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目擊車輛墜湖 河南肉舖老闆叼撬棍跳「冰冷湖水」砸窗勇救落水司機

美善人生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美善人生

      美善人生

      目擊車輛墜湖 河南肉舖老闆叼撬棍跳「冰冷湖水」砸窗勇救落水司機

      2025年04月04日 10:00

      河南一名肉舖老闆近日外出遊玩,目擊一部車輛墜湖,叼撬棍果斷跳湖砸窗,最終順利救出落水司機。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肉舖老闆目睹車輛墜湖

      綜合內媒報導,河南商丘一名42歲肉舖老闆李南京和朋友3月12日前往古城遊玩,途中看見一輛汽車失控墜湖漂浮在湖中,於是他立即讓朋友停車,並跳下車向湖邊跑去。

      肉舖老闆果斷跳湖救人

      得知有人被困車內後,李南京迅速脫下衣物,然後接過群眾遞來的撬棍,用嘴咬著向落水車輛遊去,「游到車邊,我用撬棍砸車前窗玻璃,鑽出了幾個洞,就對著司機喊話讓他嘗試搖下車窗」。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肉舖老闆砸車窗救出被困司機

      當發現司機無法完全搖下窗戶時,李南京用撬棍砸碎左車窗,然後迅速用雙手將司機拉出,並詢問對方車內是否還有其他人。得知只有司機一人後,李南京拉著落水司機奮力游向岸邊。

      湖水深3米且極度寒冷 落水司機被送醫救治

      由於湖水深達3米且極度寒冷,李南京游到距離岸邊只有10米左右時,幾乎已經精疲力盡,岸上群眾及時扔來一個救生圈,他戴上後拉著落水司機繼續游,所幸2人最後均平安上岸,而落水司機隨即被送到醫院救治。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肉舖老闆手臂腿部遭割傷

      李南京因為救人手臂和腿部不幸被車窗玻璃割傷,但他表示,「我沒經過專業培訓,但會游泳。當時沒感覺疼,也沒感覺到水涼,只想著那是一條生命,再累也不能放棄,我必須得把他救上來。用我的疼拯救一條生命,是非常值得的」。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水上義務救援隊隊長大讚肉舖老闆英勇行為

      商丘市水上義務救援隊隊長黃偉事後對李南京的行為表示讚賞,「李南京這次救人非常具有勇氣、膽量和智慧,因為那水深3米多,而且非常冷,他奮不顧身跳下去沒有猶豫,是需要勇氣和膽量。他還把衣服脫掉,並帶著工具破窗進入,更是需要智慧,又把人拽出來拉到岸邊,真的是頂著一口氣在做這件事情,非常值得點讚」。

      河南90後女子3年來設計近200座個性化墓碑,在墓碑上鎸刻逝者人生故事延續家屬的思念。

      墓碑設計師3年設計近200座個性化墓碑

      清明節(4月4日)是中華文化傳統節日,多數人通常選擇在每年4月4日或5日走進陵園悼念逝去的親人。近年來,陵園墓碑的設計愈發個性化和藝術性。河南福壽園一名「90後」墓碑設計師張靜過去3年來,為各種不同背景的逝者設計了近200座個性化墓碑,當中包括因公殉職的年輕警察、因病去世的孩童以及未能盡情玩電腦遊戲的學生等。她用充滿故事的藝術化設計,盡可能地為每一個離開的人創造更美好的「最終歸宿」。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因機緣巧合加入河南福壽園成為墓碑設計師

      張靜1994年出生於河南鄭州,碩士畢業於風景園林專業。畢業後,她曾在地產行業擔任景觀設計師。3年前,她在機緣巧合下進入了河南福壽園,自此成為一名墓碑設計師,「進入這裡工作可能因為這個陵園剛好在我家附近吧,這個工作其實比較小眾。我們讀碩士時,就有同學選擇陵園設計方向寫論文,但畢業後大多數同學選擇的工作是地產景觀設計、園林設計或者進設計院」。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將零碎表達轉化為具體的設計元素

      張靜認為,相比地產景觀設計,墓碑設計師的工作更加細致,需要直接與客戶溝通需求,並將這些需求具體化,用細節的設計表現出來,「溝通時,客戶通常還沉浸在悲傷情緒中,需要安撫他們,還要從可能比較零碎的表達中獲取他們的需求。看著他們在我面前釋放悲傷情緒,我也會感覺到被信任和認可」。她介紹,除了提供個性化墓碑設計之外,他們也有成品墓碑可供選擇,兩者價格差異不大,主要看客戶需求。

      以逝者人生故事為設計核心

      在設計個性化墓碑時,張靜通常會抓住逝者的職業、興趣或人生故事作為設計的核心,而他們的成品墓碑就根據不同職業如教師、公務員或醫生等進行設計,醫生的墓碑可能會有「十」字標誌。另外,不少長者生前有養花草、寫書法以及刻章等雅趣,他們就會將長者生前寫的書法作品拓印到墓碑上,或是將養的花草雕刻在墓碑上。另外,有人喜歡汽車、手錶等,他們也會在墓碑設計上融入這些元素,有人喜歡運動,就可以通過墓碑的色彩來表達活力。在她看來,一座小小的墓碑不僅濃縮了逝者的一生,也延續了家屬的思念。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生死之間搭建橋樑 協助家屬寄託思念

      從業3年來,張靜設計了約200座個性化墓碑,而每座墓碑背後都承載著一段難忘的故事。至今,她幾乎能說出每座墓碑背後的故事,「有的逝者比較年輕,突然離世,家屬的思念會更重,也更願意選擇個性化墓碑來寄託思念,甚至彌補遺憾。」張靜形容,她從生者的敘述中能感受到逝者的一生,並認為自己像是在生與死之間搭建了一座橋樑,與兩個世界的人「溝通」。每次與家屬溝通完,她就需要通過設計去傳達家屬對逝者的思念,同時也要在心中與逝者進行「對話」,確保這樣的設計能夠真實地體現他的一生。

      墓碑設計師面臨的最大挑戰

      張靜坦言,從事墓碑設計師這份工作以來,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與客戶溝通,除了設計可能達不到客戶想要的效果,有時還需要耐心安撫客戶的情緒,「面對失去孩子的母親,不小心一句話可能會引發她情緒爆發。比如問到孩子的一些問題,她回答不上來,她會很自責,無法面對的時候可能會把這種情緒轉移到你身上。」面對這種情況,張靜也會覺得委屈想哭,但她仍會選擇先安撫對方的情緒,待對方情緒穩定後再繼續溝通。所幸,這樣的客戶,她在工作中遇到的也是少數。

      女子熱愛墓碑設計師工作

      儘管如此,張靜依然熱愛自己的工作並表示想要一直做下去,「家裡人也很支持我,他們覺得這是積善積德的工作。我的朋友們也覺得這樣的工作很酷,有的朋友還會來我的工作場所參觀,並且很驚訝,沒想到現在的陵園這麼像公園,氛圍也不再陰森、沈重」。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用墓碑藝術化改變對死亡的刻板印象

      張靜和團隊常說,他們的目標是「讓墓碑藝術化,讓死亡不再是避而不可談的事情。」關於未來,他們期望「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用手中之尺,心中之尺,將逝者的願望、家人的思念,妥善地、藝術地、安全地留在一塊小小的石碑里」。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