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農曆年廿九,每逢大除夕,特首超哥都會落區逛年宵場,體察年宵市道之餘,亦感受新春氣氛,跟市民拜早年,今年亦不例外。超哥下午到了屯門天后廟廣場逛年宵市場,更花費了總共350元購買劍蘭、風車等,其中超哥更特走到由非牟利組織和小學合作經營的乾貨檔,花了50元買了大熊貓圖案的揮春,響應「熊貓經濟」,而學生更贈送如意結予特首「回禮」。
特首到訪屯門行花市。
以往,超哥都愛到全港最大的年宵市場維園,與民同樂。但今年則是特首超哥第二年到新界區的年宵市場,還記得去年也到訪了沙田行花市。而今年則在民青局局長麥美娟、環境局局長謝展寰、屯門民政專員關可臨陪同下,在屯門年宵市場,邊走邊消費。
現場攤檔擺滿年花或充滿喜慶氛氛的賀歲產品,琳瑯滿目,擠滿人群,熱鬧非常。超哥走訪到其中一個攤檔,花了200元買了十枝劍蘭,象徵奮勇向前,寓意「十全十美」。有檔主表示,天氣不錯,生意和人流也理想,超哥則說,很高興看到年宵攤檔生意理想,還祝檔主「蛇年更勝龍年」、生意滔滔。
李家超花了100元購買了一個風車,期望香港新一年好運連連、大吉大利。
他又到了另一個攤擋,花了100元購買了一個風車,期望香港新一年好運連連、大吉大利。之後,超哥又到訪了由非牟利組織「星愉願景」與中華基督教會蒙黃花沃紀念小學合作經營的乾貨檔,他們響應政府推動「大熊貓經濟」,趁新年推出「大熊貓產品」招徠,超哥花費50元,買了大熊貓福字揮春掛飾,更獲贈學生咱家製作的如意結,象徵社區緊密連繫。特首更祝小學生學業進步、家庭幸福,又勉勵他們要孝順父母。
李家超祝檔主「蛇年更勝龍年」、生意滔滔。
超哥逛花市期間,沿途與市民打招呼,又呼籲大家多消費,振興經濟,又說明天就是蛇年,蛇寓意矯捷和靈活,亦表示香港在蛇年懂變、求變、應變,希望大家在蛇年大吉大利,又祝願市民大吉大利,年廿九與家人共進溫馨的團年飯,迎接新春。他又鼓勵市民參與新春節慶活動,歡度新歲。
超哥在年宵市場逗留了約半小時, 臨走時對在場記者說,不同攤檔產品受歡迎程度不同,有些生意很好,有些繼續努力中,相信花市在晚一點,較為接近新年,生意就會更好。
除了各區的年宵市場之外,明天大年初一晚,本港將舉行新春國際匯演之夜,年初二晚則有全長23分鐘的賀歲煙花匯演,年初三沙田馬場有農曆新年賽馬日,年初四則有賀歲盃足球賽。另還有多區廟宇的祈福活動、林村許願樹等等,而下月各區也會有元宵綵燈會。至於市民期待已久的大熊貓龍鳳胎家姐同細佬,下月中亦將登場與公眾見面。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警方偵破詐騙政府「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的案件,揭發《蘋果日報》前記者、Channel C幕後金主陳X行透過做大「銷售額」等手段呃足2000萬貸款,並短時間內挪作己用,而非用作公司營運用途。
據悉,涉案公司報稱業務包括媒體製作、科技、物流及工程公司,是次警方行動中涉詐騙金額最高900萬元的公司(即每間公司申請百分百特惠貸款上限),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 Artview Media Production,該公司旗下主要業務是營運本地網上媒體 Channel C。
網上流傳「Channel C」員工內部WhatsApp對話。
翻查資料,以前《蘋果日報》記者為班底的網媒Channel C多次傳出財困,2023年6月更宣稱公司資金僅夠營運1個月,呼籲讀者付費訂閱及在網上眾籌。早前有媒體披露,Channel C不僅拖欠員工薪資及將員工炒魷,管理層更把籌得及本應用於營運的資源挪作己用,致使公司資金周轉不靈。另有報道顯示,多名Channel C前員工於網上發文控訴被欠薪,亦有前員工向勞工處報案追討欠薪,明言不願和解。
警方早前懷疑Channel C欺騙政府取得政府「百分百擔保貸款計劃」的借款,但卻沒有向員工支付工資。經調查發現,Channel C未在公司註冊處或商業登記署註冊,但與涉案媒體製作公司Artview Media Production共用辦公室。
儘管Artview Media Production的唯一董事兼股東是另一被捕人,但陳X行是背後的控制人,因為陳是該公司的銀行帳戶授權簽署人之一。除了這家公司,陳X行亦是數個涉案或關聯公司的唯一董事兼股東和銀行帳戶授權簽署人。
「百分百擔保貸款計劃」是政府在2020年疫情期間推出、以紓緩中小企營運壓力的計劃,由政府作擔保,每家合資格中小企業的最高貸款額為27個月的員工薪資及租金總額或900萬港元,以較低者為準;申請要求為須提交財務文件證明公司單月營業額下跌最少三成。
為符合百分百特惠貸款資格,即單月營業額要比前季度(3個月)的平均營業額下跌至少三成,陳X行及其妻子透過從其關聯公司帳戶、或陳的個人帳戶先轉帳來誇大Artview Media Production、「臥龍」兩間公司的「銷售營業額」,以增加兩間公司相應參考期的帳戶餘額。3個月後便停止轉賬,令帳目上的「營業額」看起來下跌超過三成。
警方調查發現,這些突然增加「營業額」根本並不涉及實際營運,大部分是來自關聯公司或陳X行個人帳戶的轉移。隨後不久,增加的「營業額」大部分從這兩間公司帳戶重新轉出至陳和陳持有的另外兩間與案關聯的貿易、物流公司。
據知,陳X行在成功取得貸款後,短時間內即提走現金,或將部分貸款轉至其個人或名下公司的銀行賬戶,以應付私人財困及個人得益,而非用作申請貸款時承諾的公司營運用途。
另外兩間涉案公司萬佳技術工程有限公司、納爾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亦是其中兩名被捕人,他們同樣代表公司申請貸款。惟有人在申請文件中,偽造銀行月結單及出入賬紀錄,製造公司有實質營運的假象。消息指,有理由相信今次涉案公司、被捕人士係團伙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