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期三(4月2日)的立法會會議上,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陳曼琪就如何進一步改善本港的寵物友善政策提出口頭質詢。不少議員認為,現時香港的寵物經濟發展勢頭正盛,而現行的寵物友善政策卻較為保守,提出可以放寬狗隻進入食肆的限制。

陳曼琪。資料圖片
對此,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回應表示,現行政策已實施近30年,明白社會文化逐步變化,但仍需兼顧保障公眾衛生。本港的食肆大多較為狹窄,不允許狗隻進入也是旨在減少對其他食客的影響。目前當局正與食環署就其他地區的經驗,對寵物友善政策作出檢視。

黃淑嫻。資料圖片
對於引入ISO格式寵物晶片的有關工作進度,黃淑嫻表示,寵物晶片有助識別寵物身分,可以幫助尋回走失的貓狗。現時當局和漁護署已經完成可行性研究,並諮詢相關持份者意見,業界普遍表示支持。當局將於今年第二季諮詢立法會相關事務委員會,並計劃提交附屬法例修訂建議。
黃淑嫻又表示,目前進口貓狗的檢疫實行許可證制度,將各地區按照狂犬病風險分成不同組別,以防狂犬病等疾病傳入香港。風險較低的1、2、3A組別,在申請許可證和提供相關文件後,可豁免檢疫;只有3B組的進口貓狗需接受不少於120天的檢疫。當局將檢視豁免檢疫類別是否會擴展到大灣區其他城市。
被問到是否會制定寵物友善城市發展藍圖和時間表,黃淑嫻稱,研究正在進行中,日後會適時跟進。又指本港已逐步推動寵物友好行動,例如已有寵物共享公園 176個,港鐵輕軌將於今年5月1日起,實施2個月貓狗同行試行計劃。

寵物共享公園(《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陳曼琪在會後見傳媒表示,香港可參考世界其他城市的經驗,例如學習廣州採取「三級制」,即分容許狗隻、不允許狗隻和人寵共用三個級別。在交通方面,她倡議可借鑑其他城市經驗,設置寵物專線,允許寵物適度乘搭公共交通。她相信,打通寵物「衣食住行」的友善政策後,將促進港人留港消費,並吸引外地高才選擇香港這個宜居城市

陳曼琪議員。巴士的報記者攝
立法會議員(九龍中)李慧琼指出,「寵物友善」不是政策,而是教育的過程。當局應有相關宣傳計劃,讓市民接受寵物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