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推出感染風險通知「安心出行」App,今日起可供市民下載使用,市民無需再手寫日記去努力記住去過邊度,又擔心唔知有冇同確診者同場。不過,這個人人有責的科技防疫措施只有足夠多的人參與,才能確保防疫成效,否則效果肯定大打折扣,白費心機。

「安心出行」App今起可下載使用,相當簡單易用。
根據「安心出行」的使用介紹,程式相當簡單易用。用戶免費下載流動應用程式後,在進入參與計劃的場所時,可透過掃描場所二維碼,記錄到達時間。離開時,再按掣「離開」,便可在自己部手機儲存記錄。
而乘坐的士的市民及當值司機,上車時直接用「安心出行」掃描的士車門內的車牌號碼牌,或者手動輸入號碼,下車時按掣「離開」即可記錄行程。
當個別參與場所出現確診個案,如用戶曾與確診者於相若時間到訪有關場所,「安心出行」便會向用戶發出通知及健康建議。
不過,問題在於,如果程式使用率過低,系統根本不能通知到與患者同時到訪相關場所的用戶,無助於及早識別密切接觸者、及早隔離和治療。英國就係前車之鑒。英國上個月推出運作原理相似的應用程式,但由於使用率偏低,在高達日均2萬人確診的情況下,兩個禮拜僅發出4次警報。
正面例子亦都有,除了內地相當有效的「健康碼」,韓國、新加坡亦都做得幾好。韓國在疫情初期就採取鐵腕個案追蹤辦法,利用大數據去追溯確診者潛伏期間的活動軌跡,甚至分析埋信用卡交易數據,然後向公眾公開行蹤,提醒曾經與確診者同時出現在有關場所的市民。新加坡政府在經歷疫情反覆之後,亦開始逐步強制民眾隨身攜帶有追蹤功能的手機或追蹤器,確保能夠及時追溯和切斷傳播鏈。
同這些國家和地區一樣,香港的「安心出行」能夠發揮幾大功效,要取決於有幾多人下載程式和使用,越多人用,防疫效果越好。防疫是重大的公共衛生議題,在「安心出行」記錄自己的出行情況,既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更是公民應有的責任,萬一中招,能夠及時通知到可能受影響的市民,早日切斷病毒傳播鏈,實現本地個案清零。
「安心出行」人人有責,點擊下載:http://www.leavehomesafe.gov.hk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