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香港學界人工智能大會2025舉行 中文路﹕AI賦能教育革新助港校推廣普通話自主學習

社會事

香港學界人工智能大會2025舉行 中文路﹕AI賦能教育革新助港校推廣普通話自主學習
社會事

社會事

香港學界人工智能大會2025舉行 中文路﹕AI賦能教育革新助港校推廣普通話自主學習

2025年03月15日 23:01 最後更新:23:13

國際中文教育領先品牌中文路(ChineseRd)受邀出席由香港人工智能學會主辦、香港教育局商校合作計劃協辦的「香港學界人工智能大會2025」。

中文路董事長郭信麟以《AI如何助力提升學校的普通話教學》為題發表專題演講,向逾300位教育界代表、科技專家及師生分享AI技術與語言教育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展現中文路以科技賦能教育、推動香港普通話教學提質增效的標桿成果。

中文路董事長郭信麟專題分享。

中文路董事長郭信麟專題分享。

AI技術破解教學痛點 精準提升普通話學習效能
作為香港極具影響力的普通話教學機構,中文路自2018年成立以來,始終以「科技賦能教育」為核心戰略,累計服務香港付費學員超2萬人次,完課量突破80萬次,自主研發的AI教學平台及語音評測系統更覆蓋超3萬名用戶,收錄逾80萬條粵語人群普通話發音語料數據,成為香港普通話教育領域的技術領跑者。

郭信麟在演講中指出,香港學校學生受粵語母語環境影響,普遍面臨發音糾錯難、語言場景匱乏;學校教學資源不均、教師普通話水平參差;校內普通話課時不足且教學方式單一,普通話教材與評估體系並不完善等挑戰。中文路通過AI 普通話教學管理平台,協助減輕中文科和普通話科老師的工作量,整合有限的資源,提升教師教學和工作效率,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

香港學界人工智能大會2025現場。

香港學界人工智能大會2025現場。

1、AI語音評測:全面分析流暢度、完整度,精準定位聲母、韻母、聲調問題,老師可自定義評測素材,增加學生針對性練習普通話的機會,提升發音準確性;
2、AI場景對話:模擬多場景的普通話互動,提升學生聽力和口語流利度,老師也可根據日常需要自定義對話內容,增加詞匯量和知識儲備,讓學生擁有更多練習普通話對話的機會,增強說普通話的信心;
3、普通話聆聽與拼音:幫助提升學生的普通話聆聽能力,增強漢語拼音識別與拼讀技巧,優化學習效率縮短學習時間。
4、AI作文批改:手寫繁體字識別技術實現多維度智能批改,拍照上傳方便快捷高效,從多個維度批改生成詳細報告,從主題、結構等維度為學生的作文提供評分及改進建議。

AI+老師 科技創新與教育融合
中文路堅持技術創新與教育本質深度融合。郭信麟強調:「AI+真人老師是目前最佳的組合」中文路運用AI大數據分析可以幫助老師輕松進行教學管理,提供學生→班級→年級→學校的語音數據分析,幫助老師更精準地制定和運用合適的普通話教學策略;運用AI 賦能教師培訓,幫助老師快速掌握不同地區學生的學習需求;利用AI技術優化教材,制作符合港澳或其他地區學生語言習慣的普通話教材;借助AI+場景對話,為港澳學生或不同族裔學生提供客觀的對話評價,大大提升自主學習機會。

出席代表合照。

出席代表合照。


20 萬津貼入港校 AI 賦能普通話推廣
為進一步培養學生有效運用普通話,鞏固香港教育高度國際化和多元化的優勢,行政長官在二○二四年《施政報告》中,公布教育局在「語文基金」預留約四億元,並經「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支持及通過,於 2024/25 學年向每所公營中小學發放20萬「推廣自主語文學習(普通話)一筆過津貼」,而中文路的實踐印證了AI技術對落實「兩文三語」政策的戰略價值,相信AI 技術能給津貼帶來更有效的運用。郭信麟表示:「我們期待以本次大會為起點,與各界攜手探索AI教育的更多可能性,讓每個孩子都能在科技賦能下自信運用普通話表達,擁抱更廣闊的未來。」

