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在市區設置多組閉路電視,大大提升了警方的破案率,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接受《巴士的報》訪問時透露,透過加入更多新科技元素,例如人面辨識,人流估算等,有助當局更有效追查疑犯,以及在舉行大型活動時有效疏導人流,避免意外事故。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
鄧炳強指,由今年開始,先在旺角區設置了15組閉路電視,到目前為止已安裝了接近500組,將在2025年前會完成2,000組閉路電視,後年再加設2500組。到目前為止,由於這些閉路電視,警方破獲超過40宗案件,拘捕超過70人,案件包括謀殺案、搶劫案等。如近期將軍澳一名小朋友被綁架,也是靠閉路電視破案。
他透露,閉路電視除了錄影,追蹤到誰人犯案外,當局將加入更多新科技元素,例如人工智能(AI)人臉辨識,這對追查疑犯有很大幫助。他舉例說,要追緝一名行劫罪犯,他逃到某一位置,可能入了港鐵站,以往要調查不同的港鐵站出口,然後又再檢視附近一些閉路電視,逐個閉路電視看,非常浪費人力,且要十分聚精會神,以免看錯看漏。
但若應用AI人臉辨識科技,就可以辨識歹徒樣貌,透過閉路電視系統連串操作,很快就可辨認出歹徒,立即知道他的逃走行踪,從而拘捕,以往這過程可能要一兩日,現在數分鐘已可完成。
新科技也有助管理人潮,他表示,今年萬聖節時,已在蘭桂坊使用了人流估算科技,當局在附近安裝了大約50個鏡頭,透過這些鏡頭配合電腦軟件,可以掌握現場群眾即時有多少人,那個位置人群擠塞、卡住。透過這些資訊,決定是否需要改道,某地鐵站那個出口需要臨時封閉,那裡需要特別人流管制措施等。
警方在蘭桂坊安裝的閉路電視系統。
現在的科技甚至可以準確監測到人群中是否有滋事份子,甚至恐怖份子,他們是否隱藏在人群中發動襲擊。
鄧炳強說,其他紀律部隊亦已應用這些科技,如懲教處的「智慧監獄」,可以透過鏡頭監察到不尋常舉動,例如打架,令同事可以第一時間收到警號,即時採取行動。
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講及發展低空經濟,社會中近期也多了關於無人機應用的討論,鄧炳強表示,現在也有使用無人機進行搜救,當局正研究是否可以用無人機巡邏,在人流多的大型活動舉辦期間,利用無人機協助維持秩序和執法,保障市民安全。
本網副社長黎廷瑤與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對談。巴士的報者攝
消防署也已應用無人機在火災現場勘察情況,此外還有救火機械人、協助救援的機械犬等,負責偵察火場環境,以決定救火部署。
新科技也應用在防止違禁品入境方面,海關有個「智慧海關」計劃,透過大數據、人工智能辨別哪些貨物有可疑,及辨認高危物品、毒品等,當局近期也透過科技的幫助,破獲一些毒品案件。
出入境方面,入境處現在有「非觸式e-道」,可以以「非觸式e-道」出入境,今年年底前將在沙頭角中英街應用人臉辨識科技,方便原本持有「禁區證」進入中英街的人,只要登記了,以後再不需取出證件出來查核,人臉辨識就可以通行了。鄧炳強說,將來在河套區,也可以嘗試使用這些科技。
海關的非觸式-道宣傳片
他說,紀律部隊會盡量使用科技方便市民,例如申請牌照,除非真的要出現在現場,例如要打手指紋,否則當局,都會用網上方式,處理與市民相關的服務。另外,警隊有個叫「HKSOS」的手機應用程式,安裝了這程式,就算在收不到行動通訊信號的情況下失聯迷路,警方也可以透過科技找尋到相關人士,及時救援。
足本11周年系列專訪,可瀏覽石榴台:https://www.bp-links.com/p/7469
為加快建造公營房屋,房委會近年積極採用「組裝合成」(MiC)建築法,其中觀塘安達臣道項目更採用優化的「MiC 1.5」,成為首個「MiC」居屋項目。房委會正研發第二代「組裝合成」(MiC 2.0),令整個工序再加快,由5天興建一層減至4天。身兼房委會主席的房局屋局長何永賢表示,未來有不少於一半公營項目採用「MiC」建築法,但現已有20個用「MiC」興建,有信心可提早達標。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與《巴士的報》副社長黎廷瑤對談。(巴士的報記者攝)
