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旅遊發展局一直推動會議、展覽及獎勵旅遊,加大力度提升商務旅客在香港的旅遊體驗,以吸引高增值旅客,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會展之都的地位。乘着區內的旗艦金融盛事—第18屆亞洲金融論壇在本港舉行,雲集逾3600位環球金融、商界領袖,旅發局一連三天(1月 13日至 15日)悉心為約一百名共襄盛會的嘉賓,安排兩大主題行程遊覽,帶領他們在會議後,走訪多個必到景點和深入探索「舊城中環」體驗地道文化。有嘉賓讚香港的傳統文化引人入勝,未來會再訪港旅遊,並向他人推薦。
旅發局邀請亞洲金融論壇百名嘉賓暢遊香港, 探索舊城中環夜賞香港,提升商旅體驗為盛事增值。旅發局圖片
參加體驗的包括重量級演講嘉賓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兼資深副行長林毅夫教授、全球頂尖家族辦公室企業 Advance 及 Fingerboard 家族辦公室首席投資官黃蓓、Hypercard 美國運通行政總裁兼聯合創辦人Marc Baghadjian,以及其他約百名訪港嘉賓。
點擊看圖輯
旅發局邀請亞洲金融論壇百名嘉賓暢遊香港, 探索舊城中環夜賞香港,提升商旅體驗為盛事增值。旅發局圖片
旅發局邀請亞洲金融論壇百名嘉賓暢遊香港, 探索舊城中環夜賞香港,提升商旅體驗為盛事增值。旅發局圖片
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兼資深副行長林毅夫教授。旅發局圖片
Advance及Fingerboard家族辦公室首席投資官黃蓓及丈夫。旅發局圖片
Hypercard 美國運通行政總裁兼聯合創辦人Marc Baghadjian。旅發局圖片
另一批約40名嘉賓則以不同角度暢玩夜香港。他們在周一晚上乘坐第六代山頂纜車登上太平山頂,沿途透過全景玻璃窗感受被自然環抱以及欣賞天際線。旅發局圖片
世界國際金融中心聯盟(WAIFC)董事總經理畢譽衡博士。旅發局圖片
卡塔爾商業諮詢服務企業Soutien Group合伙人FelixKatterl 。旅發局圖片
首度來港、卡塔爾商業諮詢服務企業Soutien Group合伙人FelixKatterl(左),一嘗在文武廟求籤和貼金箔祈福。旅發局圖片
旅發局邀請亞洲金融論壇百名嘉賓暢遊香港, 探索舊城中環夜賞香港,提升商旅體驗為盛事增值。旅發局圖片
登山頂遊維港 賞夜景逛懷舊港式士多
旅發局在本周一、二(13、14 日)論壇日間議程完結後,安排與會嘉賓海陸夜遊香港,感受稱譽全球的經典夜間魅力。其中,林毅夫教授、黃蓓以及 Marc Baghadjian ,在周二晚上跟約50名嘉賓乘坐傳統中式帆船張保仔號,一邊泛舟維港,一邊碰杯暢飲。首次體驗維港海上遊的Marc Baghadjian讚嘆優美的夜景映襯着香港的活力︰「平時閉門專注談生意,不會留意這裏原來如此美麗。現在我漫遊海上,欣賞着高樓景色,就像看到這座城市美麗的夢想。」他形容香港融匯中外的獨特性,匯聚大量來自不同地方的金融和商業人士,讓他今次訪港亦能擴闊自己的朋友圈。他亦希望將業務拓展來港,發掘機遇。
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兼資深副行長林毅夫教授。旅發局圖片
Advance及Fingerboard家族辦公室首席投資官黃蓓及丈夫。旅發局圖片
Hypercard 美國運通行政總裁兼聯合創辦人Marc Baghadjian。旅發局圖片
