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沙仔周學文從事新聞工作,97之夜在羅湖邊境拍下解放軍進入香港的第一刻。2020回歸前夕他再次揮筆寫下回歸23年的感受。內地微信公眾號「筆加尺工作室」引述周學文的文章如下:
今天是 6月30日,23年前的今晚,我是美聯社記者,被編輯派到香港邊境,觀察香港回歸祖國時解放軍跨境進駐的歷史時刻。當時我從事媒體已經4年,學會了「冷眼旁觀」。然而當夜,看著一卡一卡的軍車,滿載著排列整齊的解放軍從深圳開進來,從面前駛過,不禁心潮澎湃。
為了爭取第一手資料記錄回歸時的民心背向,4年間我深入社會各階層,走訪他們瞭解不同寄望與顧慮。回歸讓很多港人踟躕不決,有的悲觀、有的樂觀。但作為土生土長香港人,我自己一直深信,也從當時社會中普遍看到,香港回歸,是屬於中國人的一個光輝時刻。
周學文(左)在邊境口岸等待解放軍進駐時與同業合影。
在此之前,我還專門花了兩年時間,跑到德州州立大學修讀新聞碩士課程。那時候,美國的新聞理念與從業守則,在我心裡有著崇高的地位。美國媒體被譽為第四權,一批受過良好教育的專業記者,為社會上各種不公義打抱不平,捍衛真理不惜一切。就讀時印象最深刻的,是美國人對誠信的重視。小到就如何應用引號,來識別原創和引述別人的話,也絲毫不能含糊,我就因為在論文裏搞糊塗了,差點釀成大錯畢不了業。
奈何,曾經以為堅如磐石的信念,經不起23年的風吹雨打,只剩下難堪的一廂情願。
首先是驚訝於美媒不再公正公平公義,甚至連基本人性應有的同情心與同理心都蕩然無存。當湖北人民在最危急存亡的時候,幾家老牌美媒包括華爾街日報、時代週刊等,竟然無恥的落井下石:「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強大的巨無霸被蝙蝠病毒羞辱了」......「冠狀病毒危機粉碎了裝作團結的門面」,他們群起而攻,指責中國的體制只會為世界帶來災難。
不久,當中國成功控制疫情後,新冠病毒反而開始在美國爆發,美國媒體非但沒有認可中國的犧牲和痛苦經驗,更情願花大量篇幅去質疑中國的病情和死亡數字。不斷污蔑中國,對美國本土疫情治理有幫助嗎?假如中國真像美國訛傳的驚人數字,那過去數月在中國城市的大街上,為何沒有出現紐約的情景,要調用凍肉車過來冷藏死者?今天,新冠在美國的新增數字,持續刷新。超過250萬確診與接近13萬性命犧牲——似乎美國人對數字已經麻木了?
不止無視病毒橫掃,就連國內經濟衰退,反歧視浪潮席捲全國,都可以擱在一旁,卻要花精神去為港人「捍衛自由」,美國人的偽善,可真如入化境。上周美國參議院通過兩項法案,意欲懲罰中國在香港推行國安法,並宣佈對現任和前任中國官員實行簽證限制。但事實上,美國人有多關心世界事?我就舉個個人經歷吧。碩士畢業後在德州一個小鎮的雙週刊報紙當了數月的實習生,報紙老闆是一對曾在達拉斯的美聯社當過記者的夫婦,老闆娘有天訓導我說:「你不要以為我是女性,我的話就不重要。我非常清楚,香港屬於日本,我非常清楚你們那裡瞧不起女性。」
無論新冠多毒,始終比不上人心歹毒。之前聽了一句話,在美國,「非裔駕駛」與「亞裔咳嗽」,同樣是莫須有罪名。光天化日下虐殺非裔,惹起全球反暴;然而,特朗普睜著眼散播種族言論,還輕佻地稱新冠為「kung flu」(功夫流感),何其傲慢無知。
特朗普講中國flu。
這還不止,特朗普接著說:「總有一天,它(指病毒來自中國的歪論)將被歷史所認可,總有這一天(Someday, it'll be recognized by history. Someday)」。說到歷史,我非常瞭解,從來只有勝利者的版本。我不禁又想起小時候,同一場戰爭,英文歷史教科書叫 First Sino-British War,中文歷史書則稱鴉片戰爭,這就是施暴者與受害者的視角差異。
現在,我已經對西方的指鹿為馬習以為常。請不要用民主來忽悠我,不要用自由來蒙蔽我,不要再別有用心的宣揚所謂普世價值,因為我知道,在這些人眼中,中國人永遠背後繫著根辮子,就如同非裔背上永遠有血淋淋的鞭痕。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央視新聞公布,今年2月舉辦的哈爾濱第九屆亞冬會(下稱亞冬會)曾遭受境外網絡攻擊,後成功追查到美國國家安全局(NSA)3名特工和兩所美國大學參與了針對亞冬會的網絡攻擊,哈爾濱市公安局更公布了3名美國特工的全名,公開懸賞通緝3人。
媒體報道亞冬會遭境外網絡攻擊後,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和亞冬會賽事網絡安全保障團隊,向哈爾濱市公安局提交了相關的全部數據。公安局高度立即組織了專家組成技術團隊,開展網絡攻擊溯源調查。
今年2月舉辦的哈爾濱第九屆亞冬會曾遭受境外網絡攻擊。
在相關國家支持下,經技術團隊持續攻堅,成功追查到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的3名特工和兩所美國高校,參與實施了針對亞冬會的網絡攻擊活動。
