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23日)香港時間零晨五時,利物浦以5:3打敗車路士,由於最後一場對紐卡素是作客,今仗是利物浦本季最後一場主場賽事,所以賽後提早舉盃慶祝。利物浦帶離次席的曼城太遠,早已在6月26日確認穩奪英超冠軍。
今晨上演的這場晏菲路賽事,由於利物浦會在賽後頒發英超冠軍獎盃,比賽吸引全球「利記」球迷收看,原本央視體育頻道(CCTV-5)直播,但臨時取消,原定的賽事播放時間變成拳賽。
利物浦提早舉盃慶祝。
內地鳳凰網引述消息人士指,央視除了突然停播這場利車大戰之外,亦有意停播英超,早在兩天前,兩場原定於21日在央視體育APP的直播的英超賽事,包括白禮頓對紐卡素,以及錫菲聯對愛華頓都已被停播。
在香港國安法訂立後,美國對華有多番制裁行動,近日更強行關閉中國駐休斯頓領事館,而作為美國盟友的英國配合,宣告制裁華為,中國亦已宣佈將會有反制措施,看來今次央視停播英超,應是第一步。
其實央視停播英超,已不是第一次,去年12月14日,CCTV5取消了對阿仙奴對曼城的比賽直播,改為錄播之前已舉行場的狼隊對熱刺的賽事。此舉是要作出回應行動,針對早一星期阿仙奴中場、土耳其裔的德國國腳奧斯爾(Mesut Ozil)的言論,他在社交媒體批評中國對待國內伊斯蘭教維吾爾族。事後阿仙奴慌忙發言,和奧斯爾劃清界線,指阿仙奴是沒有政治立場的。不知道是否這個原因,踏入2020年,自從阿仙奴新領隊阿迪達上任以來,奧斯爾被投閒置散,已很少出場,估計今季完結之後離隊機會非常大。
央視停播英超,已不是第一次。
英超是全球最火爆的聯賽之一,關注度遠超西甲、德甲以及意甲等聯賽,因而電視轉播權持續暴漲,本土價格已經超過50億英鎊!近年來,英超轉播權費用在中國大陸也是水漲船高,2019年到2022年,英超在中國大陸及澳門地區的獨家全媒體版轉播權,三年版權費達到50億人民幣天價,創下了英超海外版權價格記錄。
英國首相約翰遜甘心做美國的跟班,制裁華為,中國的反制行動只是剛剛開始而已。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將美歐跨大西洋關係搞到一團糟,越來越多歐洲遊客放棄赴美旅遊計劃。
歐洲赴美遊客減17%
據《金融時報》4月12日報導,由於特朗普政府收緊移民和入境政策,同時對歐洲國家施壓關稅和安全威脅,美國旅遊業遭受嚴重衝擊,前往美國的歐洲遊客數量急劇下降。
美國國際貿易管理局數據顯示,3月份赴美海外遊客總數同比下降12%,為2021年3月旅遊業因疫情限制而陷入困境以來的最大降幅。同時,在美國至少停留一晚的西歐遊客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7%。其中,來自愛爾蘭、挪威和德國等一些國家的遊客數量大幅下降了20%以上。
加拿大遊客喜歡去拉斯維加斯等地旅遊,但今年的出境游數量也有所下降。
數據顯示,歐洲國家赴美旅遊人數大幅下降。 《金融時報》製圖
報道認為,這一趨勢對美國旅遊業構成了威脅,旅遊業佔美國GDP的2.5%。一些航空公司和酒店集團已警告稱,跨大西洋旅行的需求正在減弱,歐洲人對赴美旅遊產生了「負面情緒」。
「僅僅兩個月,(特朗普)就毀掉了美國的聲譽,歐盟赴美旅遊人數的減少就是明證。」美國旅遊網站Kayak聯合創始人保羅·英格利什表示:「這不僅是對美國經濟的又一次沉重打擊,也意味著美國聲譽的受損。這可能需要幾代人的時間才能修復。」
國際旅遊業期刊《旅遊經濟學》負責人亞當·薩克斯表示,來自美國機場、加拿大陸路口岸等機構的數據都表明,「很明顯正在發生一些事情……這是對特朗普的反應」。《旅遊經濟學》此前估計,今年美國國際遊客人數將增加9%,但在特朗普宣佈加徵關稅後,預測修正為下降9.4%。
