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指甲生「白點」唔係「缺鈣」! 專家揭:與3成因有關

生活事

指甲生「白點」唔係「缺鈣」! 專家揭:與3成因有關
生活事

生活事

指甲生「白點」唔係「缺鈣」! 專家揭:與3成因有關

2025年04月10日 07:00

專家闢謠,指甲上長小白點並不是缺鈣的表現,而是由3成因造成。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指甲白點與缺鈣無直接關聯

更多相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傳言指甲是身體健康的晴雨表,可反映身體健康狀況。因此,不少人看見指甲上出現白色小白點後,誤以為是身體缺鈣而瘋狂補充鈣質。實際上,指甲上的白點與缺鈣之間並無直接關聯。

缺鈣真實症狀

鈣質是維持人體健康的關鍵元素,主要存在骨骼和牙齒中,幫助保持堅固性。另外,它還在血液凝結、肌肉收縮、神經傳導以及心臟功能中發揮重要作用。真正的缺鈣主要反映在以下2個方面:

1. 骨骼裡面的鈣質流失,引起骨質減少甚至骨質疏鬆。

2. 血液循環的鈣離子減少,出現低鈣血症,進而影響全身功能。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缺鈣具體表現

由於輕度缺鈣通常沒有症狀,難以被感知,因此很多人並不清楚缺鈣對身體的具體影響。若是明顯缺鈣時,身體會出現以下變化:

1. 出現抽筋、面部抽搐、肌肉震顫等

2. 骨骼脆弱,容易出現骨折和牙齒脫落

3. 兒童可能發生佝僂病,表現為囟門閉合延遲、O型腿、發育延遲以及肌張力下降

4. 其他非特異性症狀,包括吞咽困難、頭暈、焦慮、易怒、低血壓、腸絞痛、脊柱或髖部疼痛、壓縮性骨折以及身高下降等。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缺鈣與皮膚的關聯

缺鈣與皮膚關聯比想像中要弱,通常不會出現明顯的皮膚異常,不過偶爾會出現指甲變脆、指甲分離以及頭髮變脆(易折斷)等情況。由於鈣在中樞神經系統的不同部位都可能起作用。因此,極少數情況下,可能出現四肢皮膚(尤其是手指部位)的麻木或刺痛。

指甲與缺鈣關係不大

指甲的主要成分不是鈣,鈣只佔指甲成分的0.2%重量,而硫元素的比例高達10%。另外,鈣並非決定指甲硬度的重要成分,這與鈣在骨骼、牙齒的「主角」作用完全不同。因此,指甲出現白點,幾乎與缺鈣無關聯。

指甲上的白點是什麼?

醫學上,指甲上的白點被稱為「點狀白甲」,這是一種常見的指甲異常現象,主要是由於指甲基質受到局部損傷後出現的變化。

1. 意外撞擊或夾傷

輕微的撞擊或夾傷導致指甲在一段時間後出現泛白現象。

2. 咬指甲或摳指甲

咬指甲或摳指甲導致指甲出現白點,不過這些行為常見於兒童和容易焦慮的成人。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3. 美甲

美甲過程中對指甲或指甲根部的損傷也可能導致白點的出現。

點狀白甲的特點

1. 部位和數量不固定

白點可出現在手指甲或腳指甲上,數量從一兩個到多個不等。

2. 大小和形態

通常大小在1到3毫米之間,只影響指甲表層,白色部分在按壓下不變色,也不會消失。

3. 生長移動

這些白點會隨著指甲的生長逐漸向指甲遠端移動,平均每月移動1到3毫米,與指甲的生長速度相符。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其他類型的白甲

除了點狀白甲,其他類型的白甲也可能與不同的健康狀況相關:

1. 完全性白甲(全白甲)

