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陳茂波:收支平衡有信心三數年能做到 基建投資需視乎經濟社會效益

政事

陳茂波:收支平衡有信心三數年能做到 基建投資需視乎經濟社會效益
政事

政事

陳茂波:收支平衡有信心三數年能做到 基建投資需視乎經濟社會效益

2024年12月02日 13:10 最後更新:13:56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政府政策不能「順周期」,經濟環境較差時,需要更大力度支持市民和企業,難免會出現赤字,但他絕對有信心政府財政在未來三數年後恢復收支平衡。他指,與評級機構溝通過,對方亦支持政府的做法,不急於在1至2年內收支平衡,否則對社會的震盪較大,認為按目前財政儲備能力,以過渡形式進行財政整合會較為合適。

陳茂波。資料圖片

陳茂波。資料圖片

陳茂波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上說,政府今年2月發布財政預算案時,預測今年香港經濟增長介乎2.5%至3.5%,最終修訂預測至2.5%亦符合預期,屬預測範圍下限,因為高利率環境維持較長時間,加上地緣政治影響資金流及資產市場。

他表示,目前市場處於相對高息水平,但政府推動基建時亦有經過內部測算,認為基建項目可帶來一定回報。但他指,基建投資很多時不只參考財政回報,亦要視乎經濟社會效益,若單純比較財政回報,會限制利用市場資金推動基建發展。

另外,有議員關注政府會否動用外匯儲備買入港股,陳茂波強調,外匯儲備的流動性非常重要,若聯匯制度在政經環境較波動時面臨衝擊,會將持有的非本地股票沽出套現,因此外匯儲備主要投資在非本地金融產品;投資在港股則有可能在市場風雨飄搖時加劇港股沽壓,或會影響本地市場。

他又指,本港的外匯儲備需要用作支持聯繫匯率,而聯匯制度多年來行之有效,金融穩定維持得不錯,聯匯在區間運作,目前無意做任何變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東江供水系統不斷擴展和優化,支撐香港經濟蓬勃發展,即使其間東江流域受到旱情威脅,仍是確保香港的用水充足、優質和安全。今天香港是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百業興旺,這些都有賴於國家的堅實支持和穩定安全的用水供應。

黃偉綸FB圖片

黃偉綸FB圖片

陳茂波在社交專頁說,回溯上世紀六十年代,香港面對水資源短缺。國家當時在極不容易的條件下,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迅速完成東江水供港工程,從根本上解決了香港缺水問題,為香港的社會民生、經濟發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陳茂波又說,面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國家始終堅持「3060」減碳目標,為全球氣候行動作出貢獻。香港亦致力於2050年實現碳中和,並積極布局綠色科技和綠色金融,透過科技賦能和和資金引導,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也為整個灣區持久實現「穩定供水、安全供水、優質供水」,貢獻香港力量。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陳茂波FB資料圖片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陳茂波FB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