《金融時報》提到,跨大西洋航線是世界上最賺錢的航線,疫情結束後,航空公司對這些航班的需求激增,尤其是高級座位。然而,特朗普上台後,這一趨勢發生改變。
跨大西洋航線陷入困境
英國維珍航空上周警告稱,美國消費者對跨大西洋航班的需求將「略微」放緩。法航荷航首席執行官本·史密斯週三表示,由於市場「略微疲軟」,該航空公司被迫下調經濟艙跨大西洋票價。達美航空總裁格倫·豪恩斯坦表示,該公司來自加拿大的預訂量「大幅」下降。
美國咨詢公司巴克萊的分析師本週表示,他們對跨大西洋航線感到擔憂,預計該航線的盈利能力將「急劇下降」。航空公司的命運與整體經濟狀況息息相關,因為消費者在擔心經濟衰退時往往會推遲飛行。
許多地區赴美航班的外國乘客數量都有所下降。《金融時報》製圖
旅遊預訂網站Omio首席執行官納倫·沙姆表示,第一季度,前往美國的預訂取消率比去年同期高出 16%,而來自英國、德國和法國的遊客的取消率甚至更高,達到40%。
法國酒店巨頭雅高集團首席執行官塞巴斯蒂安·巴贊表示,有關美國邊境拘留的報道,給前往美國的遊客產生了「負面影響」。雅高集團上周表示,今年夏天前往美國的歐洲遊客預訂量下降了25%。
邊境管制引發擔憂
據法新社3月20日報道,一名法國科學家近期前往美國參加會議時,被美國拒絕入境。法國政府方面表示,原因是機場的美國移民官員在檢查他的手機時發現了批評特朗普政府的聊天記錄。美國官方反駁了這一控訴,聲稱該學者掌握了進行敏感科學研究的機密信息,違反了保密協議。
這名法國科學家的經歷並非孤例。《金融時報》指出,特朗普上台後,收緊移民和入境政策,大批來自歐洲和加拿大遊客在入境時遭受美國邊防警衛的敵意。
目前,多個歐洲國家已更新了旅行警告,以應對這一變化。英國政府指出,美國邊境當局「嚴格制定和執行入境規則」,並警告旅行者「如果違反規定,可能會被逮捕或拘留」。德國、丹麥等一些歐洲國家還向跨性別遊客發出了特別警告。
2530億美元市場岌岌可危
報道稱,赴美國際遊客數量的下降,凸顯了特朗普政府激進邊境政策可能對經濟造成的影響。
數據顯示,去年國際遊客在美國旅行及旅遊相關商品和服務上的支出超過2530億美元,佔2024年美國1.3萬億美元旅行支出的19%以上。美國旅遊協會對「令人擔憂的趨勢」發出了警告,並將其歸因於包括「美國受歡迎程度下降」在內的因素。
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旅遊業專家瑪塔·索利戈日前表示:「遊客們處於壓力之下,不希望任何事情讓旅途變得更加艱難。人們正認真考慮是否應前往美國旅遊,這對美國旅遊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擔憂。」
英國藝術家兼作家格洛麗亞·辛克表示,在看到有關遊客被拘留的報道後,她取消了5月份前往舊金山的旅行。辛克是一名跨性別女性,她擔心自己的身份會在邊境引發「不必要的關注」。「邊境似乎不安全。說實話,我不知道自己去了美國後還能不能回來。」
特朗普的關稅等各項政策,導致居住在巴黎的英國退休人員保羅·哈靈頓取消了明年前往華盛頓特區的行程。他說:「我現在正在邀請我的美國朋友來巴黎。特朗普下台之前,我不會踏進美國。」
這一局面何時能夠改善,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政策的走向。但可以確定的是,重建遊客信心需要時間,而美國旅遊業或將因此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