另一批約40名嘉賓則以不同角度暢玩夜香港。他們在周一晚上乘坐第六代山頂纜車登上太平山頂,沿途透過全景玻璃窗感受被自然環抱以及欣賞天際線,之後前往凌霄閣觀景台飽覽香港繁華都市夜景。世界國際金融中心聯盟(WAIFC)董事總經理畢譽衡博士十年前曾遊覽山頂,「我十分喜歡從遠處看到山頂車站燈火通明、色彩繽紛,山頂的夜景非常美麗。」他形容今趟重訪香港是美好的體驗,「參與亞洲金融論壇能啟發思維,而山頂之旅則令我大飽眼福,令人興奮。」
另一批約40名嘉賓則以不同角度暢玩夜香港。他們在周一晚上乘坐第六代山頂纜車登上太平山頂,沿途透過全景玻璃窗感受被自然環抱以及欣賞天際線。旅發局圖片
世界國際金融中心聯盟(WAIFC)董事總經理畢譽衡博士。旅發局圖片
旅發局圖片
一眾嘉賓亦到訪以舊香港為主題的體驗館,他們被館內的港式士多、懷舊零食和玩意等吸引,紛紛打卡留念。
探索舊城中環 了解傳統習俗和歷史
一連兩日的亞洲金融論壇圓滿結束後,部份嘉賓繼續逗留本港,15 日更在旅發局的嚮導下,展開舊城中環文化古蹟之旅,親身探索中上環除了是核心商業區,亦是百年文化歷史城區。他們一行約20人首先到訪本港最歷史悠久之一的上環文武廟,親手貼金箔和體驗華人祈福習俗;之後前往中環大館,在導遊介紹下深入了解這座見證本港百多年執法、司法和懲教歷史的建築群,現今變成歷史文物和當代藝術共融的文藝地標。
探索舊城中環 了解傳統習俗和歷史。旅發局圖片
旅發局圖片
首度來港、卡塔爾商業諮詢服務企業Soutien Group合伙人FelixKatterl ,一嘗在文武廟求籤和貼金箔祈福,「我祈求身體健康、富貴榮華和世界和平。」來自奧地利的他認為這些傳統習俗很引人入勝,與家鄉非常不同,因此他希望接觸民間文化,觀察本地人的日常生活。到訪大館亦令他對香港的文化古蹟有更多的了解,「大館的活化發展十分優秀,現在有餐廳、酒吧等設施;當我再踏足建築物內部,則別有洞天,這裏的歷史古蹟,如監獄牢房,得到了很完善的保育。」Felix會繼續留港數日,與本港客戶洽談生意,望為公司開拓新市場。他笑言急不及待攜同家人再次訪港,亦會推薦其他人到香港旅遊。
卡塔爾商業諮詢服務企業Soutien Group合伙人FelixKatterl 。旅發局圖片
首度來港、卡塔爾商業諮詢服務企業Soutien Group合伙人FelixKatterl(左),一嘗在文武廟求籤和貼金箔祈福。旅發局圖片
旅發局圖片
旅發局會繼續爭取更多國際大型會議及展覽活動來港舉行,鞏固香港「國際會展之都」的地位,從而帶動會展旅遊及相關行業,同時提升會展旅客的商旅體驗,製造正面曝光和口碑。
旅發局圖片
旅發局「香港盛匯超級三月」於三月內推廣多項焦點世界級盛事,其中與4大藝文盛事,包括ComplexCon香港、HKwalls街頭藝術節、Art Central,以及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合作,加入本地大城小區生活主題,提升吸引力,同時串連推廣城中其他藝文及體育活動,展現香港多元旅遊魅力。而第十屆 HKwalls 街頭藝術節就邀請了眾多國際和本地藝術家在中上環區創作壁畫,並於城中多個LED熒幕上展示數碼藝術作品。
旅發局 x HKwalls街頭藝術節, 邀內地及海外藝術家參與創作 。
藝術家於3月22日至30日,一連9日期間完成多幅壁畫作品作整年展出。作品現位於中環蘇豪區、半山區及上環一帶,遍佈主要景點包括中環扶手電梯、大館、善慶街、文武廟、太平山街以及蘭桂坊附近的巨型牆面、大廈外牆、店舖鐵閘及鐵皮屋攤檔等,供市民及旅客自由欣賞,同時又可深入探索社區,發掘香港的舊城風情。
