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簡慧敏就預算案提建議 冀「開源節流穩定信心改革求變提速發展」

政事

簡慧敏就預算案提建議 冀「開源節流穩定信心改革求變提速發展」
政事

政事

簡慧敏就預算案提建議 冀「開源節流穩定信心改革求變提速發展」

2025年02月06日 22:17 最後更新:22:18

2月5日,立法會G19議員於政府總部會晤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就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表達意見。議員簡慧敏向陳茂波提交的建議書共有53個主項及183個細項建議,簡慧敏在會上主要提及重節流、謀發展及促改革幾點思考。

簡慧敏fb圖片

簡慧敏fb圖片

在重節流方面,簡慧敏建議加強「項目策略及管控處」的職能,要求部門優化對工務工程顧問及承辦商的監察及管理,財庫局把好關,確保司局長的撥款申請審慎克制;同時從嚴審視延長有時限編外職位/增設常額職位的需要,盡量用現有資源,善用科技精簡程序;除了研究基金及公營機構回撥儲備,應善用8所資助大學過千億的財政儲備,調整未來三年的撥款;考慮取消2025/26年度首季的住宅物業差餉寬免,料可增加26億元收入。

更多相片
簡慧敏fb圖片

簡慧敏fb圖片

簡慧敏fb圖片

簡慧敏fb圖片

簡慧敏fb圖片

簡慧敏fb圖片

簡慧敏fb圖片

簡慧敏fb圖片

簡慧敏fb圖片

簡慧敏fb圖片

簡慧敏fb圖片

簡慧敏fb圖片

簡慧敏fb圖片

簡慧敏fb圖片

在謀發展方面,簡慧敏強調加強「三個中心」相扣牽引 的作用,加快「總部經濟」、遷冊立法、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財資中心、風險管理中心的建設,遊說中央設置「綠色通道」簡化內地部委的審批,並提供一段時期的稅務優惠,讓内地企業落戶香港之後再「走出去」;建議與多間大企簽署「意向書」後,配合增至5000億元的政府債務上限,盡快公佈發債及發展規劃及多解說中、長債的正面積極意義,讓工商界有信心對接,共同推進「北都」發展;以及積極落實各項中央惠港政策,包括:「三聯通、三便利」、去年4月中國證監會5項措施、9.24金融政策、人民銀行1.13與金管局6項措施;就進一步深化互聯互通及人民幣國際化而言,從股市、債市流動性、各類「產品通」、金融基建能力提升到五篇大文章(包括以閉環管理外來人才的跨境資金),把中央惠港措施,化作香港的獨特優勢,提振信心。

簡慧敏fb圖片

簡慧敏fb圖片

簡慧敏fb圖片

簡慧敏fb圖片

在促改革方面,簡慧敏認為,在《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草案》通過後,應給予「專員」和「指定當局」足夠資源行使法定職能;提議檢視金發局、貿發局 和即將成立的海運港口發展局 定位,使「三個中心」更協同發展;同時建議成立高層領導架構,統籌發展與安全,賦能人工智能資助計劃委員會,制訂《人工智能和數字資產發展藍圖》,從人才、數據、算力、算法、應用場景推動人工智能發展,把創新化作實際的經濟效益;以及研究稅制改革方案。

簡慧敏表示,2025年香港經濟面臨複雜多變的外圍環境挑戰,期望新一份預算案可以做到「開源節流、穩定信心、改革求變、提速發展」。

立法會恢復二讀《2025年撥款條例草案》辯論,立法會議員簡慧敏表示,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特區政府既要維持穩健的財政政策,包括足夠的緩衝,以應對外部衝擊,亦要保持審慎樂觀、展現信心和靈活性投資未來。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簡指出美國近期的霸凌行為,支持特區政府配合國家維護好世界多邊貿易規則體系,並採取措施捍衞香港的合法權益,包括向世貿組織提出申訴。

簡慧敏還探討香港如何開闢新的經濟增長點。她認為,特區政府應研究訂立機制讓在港第二上市的公司在特定條件下納入「港股通」,激活本港第二上市市場,為中概股回流做準備;在推進「遷冊制度」時不可忽略內地企業;加大力度、積極主動邀請重點企業和人才來港發展,並著力將企業引進轉化,惠及本地經濟。

簡慧敏fb圖片

簡慧敏fb圖片

自2021年成爲深圳市政協委員的簡慧敏期望特區政府善用「對接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專班」,加強與深圳方的合作對接,並主動邀請合適企業提交河套香港園區私人發展計劃,增強與大灣區城市聯動。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