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RCEP簽署後 有3個原因 令15個成員國仍向印度拋橄欖枝

博客文章

RCEP簽署後  有3個原因  令15個成員國仍向印度拋橄欖枝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RCEP簽署後 有3個原因 令15個成員國仍向印度拋橄欖枝

2020年11月18日 10:46 最後更新:10:52

歷經長達8年的艱難談判,中國一力支持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最終實現簽署,此舉標誌著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即將成型。美國之前力推「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後改名「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當日由特朗普一手扼殺,拜登上登後勢必重推,但如今就被RCEP截糊了。

就連美國緊密盟友日本,都要加入RCEP,日本和中國並無自由貿易協議,借RCEP和中國達成自貿協議,推動經濟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印度去年在最後階段退出RCEP協議,由16個簽約國減到15個。如今該協議才剛簽署,各成員國卻集體在第一時間向印度拋出橄欖枝。

印度總理莫迪。

印度總理莫迪。

RCEP主要推動組織東盟在日前與印度總理莫迪的一場峰會上表示,RCEP仍然為印度保留了開放的大門,隨時歡迎其加入。日本首相菅義偉喊話稱,希望通過印度的參與,擴大自由和公平的經濟集團。除此之外,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也紛紛對印度的加入表示期待。

實際上,如果不是印度長期以來的攪局,又在去年關鍵時候退出談判,RCEP起碼可以提前一兩年簽署,過去印度的存在其實阻礙了協議的進程。但即便如此,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依然不放棄爭取印度,這背後自然有很多深層次原因。

分析人士認為,對於中國和RCEP的其他成員國來說,至少有3點是不可忽視的。首先對於一個自由貿易協定來說,最看重的肯定就是市場了,因為目前印度經濟發展水平低,人均消費力不足,所以現階段印度市場規模還比較有限,但印度畢竟擁有13億多人口,是未來最具市場潛力的國家,這是誰都無法忽略她的存在。若印度加入,可將RCEP由幅蓋三分一世界人口,變成幅蓋一半世界人口。

其次,RCEP國家也有自己的抱負,一旦印度被納入後,整個經濟版圖將擴展到南亞地區,這對該協議的國際影響力會是巨大的提升,也為日後亞洲一體化打下堅實的基礎,印度同樣不可或缺。

最後之對中國而言,穩住印度不讓其太過向美國靠攏,也是一項重要的長期戰略。這段時間,美國和印度關係快速升溫,雙方已接近准盟友關係,在軍事和安全方面有著越來越多的合作。明年一月,打著「回歸正軌」旗號上台的拜登勢必會大力邀請印度加入由TPP改名而來的CPTPP,以抗衡以中國為主導的RCEP。

特朗普時代過後,美國還是會拉攏印度對抗中國。

特朗普時代過後,美國還是會拉攏印度對抗中國。

而且即便印度對加入CPTPP沒有興趣,拜登政府大概率也會從中離間,不惜代價阻止印度加入RCEP孤立自己。從這個角度看,雖然印度加入RCEP存在一定隱患,中國也必須想辦法把她拉進來。

RCEP成型後,中國憑借經濟體量優勢,將成為事實上的主導方,這是日本不願意看到的,所以日本拉印度進來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出於制衡考慮。但無論如何,即使從中國的角度而言,最後仍想把印度拉入RCEP,令整個泛亞洲在一個自由貿易圈內,大家貿易關係加強,美國想插一隻手進來,就更困難了。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CPTPP

特朗普當地時間4月2日宣布對中國商品徵收「對等關稅」兩天後,中國宣布對七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此舉可說是「直插美國軍工心臟」,美國《紐約時報》13日稱,中國對稀土金屬和稀土磁體的出口管制引發了美國相關產業的恐慌,擔心可能導致這些礦產及相關產品的供應短缺,難預測生產中斷的時間。

中國佔全球稀土供應量的99%,並生產了全球約90%的精煉稀土,尤其是重稀土金屬,中國幾乎壟斷了全球供應,日本、德國雖然也生產少量稀土磁體,但這些國家的原料都依賴中國;而美國企業對中國稀土的依賴程度非常高,Tesla和蘋果等在其供應鏈中也都使用是中國稀土。

中國佔全球稀土供應量的99%,並生產了全球約90%的精煉稀土。

中國佔全球稀土供應量的99%,並生產了全球約90%的精煉稀土。

而中國的稀土加工技術,也佔據全球主導地位,MP材料公司擁有美國唯一一座稀土礦,但其開採的3分2的稀土,都需要運往中國進行加工。《華爾街日報》3月曾報道指,中國是全球最主要的稀土、鈷、銅和其他許多金屬的加工國,其中稀土提煉產量就佔了全球的85%。

因此,美國企業對中國的出口管制感焦慮。美國元素公司(American Elements)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西爾弗(Michael Silver)表示,他們被告知需45天才能恢復稀土金屬出口,幸去年冬天因應對地緣政治局勢而增加了庫存,故仍可在等待出口許可證期間履行現有合約。

不過,報道稱,軍事承包商更擔憂,美國MP材料公司創辦人執行董事長兼執行長利廷斯基(James Litinsky)指,無人機和機器人技術被視為未來戰爭的關鍵武器,但同時亦對稀土的依賴性很高,未來供應鏈的關鍵原材料已被切斷。

報道指,2010年中日東海撞船事件後,中國對日本實施了為期7星的稀土出口禁令,當時一些日本公司持有的稀土庫存足以滿足一年以上的供應,但仍受到了中國限制的衝擊。而美國公司因為不想把現金花在囤積昂貴原料上,他們幾乎不囤貨,受到的衝擊可能會更大。

電動車製造商也在尋找替代供應來源,因為中國的出口管制可能導致生產停頓。顧問公司DGA-Albright Stonebridge Group的合夥人崔歐洛(Paul Triolo)指,部分企業可能在30至60天內因庫存耗盡而被迫停產。

據《觀察者》網心智觀察所報道,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對光刻機產業也產生了重大影響。EUV(極紫外光)光刻機是美國科技遏制中國的關鍵工具,但其技術發展依賴於中國的稀土材料,如開發短波長雷射等離子光源需要中國壟斷的稀土材料。

《紐約時報》稱,今次出口管制對中國帶來的經濟影響微乎其微,但對美國可能造成巨大衝擊,因不僅面臨來自中國的出口管制,就算含稀土元素的產品獲批而運往美國,但仍要繳納特朗普對所有中國產品徵收的最新關稅。

中國是全球最主要的稀土加工國。

中國是全球最主要的稀土加工國。

儘管特朗普11日晚上對多種中國製造消費電子產品豁免了關稅,但5名稀土產業高層表示,這個周末稀土磁鐵出口仍受阻。

為減少對中國的依賴,美國政府和企業正在尋找新的稀土供應鏈。美國國防部2023年向澳洲萊納斯稀土公司提供2.58億美元融資,以在德州建造稀土加工廠,但工程因廢水處理許可問題而延遲。

即使繞過中國、「捨近求遠」地建立新供應鏈,將增加成本,亦難以在短期內實現。

美國科羅拉多礦業學院巴茲利安(Morgan Bazilian)指,把礦物加工和提煉成化學品和金屬的中游環節非常重要,中國在稀土加工技術上的主導地位難以被取代。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