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議員倡立法禁幼兒3歲前用電子屏幕 盧寵茂:政府暫無立法計劃

政事

議員倡立法禁幼兒3歲前用電子屏幕 盧寵茂:政府暫無立法計劃
政事

政事

議員倡立法禁幼兒3歲前用電子屏幕 盧寵茂:政府暫無立法計劃

2025年04月02日 14:39 最後更新:14:39

在星期三(4月2日)的立法會會議上,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陸頌雄就如何監管兒童和青少年使用電子屏幕產品提出口頭質詢,指嬰幼兒80%的大腦發育在3歲前,問及政府會否立法限制或禁止0至3歲嬰幼兒使用電子屏幕產品。

陸頌雄。資料圖片

陸頌雄。資料圖片

對此,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回應,內地和其他地區都是通過指引的方式,而非立法方式去禁止和限制兒童對電子產品的使用。早前,澳洲立法禁止16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使用社交媒體平台,亦非禁止使用電子產品。他指出,若要立法,需考慮公眾的接受程度、以及規管和執法的方式,政府目前並沒有相關立法計劃。

盧寵茂。資料圖片

盧寵茂。資料圖片

他又表示,衛生署於2013年成立「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對健康的影響諮詢小組」,並於1年後發布健康報告。衛生署亦對不同年齡段的嬰幼兒和學童,提供使用電子屏幕時間的建議,並通過網絡媒體、家長講座等方式,加強對家長和照顧者的教育。又指當局每年會對中小學生進行週年健康篩查,覆蓋約40幾萬學生,對其視力和聽力的健康,進行監測和評估。惟此類大型篩查要求簡單、快捷、及不具侵入性,並要有足夠人員參加,故不能作深入檢查。一旦發現健康問題,會轉介學生作跟進的檢查和治療。

醫務衛生局。資料圖片

醫務衛生局。資料圖片

陸頌雄表示,政府的回應不夠積極和全面,現時距離上次諮詢已是12年前;最新一份健康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的建議也已是疫情前(2018年)。鑑於疫情後學生的電子產品使用率和近視率都有所上升,他建議當局跟進國家衛健委的標準,適時更新指南;並對內容生產者的社會責任作合適的指示和檢視。

電子產品,示意圖片

電子產品,示意圖片

現時香港騙案猖獗,2024年就有高達44480宗,尤其是電話和網上投資騙案,佔過半的案件。在立法會的特別財會上,議員關注預防電子騙案和保障網絡安全的問題。

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尚海龍指出,目前口岸的防騙資料印刷品,可能不容易被入境人士留意,尤其是新來港人士。他提議當局應加強利用科技手法,進一步提升防騙手段,例如設置互聯網方式快速報案,讓不在港人士得知受騙時,亦可及時報案。他又建議,對於新來港人士,可以將防騙資料印刷在續簽文件的空白處或背面,讓該人群更容易接觸到相關資訊。

尚海龍。資料圖片

尚海龍。資料圖片

警務處處長周一鳴回應稱,當局會不斷檢視宣傳方法,現時已在內地和海外社交平台加強宣傳,在新來港人士到港前已提供騙案資訊供其了解。受騙人士亦可以利用互聯網上的電子報案室進行查詢和報案。

周一鳴。資料圖片

周一鳴。資料圖片

同為選舉委員會的議員吳傑莊指出,現時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財富情報及調查科的編制警務人員僅有637名,規模不大,只佔警務處編制約2%,其中還有部分時有時限編制,主要負責保障全運會的網絡安全。他質疑在網絡騙案眾多及難破的情況下,人手是否足夠。

吳傑莊議員。資料圖片

吳傑莊議員。資料圖片

對此,周一鳴回應,科技騙案不止網罪科的同事負責,各總區都有一組人員,負責案件調查和現場即時搜證,對於警員都有相關培訓。對於即將到來的全運會,他表示,當局會跟進網絡安全,通過情報搜集,避免網絡受到攻擊,並會積極與各持份者合作,降低網絡安全的風險。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