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美國保險巨擘CEO被當街槍殺 網民拒哀悼揭醫保體系沉疴

博客文章

美國保險巨擘CEO被當街槍殺 網民拒哀悼揭醫保體系沉疴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美國保險巨擘CEO被當街槍殺 網民拒哀悼揭醫保體系沉疴

2024年12月11日 18:19 最後更新:18:22

多年來,美國醫保體系中的「沉疴」一直在美國人心中累積憤怒。而美國聯合健康集團旗下聯合健康保險公司首席執行官(CEO)布萊恩•湯普森(Brian Thompson)上周在紐約街頭遭槍殺這一案件,徹底點燃了這些憤怒。而且,有相當一部分美國網民拒絕譴責兇手。

案件嫌疑人路易吉•曼吉奧內(Luigi Mangione)已於當地時間12月9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被捕,但互聯網上却鮮有網友為湯普森哀悼、譴責兇手。在美國有綫電視新聞網(CNN)發布的槍擊視頻評論區,有人評論道,「考慮到家庭免賠額,不幸的是,我難以為他哀悼」。

「我是一名急診室護士,我多次看到垂死的病人被保險公司拒絕理賠,這讓我身體不適。因為所有這些病人和他們的家人們,我就是無法同情他(湯普森)。」一位用戶在社交媒體上寫道。

據《今日美國》(USA Today)、美國《華爾街日報》等媒體報道,槍擊現場發現的子彈上寫著「延遲」(delay)、「拒絕」(deny)等詞語,這些詞語經常被用來描述保險公司逃避理賠,進一步放大了對保險行業的批評聲。

一名網民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發帖稱,他不認為湯普森遭到了槍殺,是長期存在的問題殺了他。

一名網民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發帖稱,他不認為湯普森遭到了槍殺,是長期存在的問題殺了他。

保險業高管擔憂「我會是下一個嗎?」

當地時間12月10日,賓夕法尼亞州布萊爾縣法院拒絕了曼吉奧內的保釋申請,該縣地方檢察官稱他們將做好準備「采取必要措施」將曼吉奧內帶到紐約受審。曼吉奧內通過他的律師托馬斯•迪基(Thomas Dickey)表示,他拒不認罪,並將反對被帶回紐約受審。

據報道,曼吉奧內還在法院外大喊大叫,其中一句話是「這完全脫節,是對美國人民智慧的侮辱」。曼吉奧內出身自馬裏蘭州一個顯赫的意大利裔家族,2020年畢業於常春藤盟校賓夕法尼亞大學。進入大學前,他是巴爾的摩市吉爾曼學校的一名畢業生代表,這所男校以培養未來的參議員和州長為榮。

被捕時,警方在曼吉奧內身上發現了一份手寫宣言,說明了「他的動機和心態」。警方沒有透露具體細節,但稱這些文字透露出「對美國企業的惡意」。

當地時間12月10日,聯合健康保險公司CEO槍擊案嫌疑人在法庭外大喊大叫。 視頻截圖

當地時間12月10日,聯合健康保險公司CEO槍擊案嫌疑人在法庭外大喊大叫。 視頻截圖

一位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護理人員在社交媒體上對美國企業聯合健康保險公司拒絕賠付的聲譽進行了評論。漢斯•馬里斯特拉(Hans Maristela)說他為湯普森及其家人感到悲痛,但他的一些客戶也對保險公司感到失望,他們沒有得到保護,無法承擔高額的自付費用,「然後當你知道,這家你支付了高額保費的公司的CEO每年可以拿到1000萬美元,你不會對這個人有太多同情」。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斯蒂芬•邁爾(Stephan Meier)表示,此次事件可能會給美國醫療保險行業帶來衝擊波,「委婉地說,保險業並不是最受喜愛的行業」,「如果你是另一家保險公司的首席級別的管理層,我會想,這對我意味著什麽?我會是下一個嗎」?

