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燈早前舉辦了一個讀書分享會,把經由第二大股東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下稱『國網』) 推薦引入的400多本與電力相關的書籍,分送不同部門供員工閱讀,希望把國網公司在內地和世界各地的營運經驗,傳承給香港年青一代工程技術人員。
港燈董事總經理鄭祖瀛在分享會上表示,今年剛好是國網入股港燈電力投資 10周年,2間公司在過去10年秉持著互補共贏,共同發展原則,在不同領域深化合作關係。他表示,透過引入這批圖書,鼓勵港燈各類工程技術及企業服務的專業人員,汲取國網電力專才所積累的寶貴經驗,相信有助擴闊視野,更好地裝備自己,合力推動港燈的長足發展。
港燈董事總經理鄭祖瀛在活動儀式上致辭。
國網早前特意安排其子公司、英大傳媒轄下的中國電力出版社,向港燈推介這批圖書。書籍內容精闢細緻,案例分析獨到,當中更詳細紀錄和總結了國網在國內國外構建和營運各類型電力項目所累積的經驗和專業知識。
參加者可在會場內率先閱覽新引入的電力專業及科普類書籍。
是次活動中,港燈員工觀看了英大傳媒集團拍攝的紀錄片《點亮阿里》。阿里位於青藏高原海拔 4,500 公尺之上,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稱,當地的電網亦是位處世界海拔最高的設備。鄭祖瀛以「內地同仁用一輩子的時間,吃了兩輩子的苦,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為總結,鼓勵港燈員工好好學習,如何在極艱巨的環境下展現出堅毅精神、以及克服種種困難,並善用國網的知識寶庫持續進修學習。
國網公司總經理助理兼港燈董事朱光超也出席了活動,為港燈員工的持續進修和專業研習打氣。
一眾港燈管理人員與及國網公司代表,香港工程師學會秘書長薛永恆教授及其他嘉賓合照。
港燈分別向香港工程師學會及香港中央圖書送贈一批電力工程相關書籍,前者由學會秘書長薛永恒教授代為接收,供學會成員參考。
活動期間,港燈多個技術工程和企業服務部門的專業人員分享閱讀心得。他們表示,國網書本的題材和內容非常豐富,而且深入淺出,實用性強,即使不是工程人員也可參考。這個活動也是一個很寶貴的機會,讓同事互相分享和交流心得。他們期待將來國網與港燈有更密切的交流和合作,共創雙贏。
港燈一眾技術工程和企業服務部門的專業人員分享及推介新引入的國網書籍。
除了引入圖書推廣閱讀風氣,港燈將於本年稍後時間派出20位年青工程人員,到訪北京的國家電網高級培訓中心,進行為期 2 個星期的學習和考察。此外,亦會派出管理人員前往北京參與國家事務研習課程,加深對國家先進科技、中國傳統文化及歷史的理解。
港燈在「2023 香港環境卓越大獎」,榮獲「公共及社區服務」界別中最高級別的金獎,表揚公司在環境管理和推動本港可持續發展的卓越表現。
港燈董事總經理鄭祖瀛(右)在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手上接過「香港環境 卓越大獎」金獎。港燈圖片
港燈董事總經理鄭祖瀛2 日出席頒獎禮致辭時,感謝主辦單位充分肯定港燈在推動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努力。他表示,港燈堅信環保與創新同樣重要。過去數年員工運用其專業和創意,研發和引入多項創新科技應用在日常營運中,不僅提升了公司的營運表現,還有助減碳和改善環保表現。港燈將繼續秉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不斷創新,為香港的綠色未來作出更多貢獻。
鄭祖瀛在頒獎禮上向出席嘉賓介紹多個港燈創新環保項目。港燈圖片
「香港環境卓越大獎」由環境運動委員會、環境及生態局聯同 9 個機構合辦,是本港甚具權威和影響力的環保獎項之一。自 2008 年大獎舉辦首屆以來,港燈多次獲得嘉許,今次是繼 2012 年後再次奪得金獎。
港燈在 2023 「香港環境卓越大獎」中的「公共及社區服務」界別榮獲最高級 別的金獎。港燈圖片
鄭祖瀛分享多個港燈創新環保項目,包括南丫發電廠研發的「聲盾」系統。該系統設置在發電廠冷卻水入口,通過播放鯨魚的低頻叫聲,防止小型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誤闖冷卻水系統。在「聲盾」系統啟用後,誤闖的魚類由 2019 年和之前最高峰的每個月大約 6 萬多公斤,大幅減少至目前每個月只有大約 25 公斤,減幅超過 99.5%。此舉不但確保發電廠冷卻水系統的可靠運行和穩定,亦保護海洋生態和漁業資源。
南丫發電廠研發的「聲盾」系統,成功減少 99.5% 誤闖冷卻水系統的魚類數 量,確保發電廠的可靠運行和穩定,保護海洋生態及漁業資源。港燈圖片
此外,港燈引入「環保流動供電孖寶」,以應對日常電力突發事故和在舉辦大型活動時,提供更穩定、更潔淨的後備電力供應。該套系統由蓄能電池提供電力,與傳統的流動柴油發電機比較,可以大大減低路邊空氣污染物的排放和噪音,亦可以減少大約 3 至 4 成的碳排放。
港燈引入的「環保流動供電孖寶」,有助更有效應對日常電力突發事故,在舉 辦大型活動時,亦可以提供更穩定、更潔淨的後備電力供應。港燈圖片
港燈一直支持政府的能源政策,推動發電燃料『由煤轉氣』,包括興建多台新的天然氣發電機組,並與中電合作興建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現時港燈的天然氣發電比例已增至約 7 成。公司正興建多 1 台天然氣發電機組,預計 2029年投產,亦承諾在 2035 年或之前停止使用燃煤作日常發電之用。
為了在 2050 年或之前實現「淨零發電」的目標,公司已成立減碳研究小組,制定實現碳中和的行動計劃,以及發掘可再生能源、氫燃料、蓄能電池系統等科技發展的潛在機遇;又會研究通過區域合作輸入零碳電力,探討改裝燃氣聯合循環發電機組,以使用氫燃料發電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