何永賢接受《巴士的報》訪問時表示,所謂「MiC 2.0」,是政府與科學園的「納米研究所」合作研究,組件設計採用更先進的連接方法,減少組裝限制,令現場安裝工序進一步簡化,工人無需停留在組件之間亦能完成鋼筋安裝,可進一步保障施工安全、提升建屋效率、減省物料用量及減少對工地勞動力的需求。
何永賢指,「MiC 2.0」的組件設計採用更先進連接方法,減少組裝限制,現場安裝工序進一步簡化。
採用MiC 2.0可由5天建一層減至4天
「MiC 1.0是由一個組裝箱到另一個組裝箱,結構上中間有一些鋼筋,需要紮鐵,要更多工人在現場製作,而且有很多臨時支撐點,但2.0則減少臨時支撐,兩個組件之間已預先設計好鋼筋位置,當放置好後,工人變成簡單地插幾支鐵便可把兩個組件扣起,希望可令整個工序加快,由5天建一層,減至4天建一層。」縮短建造與拆卸時間後,成本亦相應下降,工地亦更安全。
何永賢表示,本港未來十年需要興建大量公營房屋,有源源不絕的工程,加上興建公屋是重覆性、工廠化的流程,「我們最想提速,提量、提效、提質、兼價錢便宜,正是一個很好的場景去應用MiC 技術。」她說,多年來香港建築業都與國際標準接軌,現時更結合大灣區優勢,在內地大型廠房應用機械人技術去製造組裝合成原件,再運來香港組裝。
何永賢表示,採用MiC 2.0後,希望建一層樓可由現時5天縮減至4天。(巴士的報記者攝)
港大團隊研發「MiC三寶」 數碼監控生產運輸安裝流程
何永賢又透露,香港大學團隊正研發「MiC三寶」,以數碼程式監控工廠生產、運輸、安裝流程。她說,組裝件體積大,如何用最有效益的路徑運送到工地,吊運時間如何配合,會否受氣候影響,運送過程中如何應變等,「如能結合科技,研發一個資訊平台,每個組件出廠時都有張身份證,利用區塊鏈技術,整件事就看得一清二楚,確保每個組裝件安裝位置準確。」
她說,2022年《施政報告》已就「組裝合成」建築法著墨,建議房委會在第一個五年期新落成的公營房屋採用「裝配式設計」,並在合適項目採用「組裝合成」,2023/24年開始的第二個五年期則不少於一半項目採用「組裝合成」。
何永賢說,其實部分項目已率先採用,現已有20個項目使用「MiC」建築法,她很有信心最終可超標完成,冀房委會發揮推動力,其他承建商愈做愈純熟。
另方面,私人發展商亦開始在一些項目使用「組裝合成」,如市建局跟華懋集團合作的長沙灣東京街項目「瑜悅」,就是本港首個使用「MiC」建造的私人住宅項目,她期望組裝合成」建築法能慢慢推廣到私人市場。
她坦言,現時公屋單位已有80多萬伙,未來10年再增30萬伙,需要維修保養的工作量極大,如沿用老辦法去做,「等於推同事去『泥漿摔角』,應付不來,所以一定要早著先機。」
去年房委會派出兩位機械人「小清」與「小保」到皇后山邨負責清潔和巡邏。
機械人巡屋邨禁煙最落力 未來加入合約條款
除建築科技外,政府亦銳意把屋邨管理智能化。房委會挑選了10條屋邨作為「智慧屋邨管理」試點,引入並試行物聯網感應器、人工智能和行動裝置等,明年起建立中央物業管理平台,提升管理效率及服務質素。
何永賢表示,房委會已成立「智慧屋邨小組」就硬件的維修保養、軟件的清潔、保安等服務去推行智慧管理。她說,老舊屋邨單是維修保養升降機已是一大挑戰,「要走入升降機槽找出哪部分機件故障,有時甚至要搭棚;若能用細小的無人機,配備鏡頭、照明等,維修時間就大大縮短,日後若再有機械臂伸入去檢查維修就更好了。」政府正與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ASTRI)合作,研發監測升降機狀况的感應器,若機件異常,可從有關數據及早找出高危升降機,以便檢查維修。
此外,去年房委會派出兩位機械人「小清」與「小保」到皇后山邨負責清潔和巡邏。何永賢笑言,機械人最成功是「勸人不要在禁煙區吸煙」,「若前線保安員去阻止,必然吵起來」,讓機械人執行此任務就可避免人與人之間的直接磨擦或言語衝突,「機械人直接駛去廣播,提醒不能吸煙,初初或者無人理,但機械人好盡責,見你繼續叨著煙,就跟著你邊行邊播。」機械人的鍥而不捨,最終吸煙人士也「投降」放棄再吸,「機械人有鏡頭錄影,就算對方發脾氣打機械人都冇用㗎,訊息已傳回總部。」她說,機械人巡視屋邨頗成功,未來會在屋邨管理合約中放入相關條款。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接受《巴士的報》11周年專訪。(巴士的報記者攝)
足本11周年系列專訪,可瀏覽石榴台:https://www.bp-links.com/p/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