「保險公司現在仍處於緊張狀態,即使在嫌疑人被捕後。」《華爾街日報》12月10日稱,網上的大量評論都在為殺人行為辯護,並威脅要對其他保險公司的CEO采取類似舉動。一張在醫保公司高管中流傳的截圖顯示,一張海報上寫著「通緝,死或活著」(Wanted, Dead or Alive),附著一份寫著行業高管名字的名單。

報道稱,從前不擔心自己安危的醫保公司領導者們現在時刻擔憂著。美國保險公司藍十字和藍盾(BlueCross BlueShield)前CEO維基•格雷格(Vicky Gregg)表示,幾年前她多次收到死亡威脅,公司為此不得不對一些人尋求限制令。她稱,「我不認為在街上開槍殺人是解决問題的一種方式」,但在此之前很多保險公司高管都沒有想到會發生像湯普森這樣的事情,這次的事件可能會打破這個觀念。

在網上流傳的一段視頻中,聯合健康保險公司母公司聯合健康集團CEO安德魯•維蒂(Andrew Witty)稱湯普森的遇害「令人心碎」,「這是我經歷過的最低谷周之一」。維蒂同時為公司辯護稱,社交媒體上的尖銳言論並不反映現實,「衛生系統需要像聯合健康集團這樣的公司」。

超八成美國人對醫療保健成本不滿意

現實是,美國的醫療保健系統不僅複雜、價格昂貴,而且巨大的成本往往直接落在個人身上。美國醫保分為Medicare(醫療照顧)和Medicaid(醫療救助),前者僅針對65歲以上老人,後者則針對殘疾人、兒童、低收入人群,整體覆蓋人群僅有30%。其餘70%美國青壯年則需要自行解决醫保問題,通常的方式是購買商業醫療保險。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12月10日指出,湯普森案件激出的憤怒可能源於高昂的醫療費用、昂貴的保費以及保險公司不成比例的賠付率甚至拒絕理賠。

美國聯合健康保險公司。 AP圖片

美國聯合健康保險公司。 AP圖片

報道稱,一些機構的調查發現,與醫療健康相關的債務是導致美國家庭破産的主要原因。數據顯示,美國家庭2024年的平均醫保費用為每年2.5572萬美元,同比增長6%。自2000年以來,除了幾年外,醫保費用上漲的速度幾乎每年都高於通脹率。而在消費者自掏腰包支付高昂保險費的同時,一些保險公司拒絕了1/5的索賠申請。這表明,美國人為醫保支付了更多費用,却得到了更少的回報。

14年前,美國時任總統奧巴馬曾試圖解决美國醫保體系的許多痛點。2010年的「奧巴馬醫改法」(全稱《患者保護與平價醫療法》,PPACA)除了將保險範圍擴大到更多人以外,還禁止保險公司拒絕為有長期健康問題的人提供保險。但是,醫療健康非營利組織KFF副總裁辛西婭•考克斯(Cynthia Cox)表示,「奧巴馬醫改法」沒有解决醫療保健成本高的根本原因。

《華爾街日報》指出,保險公司本應控制他們提供的服務的成本,因為這對個體患者來說意味著生與死的區別,但現實是,當個人消費者需要使用他們的保險時,他們經常為各種複雜的規則、高昂的自費費用而困擾。

蓋洛普民意調查顯示,去年81%的美國人對他們的醫療保健成本感到不滿意,創下16年來的最高水平。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美國網絡上的憤怒似乎甚至彌合了政治分歧,從社會主義者到右翼活動家,都對保險公司表達了敵意,這些帖子凸顯了許多美國人對保險公司和整個系統的深刻的失望。

湯普森案嫌疑人被捕地賓夕法尼亞州的州長喬什•夏皮羅(Josh Shapiro)12月9日晚在新聞發布會中表示,「網上的言論令人深感不安,因為有些人希望慶祝而不是譴責這個兇手」,「我理解人們對我們的醫療保健系統感到非常沮喪」,但「我們不會為了解决政策分歧或表達觀點而冷血殺人」。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為保護高管,保險公司已開始從他們的網站上撤下高管的姓名和照片,並加强在公司附近的安保。

