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的生活,不少香港人感到擔憂。因此,一直爭取政府推行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 (下稱「計劃」),希望幫補退休的生活開支,他們把計劃理解為「社會福利」。事實上,這個計劃是「財務策劃」多於「社會福利」,因為計劃不存在「不能替代的責任」問題。相對援助傷弱貧困的福利政策,計劃需補助擁有資產中產階層的生活費用。這不是「必需」問題,而是「取捨」問題。
作為一個「取捨」問題,其重點應放在效益和風險的考慮,多於責任的思量。或許有人會反對筆者說法,指出全球不少先進地區均推行了「全民退保計劃」,反映這是政府責任所在。這個說法不完全正確。事實上,大部份地區都是實施混合型的退保制度,且政府管理部份開始逐步萎縮,正因是「財政上」的取捨考慮。原因是長壽和出生率持續下降,引發「退保危機」,對政府財政帶來威脅,這足以引發經濟危機。
在香港的討論,我們似乎忽視了「長壽」的真正困擾。其一,有學者認為:老年人口增長,在未來十年會到達橫行的「平原期」。這說法,跟聯合國全球人口老化的研究存在明顯差異。事實上,近十年的生物老年學和再生醫學的研究指出:人類的預期壽命將會持續上升,這是「退保危機」主因之一。其二,根據不同地區老年貧窮研究的結果,導致退休後生活困難主因之一,是醫療開支日益吃重。筆者一直認為,計劃是一個「財務策劃」,在不考慮大規模加稅的前題下,應對人口老化,那就只有「退保福利」和「醫療褔利」的「取捨」問題。
香港樹仁大學
經濟及金融系助理教授楊偉文
樹仁心思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