據央視報道,經技術團隊層層溯源,此次針對亞冬會開展網絡攻擊是由美國國家安全局精心組織實施的一次網絡攻擊行動,組織是美國國家安全局信息情報部(代號S)數據偵察局(代號S3)下屬特定入侵行動辦公室(Office of Tailored Access Operation,簡稱“TAO”,代號S32)。
購買大批IP地址及租用歐亞地區網絡伺服器
美國國家安全局特定入侵行動辦公室為掩護其攻擊來源和保護網絡武器安全,依托所屬多家掩護機構購買了一批不同國家的IP地址,並匿名租用了一大批位於歐洲、亞洲等國家和地區的網絡伺服器。
調查發現,美國國家安全局(NSA)賽前攻擊行為主要集中在亞冬會註冊系統、抵離管理系統、競賽報名系統等重要信息系統,這些系統用於賽前開展相關工作,保存大量賽事相關人員身份的敏感信息,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意圖利用網絡攻擊竊取參賽運動員的個人隱私。
從2月3日第一場冰球比賽開始,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網絡攻擊達到高峰,此時攻擊重點為賽事信息發布系統(包括 API 接口)、抵離管理系統等,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妄圖破壞系統,擾亂影響亞冬會賽事的正常運行。
針對特定應用系統及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攻滲透
同時,美國國家安全局針對黑龍江省內能源、交通、水利、通信、國防科研院校等重要行業開展網絡攻擊,意圖破壞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引發社會秩序混亂和竊取相關領域重要機密信息。
美國國家安全局(NSA)主要圍繞特定應用系統、特定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特定要害部門開展網絡滲透攻擊,涵蓋數百類已知和未知攻擊手法,攻擊方式超前,包括未知漏洞盲打、文件讀取漏洞、短時高頻定向檢測攻擊、備份文件及敏感文件及路徑探測攻擊、密碼窮舉攻擊等,攻擊目標、攻擊意圖明顯。
調查還發現,亞冬會期間,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向黑龍江省內多個基於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的特定設備發送未知加密字節,疑為喚醒、激活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提前預留的特定後門。
哈爾濱市公安局公開懸賞通緝3名特工
哈爾濱市公安局其後成功鎖定了參與網絡攻擊亞冬會的美國國家安全局(NSA)3名特工,包括凱瑟琳·威爾遜(Katheryn A. Wilson)、羅伯特·思內爾(Robert J. Snelling)、斯蒂芬·約翰遜(Stephen W. Johnson)。
調查進一步發現,該3名特工曾多次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實施網絡攻擊,並參與對華為公司等企業的網絡攻擊活動。
調查團隊更指,而具有美國國家安全局(NSA)背景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弗吉尼亞理工大學也參與了今次網絡攻擊。
翻查資料,加利福尼亞大學自2015年起就被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和國土安全部指定為網絡防禦教育領域的學術卓越中心。
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則是美國6所高級軍事院校之一,曾在2021年接受美國國家安全局(NSA)資助,用於加強網絡攻防的隊伍建設。該校是美國國家安全局(NSA) 認證的「網絡安全防御研究中心」和「網絡安全作戰研究中心」,長期參與美國國家安全局(NSA)資助的聯邦獎學金項目,還承建了弗吉尼亞州政府的網絡攻防靶場建設。
哈爾濱市公安局表示,為依法嚴厲打擊境外勢力對中國網絡攻擊竊密犯罪,切實維護國家網絡空間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決定公開懸賞對上述3名隸屬於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的犯罪嫌疑人進行通緝。
凡向公安機關提供有效線索的舉報人,以及配合公安機關抓獲有關犯罪嫌疑人的有功人員,公安機關將給予一定金額的獎勵。2025年4月15日,哈爾濱市公安局發布了相關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