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國王普密蓬駕崩,由64歲王儲哇集拉隆功繼位。泰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拉瑪九世普密蓬在位七十年,他除了泰文名字,還有一個中文姓名叫做鄭固。不單是普密蓬,所有卻克里王朝的國王都有中文姓名,比如拉瑪一世叫鄭華(1782年-1809年在位)、拉瑪五世(1868年-1910年在位)叫鄭隆。為甚麼泰國國王都姓「鄭」?故事要由拉瑪一世說起。
拉瑪一世出身暹羅上層貴族,原名通鑾,後來稱作昭披耶卻克里,曾擔任阿育陀耶王朝(大城王國)地方軍政長官。後來阿育陀耶王朝被緬甸所滅,昭披耶卻克里投靠兒時同窗鄭信,就是他改變了拉瑪一世的人生。
鄭信祖籍廣東省澄海縣華富村,父親鄭鏞於雍正年間偷渡到今天的泰國。鄭鏞為人聰明,事業愈做愈大,更在當地娶妻生子,兒子取名鄭信。
因為父親的關係,鄭信成為阿育陀耶王朝高級地方長官。王朝滅亡後,鄭信在華人幫助下招兵買馬,準備復國,就在這個時候,昭披耶卻克里來了。兩人同心協力趕走緬甸人,鄭信遷都吞武里自立為王,發兵統一全國,史稱「吞武里王朝」。
鄭信當上了國王,很想得到中國清朝承認,於是派使者前往中國,請求乾隆皇帝正式冊封,不過鄭信還未等到冊封的使命,泰國國內就發生民亂,鄭信最終選擇退位,出家為僧被囚禁。正在外地作戰的昭披耶卻克里聽聞消息後,立即逮捕鄭信的兒子,率軍返國。
1782年4月6日,昭披耶卻克里抵達都城吞武里,處死鄭信並稱王,建立「卻克里王朝」,又稱「拉瑪王朝」,史稱他為拉瑪一世。拉瑪一世即位後,立即派出使者前往清朝,但他不敢說自己是篡位,於是自稱是鄭信的兒子鄭華,「父親」鄭信暴斃身亡。清朝雖然有點懷疑,但依然冊封他。
自此泰國歷代國王都自稱鄭氏,延續至今。相信鄭鏞當年萬萬沒有想過,泰國王室竟然會認他做祖先吧!
歷史的風口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