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鄭永年教授:香港司法已由rule of law變成rule of politics

政事

鄭永年教授:香港司法已由rule of law變成rule of politics
政事

政事

鄭永年教授:香港司法已由rule of law變成rule of politics

2017年02月19日 16:41 最後更新:22:45

法庭重判打人案七警全部入獄兩年,激起本地社會兩極反應,身兼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和中國華南理工大學教授鄭永年從一個宏觀角度分析事件,話在香港社會已經多年高度政治化的情況下,這樣的判決並不令人意外,但判決則會對香港社會從而也對香港和大陸的關係產生持久的影響。

鄭永年教授接受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的微信公眾號IPP評論,主要從中國的角度出發,分析頗為深刻,可引述他對幾個主要問題的觀點︰

一、判決的公正性

IPP評論:您對這個判決如何看?是您預期中的嗎?

鄭永年:如果從香港法律部門這些年來所做的諸多判決的經驗來看,這個判決並不意外。如同其它很多判決,不難看到,香港社會對判決的完全不同的看法。對很多人來說,既然「佔中」是非法行動,那麼警員的「清場」具有完全的合法性。儘管執法過程中會有些過度,但在當時的情況下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過,香港的「佔中派」或者泛民主陣營並不這麼看,他們認為「佔中」是為了爭取民主自由,他們佔據著政治道德制高點,因此警員的行為是「非法的」,至少是非道德的。也就是說,不同的群體對判決的看法是有立場的。是高興還是不高興取決於人們的立場,這如同其它任何司法判決案件那樣。

當然,也有很多人關切的是這個判決是否公正。一個公正的判決不見得能夠讓各方都滿意。警趴如果過度執法或者執法過程中過度使用暴力,那麼也可以構成犯罪。但現在的問題是,人們認為在這個判決上包含了太多的道德或者政治因素。早些時候,法官在判決衝擊政府廣場的黃之鋒、羅冠聰和周永康時,就認為此案和其它刑事案不同,因為這些年輕人是處於「良好」的動機,即追求民主與自由,因此就輕判了他們。

同樣,「佔中」過程中那些襲擊警員的也只判了非常輕的罪。並且,到現在為止,香港律政司並沒有起訴「佔中」的組織者。現在,反而維護法律秩序的警員則鋃鐺入獄。人們也會問,這些警員也不是年輕人嗎?他們執法也是在維持社會秩序呀!為什麼判刑嚴重?如果僅僅從判決本身來說很難說公正還是不公正,但很難不讓人把這個判決放在整個「佔中」運動中來看。至少,大多數人都會認為,這個判決和早先的一些判決是有雙重標準的。

二、司法的政治化

IPP評論:也就是說,這個判決有政治考量,或者被政治化?

鄭永年:是的。對很多人來說,有足夠的理由去作這樣的質問。就法律來說,香港是英國的前殖民地,執行的是英美法律體系的判決法。在這個法系裡面,法官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從表面上看,英國法官杜大偉在判刑時也考慮到了這一點。例如他認為,這些警員的控罪嚴重,以兩年半為量刑起點,但考慮這些被告是初犯,服務社會,失去長俸及「佔中」時所承受的壓力,額外減刑半年,總刑期兩年。

但我這裡更擔心的不是這個層面的政治化,而是香港整個法治體系的政治化。不去說別的,圍繞著「佔中」的一系列司法判決可以看出香港法治體系的政治化。司法已經政治化,政治或者道德判斷高於法律本身,這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rule of law (法治),而是rule of politics (以政治而治)。

三、香港需要一場「去殖民地化」運動

IPP評論:您似乎對香港的前途比較悲觀?

鄭永年:從長遠來看,沒有任何理由可以使人悲觀的。中國大陸那麼大,香港那麼小,前者很容易消化後者。悲觀的只是,如果情況不變,以後不僅香港內部而且香港泛民派和大陸之間的衝突和鬥爭會不斷,甚至惡化。

IPP評論:在這樣的情況下,香港的前途在哪裡呢?

