 6o pro,已讓蘋果捱了一記悶棍。

到iPhone 15推出後,被評為新功能的「平平無奇」,蘋果股價蒸發了340億美元(約2700億港元)。

蘋果推出iPhone 15手機。

蘋果推出iPhone 15手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有內地網友爆料,蘋果官網Apple Watch Specialist專家一對一選購頁面的一張客服人員的圖片,涉嫌辱華。消息一出,引發部分內地網民針對蘋果的不滿。

9月17日,#如何看蘋果中國官網辮子客服形象# 話題衝上內地微博熱搜。

涉嫌辱華的蘋果客服人員的圖片。

涉嫌辱華的蘋果客服人員的圖片。

該蘋果客服人員形象並非僅在中國官網存在,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蘋果官網的該入口使用的是同一張照片。據悉,這名蘋果員工是一名美國的印第安人。

但有內地網民在社交網絡表達不滿,稱「這辮子咱們都剪掉100年了,還來羞辱我們,居心何在」。

也有網民認為,「沒必要太敏感,大清早亡了,我們要有文化自信。」

對此爭議事件,蘋果客服回應:已收到反饋,也很重視,後續可以關注官網的回應。

《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的評論。

《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的評論。

《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認為,跨國公司做宣傳時應多一些謹慎,國人也不要放任自己的敏感。

胡錫進稱,可以確定的是,這名員工的照片的確不是專供中國區官網。關於此人是否為印第安人,目前蘋果公司沒有證實。事情究竟如何,不妨等待蘋果公司的回應。

胡錫進強調,一些國人對西方「辱華」問題很敏感,有真實的歷史和文化原因。且目前中美關係緊張,美西方公司應盡量避免用可能引發中國人誤解的內容。

同時他補充道,國人一方面要捍衛民族尊嚴,另一方面也不應放任自己的敏感。遇到模糊不清的情況時,要讓理性佔上風,積極溝通。而不是讓最激烈的態度佔上風,相互不要扣帽子。

央視總台駐美記者@記者韓鵬則認為,中國人如果覺得不適,當然要大聲說出來,因為「美國的種族歧視,你不說,對方就當不存在。」

韓鵬表示,蘋果這張照片,正中了西方人挑釁我們的「眯眯眼」「留辮子」等辱華符號!雖然美日韓等國的蘋果網站也掛了這個員工,但我們中國人看著不爽,當然要大聲地說出來。

韓鵬舉例說,在美國,誰敢和美國黑人服務員說「內個,內個,我點個牛排」?誰敢當著黑人面吃西瓜?誰敢對拉美裔說「回你老家去吧」?吃官司都是輕的,說不定對方脾氣暴點,直接掏槍了。雖然你都不一定知道為什麼不能這麼做,只是單純地把「內個」當中文口頭禪、單純想吃瓜、單純勸他美帝套路深不如回老家。

「美國對我那麼多要求,動不動就政治正確、上綱上線,現在我作為中國消費者,憑什麼讓我看著一個疑似對我「眯眯眼」「留辮子」的網站不爽,還不許我說了?」

事件不知如何發展,但相信會令蘋果iPhone 15在內地的銷情,雪上加霜。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Apple

又到拜山祭祖的清明時節,廣東、廣西和海南三省因地緣及文化習俗十分相似,而被網民戲稱為「華南F3」。而三地特種兵式跋山涉水的「硬核」拜山方式亦在網上爆紅,成為熱話。

華南F3民眾爬山祭祖(網上圖片)

華南F3民眾爬山祭祖(網上圖片)

然而近年來除了像以前一樣爬懸崖,漫山遍野找「祖先」之外,「華南F3」的民眾還動用了高科技,出動了無人機和機器狗,令祭祖更添科技感。

華南F3民眾爬山祭祖(網上圖片)

華南F3民眾爬山祭祖(網上圖片)

華南F3」民眾清明拜山似野外生存訓練

據內地媒體報導,「華南F3」的民眾每年清明拜山都被戲稱為「野外生存訓練」。據廣西南寧的韋女士透露,她的家族從3月3日就開始了掃墓祭祖活動,要祭拜的祖先最早可追溯到晚清。近期家人去翻修太奶的墳墓,該墳墓位於30米高的山洞裡,到達那裡需要攀爬十幾分鐘的懸崖。

華南F3民眾爬懸崖尋找祖先的墳墓(網上圖片)

華南F3民眾爬懸崖尋找祖先的墳墓(網上圖片)

當地民眾為祭祖從小被訓練爬山

韋女士也提到這種特種祭祖訓練從小就開始了,她自己從小就爬山,小時候也不害怕,父輩們會教授安全技巧,「在懸崖上踩得特別穩」。在她的家族裡,每個人都有豐富的爬山經驗,就算遇到懸崖「我阿叔能單手爬上去」。

無人機運送祭品(網上圖片)

無人機運送祭品(網上圖片)

動用無人機和機械狗減輕上山負擔

近年來,「華南F3」民眾的清明祭祖更添加了不少科技感。廣西來賓的韋先生稱,從2021年起,他開始用無人機幫助本村和附近的村民祭祖。韋先生所在的村子附近都是三、四百米的高山,老一輩人的墳墓都葬在山頂。為減輕村民上山的負擔,韋先生用無人機幫忙運送雞鴨魚肉等祭品上山,一般一趟能運五、六十斤。

機械狗運送祭品(網上圖片)

機械狗運送祭品(網上圖片)

也有人利用GPS找路 用科技改變拜山模式

除了無人機,機械狗也成為今年祭祖的好幫手。從網上曝光的影片,可見有人用機械狗運送祭品。由於山高路遠、林深密布,為防找不到祖墳,有人用手機上的運動軟件記錄上墳路線;還有人用上測量儀器,只要輸入坐標,機器狗就能跟隨GPS找到墳墓位置。令網友們紛紛感嘆:「科技改變生活。」

用GPS定位祖墳(網上圖片)

用GPS定位祖墳(網上圖片)

華南F3「二次葬」習俗:文化與環境因素使然

網上有人總結華南F3地區不少共同特點,包括彩禮低、重拜山、愛沖涼等,還有和喪禮習俗有關的「二次葬」,又稱「撿骨葬」。此習俗要求在先人過世三年以上,甚至更長時間後,將先人的遺骨撿出,放入金瓮之中,再選擇風水佳地,挑選良辰吉日進行下葬。

據了解,「二次葬」習俗形成的原因之一,是南方地區蟲蟻眾多,為了保護先人的遺骸不受蟲蟻侵害,故而有了二次葬的做法。而更重要的原因,則與嶺南文化的昌盛以及歷史上的人口南遷有關。南宋詩人陸游有一名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當年南遷的故人懷念故土,心中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叶落归根,將先人的遺骸遷葬回故土,於是逐漸形成了二次葬這一獨特的風俗。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