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澤頤重申非常重視事件,港島總區重案組完成調查後,警方會向死因裁判法庭提交調查報告,建議「死因裁判法庭」盡快召開死因研訊。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北角一名有精神病紀錄的男子日前涉嫌襲擊家人,被警員開槍擊斃,家屬22日手持死者遺照到警察總部外請願,認為警員當時可以使用長棍、盾牌、胡椒噴霧等,又質疑即使警員開槍,為何不射向手、腳、肚等其他位置,對報警感到後悔。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說,理解家屬的傷痛,再次向家屬致以深切慰問,他提到家屬22日已向警察投訴課投訴,會按既定程序公平公正處理。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蕭澤頤表示,警員使用不同武力、槍械,有嚴格指引,亦定期會有訓練,包括在不同情況下應否用槍械或不同程度武力,重申初步檢視警員當時有根據相關指引作出決定。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他認為,不應標籤有精神病患的人士,認為無論疑犯有沒有精神病,警員遇到同樣事件均會跟從有關指引行動。他又指,使用槍械的最主要目的是避免任何人受到嚴重傷害甚至死亡,認為警員是根據指引作出決定。
時光荏苒,服務警隊近37載的蕭澤頤本月功成身退,告別他引以為傲的警務生涯。
服務警隊近37載的蕭澤頤本月功成身退。
最新一期《警聲》專訪蕭澤頤,這位似乎向來不苟言笑的前「一哥」展現鐵漢柔情,他坦言,能有幸帶領全世界最卓越之一的執法隊伍,感到無比自豪。蕭澤頤亦勉勵同袍要永懷保護市民的初心,默默耕耘,努力做好警察工作,一起守衛香港這個家。
受正直父親薰陶自幼決志從警
少年時期的蕭澤頤鍾情警匪片,並深受同為警察的父親影響,從而萌生長大後投身警隊的目標,決志要儆惡懲奸、除暴安良。他憶述:「爸爸以身教言傳的方式教會我很多事,令我終身受用。」在他心目中,父親工作勤奮、正直,是一位敬業樂業、充滿使命感的執法者。在耳濡目染之下,蕭澤頤大學畢業後毅然投考警務督察,希望助力於警隊,令社會變得更加安全。
蕭澤頤籲同袍永懷保護市民初心。
走訪前線以同理心跟市民溝通
擔任警務處處長一職期間,蕭澤頤經常走訪前線,並藉著參與各類活動與市民近距離溝通,「大家的支持和信任,對於我們推展警政工作至關重要,所以我們要增加工作的透明度,讓市民清楚知道香港警隊是一支怎樣的隊伍。」
他認為要成為一位好警察,必須明白同理心的力量,遂經常與同袍分享「將心比心」的處事方式:「例如你希望自己的家人如何獲得警察保護,那麼當你穿上制服站進崗位時,就會知道應該如何保護市民 。 」
以人為本重視前線想法和聲音
內部管理方面,蕭澤頤強調不喜歡「一言堂」,向來着重「以人為本」,尤其是前線人員的想法和聲音。因此,他不時找機會與前線人員交流,希望大家感受到管理層重視其意見,並從善如流,他們對警隊的歸屬感自然亦會增強。他指出,每一位警察都是警隊的珍貴資產,亦是建構這個強大團隊的重要元素,所以非常鼓勵不同階級的同袍勇於發表意見,「試想想,三萬個腦袋一齊出謀獻策,再難的事也能迎刃而解。而作為管理層,我們必須認真聆聽,要『貼地』並廣納意見,持續改進和優化,團隊才會不斷進步。」
警家校合作拉近與青少年距離
「年青人是社會的未來!」蕭澤頤呼籲社會各界應集各家之所長,共同為年青一代謀發展、創機遇,充分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協同效應。於二零二零年,他牽頭成立工作小組推動警家校合作,提升青少年守法意識,並積極籌辦各類活動以拉近警隊與他們的關係,冀為青少年建構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
蕭澤頤勉勵同袍要永懷保護市民的初心,默默耕耘,努力做好警察工作,一起守衛香港這個家。
在各方持續努力下,去年各類青少年罪案均顯著減少,以嚴重毒品案為例,青少年的被捕數字,在二零二一年多達430人,之後每年持續回落,到去年減少至129人,累計跌幅近70%,當中被捕學生數字的跌幅比非學生更顯著,累計達76.9%。至於警隊與市民和青少年的關係亦不斷拉近,在二零二四年進行的一項公眾意見調查中,年齡介乎18至29歲的青少年就警隊表現給予的分數,由二零二一年的38.91分,顯著上升14.75分至53.66分。
勉勵年青一代在事業上投放心機
蕭澤頤衷心感謝各持份者的支持:「我深信,我們用心去工作,市民包括年青一代是感受到的,從而增強對警隊的信任,大家便會更願意踏前一步,去協助我們的工作,長久而言,整個社會都會得益。」蕭澤頤以「天道酬勤」為座右銘,但除了努力工作外,他寄語同袍要從中尋找滿足感 ,「維護國家安全和保護市民生命財產,是每一位香港警察的使命,如果在工作中找到滿足感,會更加起勁及做得更好。」
「工作因拼搏而精彩,人生因奮鬥而無憾。」蕭澤頤以16個字總結其警務生涯,並勉勵年青一代要努力學習、勤奮工作,「因為工作佔人生最多時間,要在事業上投放心機,才會令人生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