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鄭和航海圖》 世界最早航海圖集

史空穿梭

《鄭和航海圖》 世界最早航海圖集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鄭和航海圖》 世界最早航海圖集

2018年01月04日 10:00 最後更新:17:40

《鄭和航海圖》是鄭和下西洋的偉大航海成就之一。它繼承前人航海經驗的基礎上,以鄭和船隊的遠航實踐為依據,經過整理加工而繪製的,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航海圖集。

《鄭和航海圖》局部 (網上圖片)

《鄭和航海圖》局部 (網上圖片)

航海圖以南京為起點,出海後沿海岸南下,一直到達中南半島、馬來半島海岸,穿越馬六甲海峽,經錫蘭山(即今斯里蘭卡)到達溜山國(今馬爾代夫)。在這裏,開始分為兩條航線,一條橫渡印度洋到非洲東岸;另一條從溜山國橫渡阿拉伯到霍爾木茲海峽。

更多相片

《鄭和航海圖》局部 (網上圖片)

《鄭和航海圖》局部 (網上圖片)

明代福船 (網上圖片)

明代福船 (網上圖片)

鄭和船隊遠赴阿拉伯國家。(網上圖片)

鄭和船隊遠赴阿拉伯國家。(網上圖片)

鄭和船隊正在補給。(網上圖片)

鄭和船隊正在補給。(網上圖片)

明代福船 (網上圖片)

明代福船 (網上圖片)

圖中對山嶽、島嶼、橋樑、寺院,城市等物標,是採用中國傳統的山水畫立體寫景形式繪製的,形象直觀,易於航行中辨認。主要國家和州、縣、衛、所、巡司等則用方框標出,以示其重要。

鄭和船隊遠赴阿拉伯國家。(網上圖片)

鄭和船隊遠赴阿拉伯國家。(網上圖片)

航海地圖高20.3厘米,全長560厘米,繪製了530多個地名,包括了亞非海岸和30多個國家和地區。往返航線各50多條,更附有很多用作導航的定位數據,很具實用價值。充分說明當時中國海船的遠航經驗甚為豐富,航海技術水平已達到相當完善的程度。

鄭和船隊正在補給。(網上圖片)

鄭和船隊正在補給。(網上圖片)

當然,和現代的航海圖作對比,發現這幅航海圖的比例和現實有很大出入,並不準確,但這無損對航海的實用性。該圖集除了成為當時遠洋的重要航海工具外,還對後人研究中國古代航海史和亞非航線的開闢,起重要的作用。

往下看更多文章

剪蛹助飛 卻「欲速不達」

2024年06月24日 20:00

「欲速不達」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來自於儒家經典《論語》,在《子路》中有提及:「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古時候,有個小孩很喜歡研究生物,所以他每天做完農活都會跑到家後方的小樹林去。有天,在他懶洋洋地躺在樹底乘涼時,有隻蝴蝶從他面前飛過。他靈機一觸,心想:到底幼蟲是怎樣變成蛹,而又是怎樣破繭成蝶的呢?於是,當他在草叢中恰巧看見一只蛹時,他便毫不猶豫地把它拿了回家。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小孩每天觀察著蟲蛹,恨不到每分每秒都守在它旁邊。然而,幾天過去了,蟲蛹一點反應都沒有。小孩心裡焦急,卻束手無策。突然,一直寂寂無聲的蟲蛹上出現了一條裂痕!裡面的蝴蝶也開始掙紮,似乎想破蛹飛出。可是,破蛹過程卻不順利,艱辛的過程甚至長達數小時之久。小孩看著於心不忍,便打算用剪刀將蛹剪開,以協助蝴蝶破蛹。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沒想到,好心做壞事。蝴蝶確實輕鬆脫蛹,只是沒有經過磨練的翅膀根本不夠力,壓根飛不起來。虛弱的蝴蝶一搧一搧的在桌面匍匐著,沒多久就痛苦地死去了。

破繭成蝶的過程雖然非常艱辛,但唯有這樣才能換來日後的翩翩起舞。有時,外力的幫助不但幫不到它,還可能害了它。因為違背了自然過程,最終蝴蝶悲慘地死去。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後人據此提煉出「欲速不達」這個成語,意思是指急於求成會招致最終的失敗。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