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港台加強和內地國際合作 將推人工智能英語節目

政社事

港台加強和內地國際合作 將推人工智能英語節目
政社事

政社事

港台加強和內地國際合作 將推人工智能英語節目

2025年02月10日 12:51 最後更新:14:08

廣播處長關婉儀表示,港台將加強和內地及國際廣播機構合作,積極擔當內聯外通的角色,並嘗試推出人工智能的英語節目。

關婉儀出席香港電台新春團拜時說,港台團拜這個傳統已有30年,意義在於讓同業聚首一堂,互相祝福。她表示,過去30年來,傳媒工作環境有很大變化,包括互聯網興起、科技普及應用、觀眾口味亦有很大轉變。她強調傳媒是「食腦」行業,需要迎難而上,願各同業發展為香港市民帶來高質素的娛樂資訊和體驗。

關婉儀。資料圖片

關婉儀。資料圖片

關婉儀表示,港台作為唯一公共廣播機構,未來一定謹守崗位,製作更多好節目,新一年有5大工作方向,包括堅定落實香港電台約章下的公共廣播目的和使命,提升市民對一國兩制的了解和認識,推廣中華文化,弘揚愛國精神,提升對國家的認同感;未來數個月會推出新節目,包括一系列與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聯合製作的節目,配合推廣憲法、基本法和愛國主義,會推出與律政司和保安局聯合製作的《國安法》事件簿3。

她又說,會加強港台和內地廣播機構合作的拍攝,製造更多精彩節目,重點製作包括追蹤四川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紀錄片《大熊貓與我的距離》;會擴展在國際層面上的合作網絡,繼續開拓與東盟國家廣播機構的合作,貫徹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精神;強化跨媒體多語廣播,積極擔當內聯外通的角色,向世界宣傳香港的優勢和特色;同時會有新嘗試,推出人工智能的英語節目,訪問在港的不同留學生,將英語以人工智能生成普通話及印尼話等語言。

關婉儀指出,今年11月將會迎來首次在粵港澳三地共同承辦全運會,港台定當全力以赴,支持宣傳和播放賽事及相關的活動。

香港電台是本港唯一公共廣播機構。港台網站圖片

香港電台是本港唯一公共廣播機構。港台網站圖片

商務及經濟局局長丘應樺表示,香港電台與政府新聞處雖然同為政府部門,但港台作為公共廣播機構,與新聞處主責政府公共關係,各司其職,職能上並無重疊。

香港電台。政府資資圖片

香港電台。政府資資圖片

在立法會大會上,選委界議員何君堯關注,政府有否探討兩個部門合併的可行性,並精簡兩個部門架構以減低開支。丘應樺表示,由於兩個職系在工作性質、技能及經驗上的要求不盡相同,如將兩個職能不同的部門合併,未必是最有效開源節流的方法,同時合併後的部門首長,將難以兼顧兩個使命、服務範疇及運作模式截然不同的部門,相反合併可能會令公眾混淆港台作為公共廣播機構及新聞處宣傳政府的公關角色,或會對政府整體公共關係工作帶來反效果。

不過,他同意兩個部門可互相配合,繼續加強合作,例如新聞處正積極計劃聯同港台製作「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為主題的節目,推廣愛國精神,講好國家及香港故事。另外,丘應樺說,港台及新聞處將全面檢視其人手編制及運作,其中港台在不影響節目及服務質素下,精簡架構及善用科技製作節目。目前港台正利用人工智能發展智慧廣播,亦採用各種AI生成式工具以提高工作效能。

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

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質疑,港台與新聞處都欠缺深層次改革,港台只刪除教育電視部門,而國家重視深化對外交流合作,希望香港協助內聯外通,關注兩部門為何不基於中央指示,深刻改變政策綱領,運用人工智能以減少人手。她指出,港台每次訪問她都涉及大量人手,質疑有冗員,而且訪問又遲遲不播出,有過時之嫌,希望當局深刻檢討。

丘應樺回應說,港台已製作不同節目推動國家安全及國民教育,亦開始利用AI製作新聞節目以減省開支,局方會因應預算案減省部門開支。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說,新聞處就海外宣傳推廣大力做工作,例如去年在迪拜舉辦香港沉浸式之旅,吸引20萬當地人參與,當局亦會善用新媒體講好香港故事。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巴士的報資料圖片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巴士的報資料圖片

亦有議員關注港台與新聞處的架構是否可以整合。選委界的管浩鳴指出,港台隸屬商經局,新聞處就隸屬於民青局,但兩者都是做宣傳、廣播等工作,關注會否撥歸同一部門管理。丘應樺回應說,會研究議員的提議,並向行政長官報告,檢視有無整合及配合空間。

另一名選委界議員簡慧敏認為,港台應在推廣政府政策方面做得更好。丘應樺說,港台現時有製作及播放不同論政節目,例如千禧年代、議事論事等,而由本月起,港台電視31台將推出全新節目,每日4個不同時段播放,聚焦報道政府資訊,支持政府政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