鄭永年:因為我對新加坡比較瞭解,我覺得香港應當學新加坡進行一場有效的「去殖民化」運動。香港和新加坡都是原來英國的殖民地。眾所周知,新加坡是一個學西方學習得最好的國家,但同時也是一個「去殖民地化」最好的國家。新加坡把原來殖民地的很多好的東西,尤其是制度都很好保存下來,並且發揚廣大,建立了法治制度。這和新加坡在獨立之後進行的以自己為主體的「去殖民地化」運動有關。

李光耀不僅反對左派政治力量,而且也清理殖民地因素。前者一直引人關注,後者經常被忽視,但對新加坡的國家建設至為重要。新加坡花了巨大的努力確立了自身的教育、安全、外交、國防等等國家基本制度。香港不是不能保留殖民地一些好的制度,但因為沒有「去殖民地化」,從來就沒有確立以自己為主體的制度。

同時,香港也需要培養一批政治人才和政治家。香港的問題出在政治,而非其他方面。九七回歸前,香港沒有政治,或者說政治和香港人沒有關係,港英當局說了算。但回歸之後,一旦要港人治港了,就發現香港沒有政治人物。在沒有政治人物的情況下,就從公務員系統找人才,結果更導致了公務系統的政治化,影響管治制度。

訪問全文見:https://mt.sohu.com/view/d20170218/126626174_550967.shtml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特朗普宣布所謂的「對等關稅」措施,觸發環球股災,港股在4月7日的「黑色星期一」暴跌逾3000點,為歷來最大點數跌幅,恒指失守2萬關。惟大市成交卻大增1.1倍,至6208億元,超越去年10月8日的6207億成交,創單日新高,估計政府單日的股票印花稅收入,便超過7億元,已等於賣出一幅小型地皮。

去年上半年香港股市比較淡靜,每日數百億元成交。但到去年9月底起,內地救市,港股單日成交額連破千億關口,今年港股每日成交達2000億以上,等於每日政府多了1億元印花稅進帳,一年255個交易日,如成交持續下去,就等於香港今年比去年多250億元的新增股票印花稅收入。

港股每日成交達2000億以上,等於每日政府多了1億元印花稅進帳。AP圖片

港股每日成交達2000億以上,等於每日政府多了1億元印花稅進帳。AP圖片

反觀樓市疲弱,政府2024年全年合共僅推3幅住宅官地;而去年賣地收入大幅減少,只有135億元,較原來預算大幅差距195億元,創2003/04年度沙士之後的新低。而下個財年土地目標收入都創近20年新低,只有210億元。

但內地大力支持香港股市,港股成交潛力無限,北水南下掃貨,加上內地有質素巨企接連來港上市,將繼續帶動股票印花稅收入,大幅補充了賣地收入的下跌。

以昨日為例,北水買入最多的是小米(1810),金額達25億元;阿里巴巴(9988)金額亦逾19億元;而10隻股份成交超過100億元,騰訊(0700)、盈富(2800)各更超過500億元,阿里、小米逾400億元。這還未計中資從海外調回香港投資的資金。

高人話,雖然最近因美國關稅政策,令全球股市都難逃跌市陰霾,港股近期難免波動,但在阿爺大力支持下,讓有質素企業來港上市,包括近期的電動車大廠Tesla的電池生產商寧德時代將來港上市,寧德時代的全球電池裝車量達339.3吉瓦時(GWh),環球市佔率高達37.9%,穩居全球第一。在這些巨企或有質素的小巨人來港上市下,對港股成交極有幫助,單是股票印花稅收入增加,便令庫房進帳不少,可補充香港財政收入。

正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星期一說,在內地內循環有力運轉,市場將穩中向好,加上多政策工具運作配合,仍可成為本港經濟依靠。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