深圳新創公司Timekettle打造了一款市場領先的人工智慧同聲傳譯產品,已成為全球熱銷的產品,南韓買家今年計劃訂購5千台,北美長期客戶預計訂購1萬台。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年輕團隊擁有逾 100 項全球專利

「Timekettle」位於深圳南山區,團隊平均年齡僅為 28 歲,擁有超過 100 項全球專利,翻譯耳機銷往 170 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北美佔據了 40% 的市場份額。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在以前,一對一的即時翻譯很大程度上依賴雙語人士,使用耳塞進行同聲傳譯需要準確識別佩戴者的聲音,這是Timekettle一直在努力解決的挑戰,其 100 名員工中超過一半專門研究聲學和翻譯演算法。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為了從嘈雜的環境中收集數據並消除背景噪音,Timekettle 的研發團隊一直在城市周圍的各種環境中測試設備,還與頂級翻譯人員合作,以縮短翻譯時間。Timekettle的翻譯耳機可以讓兩個說著不同語言的人,各自佩戴上一只耳機,再打開手機端的相應軟件,可以很快聽到翻譯的內容。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暢銷全球 小耳機闖出大市場

美國客戶喬丹 (Jordan Gray) 表示,該產品的另一大優點是雜訊消除,可以很好地捕捉耳機佩戴者的對話。喬丹說,自己的妻子是中國人,為了順暢溝通,他一直在四處尋找一款智能翻譯耳機,而Timekettle 的耳機可以在五秒的延遲內翻譯不同語言的口語,使溝通變得非常容易。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不僅是新朋友慕名而來,這段時間,不少老客戶也帶來了新的訂單。有南韓客商和公司已經合作了五六年,今年,他們準備訂購5000台產品。合作多年的北美客戶,同樣也通過線上視頻帶來了好消息,今年預計訂購1萬台。今年以來,Timekettle已經發出5萬多台產品到海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從0到1  年輕團隊勇攀技術珠峰

2025年的首次全體大會上,Timekettle創始人田力向大家明確了今年的目標,鼓勵大家擁抱新技術,迎接新挑戰。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2019年,公司研發出一款隨身翻譯機,因為外觀小巧,可以插在手機上進行語言翻譯,很快引來業內關注。開心之餘,團隊立刻向工廠下單趕制出20萬台產品,然而投入市場後,收音雜亂導致翻譯不准、翻譯速度慢等問題接連不斷。大量退單,讓初創團隊一下跌到了穀底,直到現在,企業倉庫仍然保留著幾萬台當時滯銷和被退回的產品。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這一次的慘重代價,讓團隊認識到,研究成果走向市場,需要大量不同場景的反復驗證。他們奔波於工廠、市場和實驗室之間,歷經三年多攻關,三代產品迭代,潛心攻克同聲傳譯的通信、降噪等核心難題。

新技術打開新空間 小企業拼搏新藍海

目前,同聲傳譯的最快回應速度是2到3秒,只有世界頂尖譯員才能做到。如何通過人工智慧技術賦能,讓翻譯耳機也能達到這樣的水準,這也是時空壺團隊正在發力的方向。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這段時間,時空壺的研發人員奔走在深圳的大街小巷、社區商圈,為的就是收集嘈雜環境下的各項數據,最終找到消除雜訊、雜音的辦法。Timekettle研發負責人石偉表示,他們追求的終極目標是除了佩戴耳機者的聲音,其他說話者的雜音以及各種雜訊可以被降噪技術完全消除,而他們對此充滿信心,因為團隊打造的最新人工智慧同聲傳譯系統,已經運用到研發中。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在這次模擬測試中,當多個人同時說話,甚至音量達到90分貝時,佩戴者的聲音依然可以被準確識別和傳輸。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