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歷3次高考入北師大圓夢 貴州男畢業後拒優渥工作返鄉教書

美善人生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美善人生

      美善人生

      歷3次高考入北師大圓夢 貴州男畢業後拒優渥工作返鄉教書

      2025年04月08日 10:00 最後更新:04月11日 17:15

      貴州男子經歷3次高考後圓夢考入北京示範大學,畢業後拒絕優渥工作選擇返鄉教書,期望帶領學生走出大山。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男經歷3次高考終圓夢考入北京師範大學

      更多相片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綜合內媒報導,貴州畢節市第一中學教師朱啟平出生於偏遠貧困山區,由於深知讀書能改變命運的道理,他就讀高中時一邊打工一邊讀書,咬牙苦學。經歷3次高考後,於2009年憑藉努力以貴州省畢節市文科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夢寐以求的北京師範大學。當時,他帶著200元(約214港元)來到北京,面對新老師、新同學,他鼓足勇氣在課堂上用濃重的口音進行自我介紹。那時,他唯一可以驕傲的,就是能以「40公斤的體重,扛起50公斤的水泥」。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男子因抑鬱困擾選擇返鄉支教

      因為自卑以及對賺錢的強烈渴望,朱啟平陷入愈來愈深的情緒漩渦,大一時被確診為「雙相情感障礙」。由於深受抑鬱症困擾,朱啟平決定利用假期回到畢節岩口村唯一的一所民辦小學支教。為了能讓自己的教學內容發揮更大作用,他花費一周時間走訪調研,與當地政府及教師溝通,嚴格招募並培訓了一支「支教隊伍」,並用自己勤工儉學賺的微薄收入來支撐這個團隊。當時,他認為被孩子們需要給了他活下去的勇氣,讓他感受到被需要的感覺,「讓我覺得自己活著有價值」。在隨後4年中,他不僅向孩子們教授知識,還傳遞愛和信念,「我要讓孩子們知道,除了工地、大山,還有個地方叫大學」。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男子拒絕優渥工作機會返鄉教書

      2013年,朱啓平從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後,拒絕了省會中學拋出的「橄欖枝」,回到更靠近大山的畢節,成為畢節市第一中學的歷史教師,「畢節需要好老師,我要在這片土地上為新的夢想而戰:讓我的學生長成棟樑」。每當教新一屆學生時,朱啟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努力記住每名學生的名字和基本信息,並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除了關注學生的成績外,他還非常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引導學生與自己和解,用心悅納自己,先後幫助20多名孩子解決學習、人生和思想上的困惑,帶領他們走出抑鬱陰霾。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男子資助貧困學生

      朱啟平得知有學生家境困難後,每月資助400元(約428港元)給對方當生活費,直至對方考上大學。過去11年間,他與妻子累計資助了10餘名學生,幫助他們渡過了求學路上的難關,「作為一名基層教師,我深刻體會到教育對學生的重大意義,我的理想是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充滿生機的教育,讓每一個孩子帶著夢想飛得更高更遠,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共享人生出彩的機會」。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邊教師邊讀研 男子成功考上博士

      為了更好地為大山裡的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朱啟平在職期間進修碩士,並於2020年完成教育碩士學業。儘管與抑鬱症抗戰了10年,但他內心的自卑和缺乏感始終存在。直至2024年,他將教育部「基層就業卓越獎」的2.4萬元(約2.57萬港元)獎金全部捐出用於幫助家庭貧困的學生後,他心底的自卑和匱乏感才自此消除,「我終於有能力給予了,這讓我覺得自己很富足。」今年,朱啟平考上了北師大的教育博士,並期待未來能以更有溫度的教育方式,照亮更多孩子的求學夢想,「做更有溫度的教育方式,這不僅是我心中的教育理念,更是我踐行的教育方式」。

      安徽人夫捐肝救妻還背負逾20萬人民幣債務,儘管妻子10個月後因病情復發逝世,但他表示從不後悔救妻子。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妻子患急性肝衰竭急需肝臟移植

      綜合內媒報導,安徽碭山一名人夫馬雨「割肝救妻」的事件感動了無數網友。據悉,馬雨與妻子戀愛長跑10年後結婚,至今已經7年且育有一子一女。2023年,妻子不幸被診斷出「急性肝衰竭」,需要進行肝臟移植手術,肝臟移植手術可選擇等待肝源或親屬捐肝。

      人夫不忍愛妻受苦捐肝

      當時醫生建議儘快手術,馬雨因時間緊迫,且不忍妻子飽受病痛折磨,於是決定採取親屬捐肝的方式。在瞞著妻子進行配型後,馬雨決定捐出自己一部分的肝臟,「她起初不願意在手術同意單上簽字,我勸她,手術成功率是比較高的,而且肝臟可以再生,手術完我們兩個可以一起休養康復。」。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妻子術後回老家靜養 醫療費用高昂

      在多次勸說下,妻子最終同意進行手術,而手術也非常成功。術後,妻子需要定期到醫院檢查,且需要終身服藥。當時,他們在老家靜養,恢復得不錯,雖然每個月的醫療費用對他們而言是一筆不小的負擔,但馬雨一直保持樂觀態度。他表示,「我做些手工活,雖然生活上很艱苦,但人只要能保住,再苦都值」。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妻子病情復發逝世 人夫背負20萬人民幣債務

      不幸地是,妻子術後10個月因病情復發,最終於去年12月離世。由於當初手術費用龐大,馬雨一家依靠借款進行手術,現時身上背負著20萬人民幣(約21.4萬港元)的債務。加上因為割了一半的肝臟,他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目前只能靠擺攤賣玩具維持生計。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人夫無悔割肝救妻的決定

      儘管生活困難,但馬雨表示不會後悔當初的決定,「她是我的妻子,我不救她誰救她。十多年的感情,又為我生兒育女,沒留下遺憾」,並稱未來會帶著妻子的遺願好好生活下去,「我答應她好好地活下去,會帶著她那份愛養育兩個孩子」。馬雨為救愛妻捐肝的事件感動了無數網友:「偉大的丈夫,世上有真情!」、「愛情最美的樣子」、「絕世好男人」。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