邀內地及海外藝術家 現場創作壁畫
旅發局與HKwalls街頭藝術節攜手合作,邀請共12位藝術家參與壁畫創作。除本地藝術家,今年更特邀來自內地、日本、南韓、澳洲的藝術家來港參與,推動藝術家之間文化交流,鞏固香港作為中西藝文交流樞紐的角色,同時以藝術美化社區,為「大城小區」注入活力。
邀內地及海外藝術家, 現場創作壁畫。
非本地學生雀躍參與藝遊香港
在旅發局的支持下,HKwalls 今年在藝術節期間再次舉辦多場導賞活動,由街頭藝術專家Alexandra Unrein帶領參加者在中西區大街小巷欣賞多幅原創壁畫,讓公眾了解當中創作理念,發掘探索社區的樂趣。
其中旅發局安排一批來自內地、法國、德國、迦納、孟加拉和南韓的非本地學生於 3月29日參與街頭壁畫導賞團,欣賞壁畫的同時,深入社區了解本地歷史文化。
來自加納的Afia表示透過是次街頭壁畫導賞團,認識到香港新的一面,她對於能夠近距離觀察街頭藝術家現場創作的過程印象深刻。
來自加納的Afia。
來自南韓的Jihun指行程很充實,很欣賞城市內有多種不同元素的藝術品,認識了香港不同的一面,未來必定會進一步探索香港。
自南韓的Jihun。
學生團之後再到世界級的藝術盛會 Art Central 參觀,透過藝遊中西文化交匯的香港,更好地感受香港的多元性,和作為藝術與文化樞紐的獨特魅力。
藝術家:本地DD Yung
受她的貓和日常生活啟發:她的貓象徵生命與活力,而壁畫位於中西區,匯聚了許多有「貓店長」的本地商店;正如她的貓一樣,「貓店長」深受牠們人類伙伴的珍愛,同時也為社區帶來歡樂。
本地藝術家DD Yung 。
位置:中環雲咸街 33 號(鄰近德己立街)
主題:香港貓
香港貓。
藝術家:本地Erin Hung
以懷舊桌上遊戲「飛行棋」為靈感,將充滿本地特色的童年回憶帶入充滿文化氣息的太平山街小社區(PoHo)。飛行棋的移動特性象徵人生不斷前行,鼓勵人們以感激之心回顧過去,從中汲取力量。她透過壁畫邀請市民旅客感受悠閒氛圍,回味童年愉快時光。
本地藝術家Erin Hung。
位置:上環水巷(鄰近太平山街)
主題:香港童年回憶—飛行棋
香港童年回憶—飛行棋。
藝術家:內地Nut
曾參與去年的HKwalls街頭藝術節,是內地首位「青花瓷風格」的公共塗鴉創作者。作品以香港常見雀鳥燕子為靈感,在中華文化中有吉祥寓意。燕子喜尋覓良地築巢成家,孕育新生命,加以青鹿鹿角生長延展為樹,寓意根繫故土的生命力向上生長,生生不息。
內地藝術家Nut。
位置:中環雲咸街57號對面
主題:燕子
燕子。
藝術家:內地陳十三
靈感源自牆上的兩扇窗以及毗鄰的四方街和荷李活道,展現中上環區商業化與生活感並重的活力一面。作品特意融入窗戶,保留牆壁的原有特色。運用藝術家哈佛大學建築歷史博士學位的背景,將本地特色城市元素注入壁畫。
內地藝術家陳十三。
位置:上環四方街23號
主題:香港城市微縮
香港城市微縮。
藝術家:澳洲George Rose
取材於香港原生的洋紫荊,以藝術家標誌性的藝術風格,將微觀細節放大到宏偉壯觀的比例,將洋紫荊燦爛一面定格在充滿文化氣息的太平山街小社區(PoHo)。
澳洲藝術家George Rose。
位置:上環四方街26號
主題:洋紫荊
洋紫荊。
藝術家:日本Mon
將壯麗的戶外自然景觀,帶到繁華的中環荷李活道,以壁畫連繫距離市區近在咫尺、廣受各地遊客喜愛的香港大自然之美。
日本藝術家Mon。
位置:中環荷李活道 97號/善慶街 10
號
主題:香港大自然
香港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