另一邊,BBC稱,聯合健康保險公司和其他保險公司仍面臨著訴訟、媒體和政府等機構的調查。聯合健康保險公司正在處理一起集體訴訟,該訴訟稱這家公司故意使用錯誤的算法拒絕為老年患者提供醫生認為有必要的延長護理保險。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美國總統特朗普經過數星期的虛張聲勢和不斷升級對華的所謂「對等關稅」威脅後,近日不斷釋放中美貿易戰「緩和」的信號。但美媒透露,白宮官員私下承認,特朗普誤判形勢,未能準確預測中方反應,原以為是中國會是首批請求關稅豁免」的國家之一,但事與願違,全球多家媒體均認為,中國近年一直減少對美貨的依賴、構建強大的供應鏈和投資先進技術,擁有美債和稀土出口管制等多張「談判王牌」。著名經濟學者甚至預期,中國將贏得這場貿易戰。

特朗普早前對內對外都氣焰囂張,不僅針對中國等貿易夥伴加徵高額關稅,還揚言解僱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但當收到沃爾瑪等美國大型連鎖零售商對進口商品價格飆升及民眾搶購問題的警告後,特朗普政府承認,對華徵收145%的關稅是「不可持續的」,正尋找避免與中國加劇貿易戰的「出路」。

《紐時》報道引述白宮官員私下承認,未能準確預測中方反應,特朗普原以為是中國會是首批「請求(關稅)豁免」的國家之一。

《紐時》報道引述白宮官員私下承認,未能準確預測中方反應,特朗普原以為是中國會是首批「請求(關稅)豁免」的國家之一。

《紐約時報》 當地時間4月23日報道指,特朗普展現了採取最強硬路線所需付出的政治經濟代價,4月初策場一場貿易戰,幻想只需要施加「懲罰性關稅」,就能迫使全球企業回到美國設廠。但同月底,卻發現現代供應鏈的世界遠比其想像的更複雜,關稅能否產生預期的果遠未可知。

報道引述特朗普政府一些官員私下承認,未能準確預測中方反應,鑑於中國對美國的出口規模巨大,特朗普似乎原以為是中國會是首批「請求(關稅)豁免」的國家之一。

《紐時》指,白宮方面不斷暗示中國正尋求開啟談判,然而事實是中方採取靜觀其變的策略。報道形容,對特朗普而言,他想像中的「中方來電」並未到來,而他又不願先撥電話,堪稱「絕望」的表現。

美國康乃爾大學經濟史學家穆爾德(Nicholas Mulder)認為, 中方多年來一直為進一步升級的貿易戰做準備。」穆爾德補充稱,如今中方的承受力更強,也更有能力應對這種升級的貿易戰。

英國廣播公司(BBC)24日刊文稱,「在與美國的貿易爭端中,中國手握五張牌」。首先,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意味它能夠比其他較小的國家更好地承受關稅的影響,龐大的國內市場可減輕出口商因關稅而承受的部分壓力;其次,中國一直在投資未來新科技,在再生能源、芯片和人工智能等自主技術方面投入大量資金,美國企業試圖將供應鏈移出中國,但在其他地方難找到同樣規模的基礎設施和熟練勞動力。

第三張王牌是中國從「特朗普1.0」時期得到了經驗,近年進一步加強與全球南方國家的關係,擴大與東南亞、拉丁美洲、非洲國家的貿易往來;第四張牌是中國知道債券市場可動搖美方的決定;第五張牌是中國在稀土提取和精煉方面處於近乎壟斷的地位。

美財長貝森特在一次閉門演說中稱,中美貿易戰當前僵局「難以為繼」。

美財長貝森特在一次閉門演說中稱,中美貿易戰當前僵局「難以為繼」。

美國當地時間4月22日,美財長貝森特在一次閉門演說中對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發警告,向投資者坦言當前僵局「難以為繼」,堅稱美國對華關稅的目「並非是為了與中國脫鉤」,但承認,目前與中國的談判尚未開啟,且這場談判將會是一場持久戰。

同日,特朗普也在白宮釋放不想繼續提高對華關稅的態度,聲稱針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稅率不會維持在當前水平,將會大幅下降,但也不會降至零。