整個指甲發白時,可能與肝硬化、潰瘍性結腸炎或家族遺傳有關。

2. 部分白甲

指甲大部分區域異常發白,可能與腎炎、霍奇金病、麻風、轉移性癌症等有關。

3. 米氏線

指甲出現多條均勻、橫向平行的白色條帶則稱為「米氏線」,這可能與藥物使用、心臟衰竭、腎功能衰竭、砷中毒或鉈中毒等有關。

雖然這些特殊的白甲類型很少見,且通常伴有其他更明顯的症狀,一般人無需過度擔心。不過,如果觀察到這些指甲變化,建議咨詢醫生進行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

如何正確處理指甲白點

1. 回顧近期的生活習慣

如果指甲出現白點,大多數情況下會隨指甲生長逐漸消失,無需過於焦慮,也不需要做任何的藥物治療,建議先觀察是否近期有可能導致指甲受損的行為,如碰撞、啃咬指甲或美甲等,並盡量避免二次創傷。另外,還應注意減少指甲接觸化學品的頻率,注意保持指甲的清潔衛生,定期修剪指甲。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2. 觀察指甲變化

留意白點的類型和分佈,如果白點不斷擴大或沒有隨指甲生長移動,建議咨詢醫生。特別是患有慢性疾病(如肝病、腎病、消化系統疾病)且病情控制不佳時,可能與指甲變化有關。

避免自行診斷和治療

由於白甲成因多樣,不建議自行使用藥物。如有必要,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檢查和診斷,這有助於明確原因並進行針對性治療。如果擔心缺鈣問題,也應在醫生指導下進針對性地評估和檢查,相關的項目很多,諸如抽血檢查血鈣、甲狀旁腺激素、1,25(OH)2D、鹼性磷酸酶等相關檢查,甚至骨密度檢查,結合這些醫學檢測,才能更好地確定有沒有缺鈣。

雖然鈣對人體至關重要,但指甲上的白點與缺鈣的直接聯繫並不大,這些白點通常是由輕微外傷、咬指甲或美甲等局部損傷造成的,並會隨著指甲生長逐漸消失,因此無需過多擔憂。

科學對待健康謠言

面對指甲白點是缺鈣的表現等謠言,應保持科學和理性的態度,通過醫生的指導進行專業的評估和檢查,而不是僅僅根據指甲上的白點來判斷。通過正確的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態,採取適當的措施來維護健康。

有網友好奇襪子應該正面洗定係反面洗,廠商公佈答案並教「正確清洗」方法提升清潔效果,還能延長襪子使用週期。

襪子應正面洗還是反面洗?

有台灣網友早前在PTT發文表示,由於自小開始接觸家務,發現不少衣物需翻面清洗。然而,在洗襪子時,許多人習慣將襪子脫下後直接丟進洗衣機清洗,但他認為襪子應該正面清洗,但每次洗完後,襪子通常會從正面變成反面,讓他感到困擾,同時好奇大家如何清洗襪子,「大家如果丟洗衣機,會正還反面洗啊?」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網友睇法

帖文曝光後,不少網友認為襪子應該反面洗,「反面洗啊,腳碰到的地方髒髒當然要洗乾淨」、「接觸腳的那面有流汗應該比較髒」。也有網友表示,「不是正面在地面又接觸鞋底的那一面比較髒嗎?」、「襪子正面髒當然正面洗」、「正面,反面洗我還要把襪子外翻,很不方便」。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襪子應單獨清洗並翻面

針對襪子應該如何清洗的問題,台灣除臭襪品牌WARX曾在官網上分享,襪子不要跟其他衣物一起洗,應單獨清洗。因為襪子上的細菌數量通常是衣物中最多的,一雙穿著8小時的襪子,細菌含量可達數百萬。此外,穿久了的襪子會沾染腳部的皮脂,這些皮脂會逐漸附著在襪子的纖維上,導致襪子的抗菌消臭因子受到影響而無法發揮完整的功效。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襪子翻面後放入洗衣袋中清洗

商家建議,清洗襪子前應將襪子展開避免球狀,並將襪子翻面讓內側朝外,然後可將襪子放入洗衣袋中,這樣能減少襪子在洗衣機內的拉扯,延長襪子的使用週期並提升清潔效果。晾曬時,建議將襪口(束帶)夾住,以避免襪子變形。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