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一帶一路的中國世紀

博客文章

一帶一路的中國世紀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一帶一路的中國世紀

2023年10月18日 18:47 最後更新:18:59

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世紀,走到21世紀的第2個10年,美國還可堅持下去嗎?答案是否認的。

AP圖片

AP圖片

上世紀70年代,美國的頂峰落在越戰和石油危機之上,象徵美國勝過蘇聯的阿波羅登月計劃,亦於1972年完成最後一次載人登月而結束,美國從此下行,但由於過程中沒有一個超脫的大國出現,很多當美國根本沒有衰落,連相對衰落也談不上。終於,等到2023年,這一年中國正式登場。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今天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以發表題為〈建設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講話,其中提到「新冠疫情暴發後,『一帶一路』成為生命之路和健康之路。中國向各國提供了上百億個口罩和23億劑疫苗,同20多個國家合作生產疫苗,為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夥伴抗擊疫情作出獨特貢獻。中國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也得到70多個國家的寶貴支援。」說明中國不單只是《紐約時報》之前所描述的「勝疫國」,中國比西方更值得尊敬的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即與一帶一路一脈相承的大同精神。

有論者認為,習近平透過「一帶一路」實現「中國夢」是為了掌握實際國內權力,同時為了與歐美抗衡。不過,無論「一帶一路」如何被別人猜測,這項舉世項目取得絕大部分的成功。根據官方資料,截至2023年6月,中國已與152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多份「一帶一路」合作方案。自2013年以來「一帶一路」至今累計的參與金額已經突破1萬億美元關口。

為什麼如此成功?習近平提到,「我們深刻認識到,只有合作共贏才能辦成事、辦好事、辦大事。只要各國有合作的願望、協調的行動,天塹可以變通途,『陸鎖國』可以變成『陸聯國』,發展的窪地可以變成繁榮的高地。」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發言,可以增加我們對事情的理解,他指「一帶一路」倡議很好地對接各地區的一體化進程。「這與眾所周知的俄方提議相契合,即形成大歐亞空間,一個志同道合者進行合作和互動的空間,各種一體化進程將實現對接,包括『一帶一路』、上合組織、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以及俄羅斯與後蘇聯空間夥伴在成功發展的歐亞經濟聯盟。」

明白了,一帶一路是開闢了由西方幾百年來建設「海權時代」以外的另一個經濟與戰略的空間,從此世界有西方之外的軍事、經濟、文化、貿易、金融的組織。這不是說中西方要互相抗衡,「一帶一路」是劃出一個世界更大的餅,同時打破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的「閉關封鎖」。習近平意有所指的申明「一帶一路」的立場——不搞意識形態對立,不搞地緣政治博弈,也不搞集團政治對抗,反對單邊制裁,反對經濟脅迫,也反對「脫鉤斷鏈」。

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兩年前在美國保守派行動大會(CPAC)表示,需要確保下一個世紀不是「中國世紀」。此話怎說?特朗普成功爭取反對華盛頓精英,以及華爾街利益集團而贏得2016年的大選,滿足了衰退下美國白人中下階層的民粹心態,但這是一種美式選舉遊戲而已,美國沒有改變,美國也改變不了什麼,不知天高地厚要逆轉時代,你和其他美國人還未夠格。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特朗普選情未能看漲,反而受到各方批評,甚至被前顧問嘲諷,Trump其實是「Chump」(笨蛋),經常被形形色色的專制大國領導人「當猴耍」。西方媒分析,北京或更期待特朗普當選。

AP圖片

AP圖片

反觀特朗普對手行情看漲,賀錦麗在最新民調中以45%比41%支持率,擴大領先特朗普。沙利文在北京不忘為民主黨造勢,指賀錦麗一直是拜登外交團隊核心成員,「中國兩位最高領導人都認識她」,勝選之後,將「負責任地管控」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關係,持續拜登政府實施的對中政策。

不過,德國的《新蘇黎世報》猜測,北京可能更希望特朗普勝選,一、中國熟悉特朗普,即使他難以預測,「但特朗普的單邊蠻幹、『美國優先』政策會損害美國的國際形象,這對中國反而是有利的。」之前,特朗普很失體面的辱罵賀錦麗是「瘋子」

《紐約時報》最新文章披露前白宮顧問麥克馬斯特新書爆料特朗普原來與他自我包裝為「交易藝術」大師身份不符,「(他)經常會變得不知所云,難以捉摸,導致在與世界上的對手打交道時處於下風。」其中一次是2017年,在北京與習近平會談時,竟然附和接近中方對韓國軍演及釣魚島的立場,如此失態,白宮團隊私下稱,習近平「吃了我們的午餐」。

80年代,未入政壇的特朗普自詡為成功企業家,寫了一本《交易的藝術》(Trump︰The Art of the Deal),其中一章〈教你做生意〉︰「我認為自己也有(著名成功人士)這種敏銳力,所以不會聘用統計員,也不看那些天花亂墜的市場分析報告,我自己觀察,自己做結論。」明白了,當年40出頭的特朗普已經自成一種那麼獨特的行事作風,憑自信和直覺闖天下,最弊的是還搞出了名堂出來,可想而知,特朗普當總統怎能不讓正統的華盛頓精英,看得心驚膽顫?

無論如何,美西方媒體還有意在「中國比較願意哪位當選」來帶節奏,企圖反映「中國依然對美國抱有施捨善意」的心態。早前,拜登未退選之前,外媒訪問內地智庫顧問高志凱,他表示,「毫不誇張地說,兩者都不是完美人選。拜登是一個冷戰戰士,不在乎是否會把世界推向衝突,而特朗普很可能會對中國實施制裁和關稅,以實現他的美國優先議程。」換言之,中美難以說理說利來修補雙方的矛盾關係,美國未曾放棄傾西方全力來壓倒中國,難道你可以在美國找到一個更關心中國發展,更理性看待中國式現代化成功的政治人物嗎?

「在一筆生意中,千萬不要表現出你為了生意奮不顧身,這可讓對手輕而易舉地把你幹掉。在生意中,要善於發揮優勢,能夠牽制對手,就是一大優勢。牽制對手,就是你手裡要握有對方想要、需要、離不了的東西。」

特朗普在書中天花龍鳳的寫出一套大道理,他不是沒有身體力行的,例如全面禁制華為5G、加徵中國進口關稅、禁止中美科技經濟交流…無一不是他以為這是中國「想要、需要、離不開的東西」,不過,經過兩任總統,美國一無優勢;二無牽制中國的能力。

我有理由相信,以中國目前擁有的實力和地位,不會因為特朗普「笨蛋」,還是賀錦麗「瘋子」而動容,反而要問,美國離得開中國嗎?事情便是這麼簡單。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