但貝森特23日否認了美方將單方面削減對華關稅。但再次提到,中美都不認為目前的關稅水準是可持續,「兩國之間貿易中斷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同日《華爾街日報》亦「放風」引述知情人士稱,特朗普政府正考慮大幅下調對華關稅,削減幅度可能超過一半。消息一出,美股市暴升。報道指,美對華關稅可能將降至約50%至65%,惟特朗普尚未作出最後決定,有多個選項正在考慮中,包括對華採取一種「分級徵稅」的方案。

特朗普當日也表示,可能會在「未來兩到三周內」公佈對一些貿易夥伴的新關稅金額,「可能包括中國」。但白宮發言人萊維特卻聲稱,在中美達成新貿易協定前,美方不會單方面降低針對中國的關稅。

正如《紐時》形容,白宮就談判現況又發出一個「含糊不清的訊息」。

4月24日下午,就近來美方不斷發放消息稱中美之間正進行貿易談判,甚至將達成協議,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這些都是假消息,中美雙方並沒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或談判,更談不上達成協議,指這場關稅戰是由美方發起的,中方的態度是一貫的、明確的。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對話談判必須是平等、尊重、互惠的。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回應「關稅降溫」時表示,「解鈴還須繫鈴人」,敦促美方糾正錯誤做法,拿出談判的誠意。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回應「關稅降溫」時表示,「解鈴還須繫鈴人」,敦促美方糾正錯誤做法,拿出談判的誠意。

當天,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亦回應美方「關稅降溫」說法表示,美方濫施關稅違背基本的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律,不僅無助於解決美自身問題,反而嚴重破壞國際經貿秩序,干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和民眾生活消費,已經遭到國際社會和美國內強烈反對,「解鈴還須繫鈴人」,單邊加徵關稅措施由美方發起,如美方真的想解決問題,應正視國際社會和國內各方理性聲音,徹底取消所有對華單邊關稅措施,通過平等對話,找到解決分歧的辦法。

何亞東表示,中方敦促美方糾正錯誤做法,要談就拿出談的誠意,回到平等對話協商的正確軌道上來,共同推動中美經貿合作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

 但多家外媒都在這場全球關注的中美貿易戰,對中國投下信心一票。《印度時報》23日稱,​​種種跡象表明,美方正尋找出路,白宮似乎緩和了先前在關稅問題上的強硬立場,對某些人來說,華府最近的言論聽起來像是一種策略,但對許多專家和投資者來說,這更像是一種焦慮。

國際危機組織東北亞問題高級分析師威廉楊對《卡達半島電視台》說,中國將堅定地維護自身目前的立場,直到看見美國政府作出一些可信的舉措,才會考慮開始談判。他認為,在中國看來,這場關稅對峙的走向,將是未來4年中美雙邊關係如何發展的前哨。

新加坡《聯合早報》評論指,美方的對華關稅戰難以達到目的,根本上是他們高估了自己手中的籌碼,低估中國的韌性和反制效果。

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史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

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史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

德國《明星》周刊23日訪問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史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表示,面對美國的關稅行動,中國沒退縮,也沒主動推動達成協議,中國已經得出結論:自己掌握著主動權,「如果美國減少購買德國和中國的商品,它將面臨供應問題和更高的通脹水準」。當被問及中國是否會贏得與美國的貿易爭端時,斯蒂格利茨說「我認為會,中國經濟地位穩固,而美國卻在走弱。中國人希望成為國際上最可靠的貿易夥伴。」

英國《金融時報》24日稱,美企正在計算白宮發動關稅戰的代價,運輸、能源、電訊、建築等產業的公司高層都對美政府全面關稅行動的後果發出了警告。數據顯示,截至本周二,標準普爾500指數中不到1/5的藍籌股舉行了第一季財報電話會議,其中超過90%的電話會議提到了關稅問題,44%的電話會議提到了「衰退」一詞。

在美國國內,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23日公佈一項調查顯示,59%的美國受訪者不贊成美國政府提高關稅,39%的人表示贊成;另一項路透/益普索的最新民調顯示,只有37%美國受訪者表示自己對政府在經濟議題上的處理方式感滿意。同時,美國12個州的總檢察長提起訴訟要求法院宣布聯邦政府的「對等關稅」非法,並阻止其實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