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教師因自己患白血病前往成都就醫,深知異鄉就醫困難,退休後決定前往四川義務為語言不通的藏區患者陪診,堅持至今已有17年。

影片截圖
退休教師義務為語言不通藏區患者異鄉陪診
綜合內媒報導,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比如縣一名教師桑珠在退休後,沒有選擇在老家安享晚年,而是選擇奔赴四川成都,常年奔走在當地各大醫院義務為語言不通的藏區患者陪診,成為成千上萬名患者的守護者,至今已長達17年。
患白血病異鄉就醫 教師陷入迷茫
2006年,桑珠因身患白血病來到醫療資源更為豐富的四川成都華西醫院接受治療。由於人生地不熟,桑珠看著諾大的醫院,宛如「無頭蒼蠅」一樣茫然無措,不知道找哪個科室或醫生看病。掛號過程更是波折連連,足足掛了3次號才看上病,還險些延誤病情。

網上圖
教師深知異鄉就醫困難決定成為陪診義工
治療期間,桑珠留意到許多藏族同胞也面臨類似困境,對就醫流程一竅不通,面對醫院的指示和操作感到無措,甚至因為語言障礙無法與醫生有效溝通病情,看著不少患者因無法順利就診而原路返回,桑珠感觸頗深。由於深知語言不通和環境陌生帶來的就醫困難,桑珠決定為這些在就醫路上遇到困難的同胞們做些什麼,「由於自己淋過雨,就想著為別人撐傘」。
教師利用假期進行陪診工作
2008年,桑珠放棄寒暑假的休息時間,全身心投入到陪診工作中。考慮到許多患者初來乍到,對當地不熟悉,桑珠還會特意到機場接送,並幫忙尋找乾淨舒適又實惠的住宿地方,甚至還幫忙挑選餐館。另外,他會根據患者的病情,權衡各個醫院的優勢,尋找最適合的醫院,諸如華西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等都是他為患者考慮的選擇。
確定醫院後,他精心為患者規劃就醫流程,盡量減少患者的來回奔波,「要幫助患者順利就醫,首先要為他們找到合適的醫院」。就診當天,桑珠會全程陪伴,帶著患者在醫院各個角落穿梭,耐心地向他們解釋每一個步驟,從掛號、候診,到協助患者與醫生溝通病情,再到引導患者去做各項檢查。在醫院裡,他不僅是患者的陪伴者,更是他們的導航者。

影片截圖
教師被醫院人員誤認成黃牛
由於經常帶領多名患者在醫院來回奔波,桑珠有時會被誤會是拉票的黃牛而遭到醫生護士斥責,甚至趕出診室。不過,桑珠並未退卻,而是邊安撫患者的情緒,邊努力向醫生護士解釋緣由。儘管十分艱辛,桑珠也從未有過一絲抱怨,而是日復一日堅持自己的陪診工作,「只要能幫助患者及時得到救治,這些委屈都不算什麼,看到他們臉上露出安心的神情,我內心就充滿了成就感」。

影片截圖
教師退休後做全職陪診
2017年,桑珠退休後果斷決定奔赴成都做全職陪診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幫助患者身上。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患者尋求桑珠幫助,除了來自西藏的同胞外,還有來自其他地方的。17年來的陪診,桑珠經手的檢查報告不計其數,陪診經驗也愈發豐富,甚至能對骨科和其他一些科室的報告做簡單的解讀。他的努力讓許多患者在異地求醫的過程中,感受到了關愛與支持。
教師獲得患者感謝及醫護人員的尊敬
桑珠的無私付出贏得了無數患者的感激,許多人將他視為親人,每次見面都會緊緊握住他的手,用最樸實的語言表達內心的感謝,許多患者回到家鄉後,還會特意給他寄去家鄉美食致謝,而醫院的醫生和護士也和他成了「老相識」。桑珠表示,自己希望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讓更多的藏族同胞在求醫過程中感受到關愛與幫助,不再因陌生的環境和複雜的流程而感到無助。

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