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加拿大雜誌發文:「是時候釋放孟晚舟了!」 批評杜魯多政府 包疪特朗普的政治操作

博客文章

加拿大雜誌發文:「是時候釋放孟晚舟了!」  批評杜魯多政府  包疪特朗普的政治操作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加拿大雜誌發文:「是時候釋放孟晚舟了!」 批評杜魯多政府 包疪特朗普的政治操作

2021年01月12日 16:57 最後更新:17:03

特朗普下台在即,世界變化快來。

「釋放孟晚舟,現在是時候了!」加拿大知名雜誌《海象》在一篇題為《為什麼加拿大應該最終釋放孟晚舟》的文章中指出,加拿大拘留孟晚舟一直是出於政治目的,現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即將離任,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應馬上釋放孟晚舟。

加拿大雜誌《海象》發文,認為加拿大應該釋放孟晚舟。

加拿大雜誌《海象》發文,認為加拿大應該釋放孟晚舟。

《海象》雜誌創辦於2003年,是一本類似美國《大西洋月刊》和《紐約客》的加拿大主流雜誌。文章作者斯科特觀點鮮明地指出,加拿大媒體將對孟晚舟案的關注與中國拘留兩名加拿大人聯繫起來,稱中國將加拿大人扣留作人質的說法是不妥當的。

「在這場不斷升級的國際對峙中,人們忽略了一個因素,那就是美國要求加拿大拘留和引渡孟晚舟本身就具有強烈的政治色彩。忽視這個因素,加拿大輿論討論的焦點被引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斯科特寫道。

孟晚舟被捕的時間,正處於特朗普政府大大加劇與中國和伊朗的緊張關係之時。斯科特認為:「加拿大法庭已經變成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工具,而美國的政策有一部分並不符合加拿大的利益。過去4年,加拿大政府一直小心翼翼,避免激怒特朗普政府。但是隨著美國新政府即將就職,加拿大領導人有機會從另一個角度重新審視孟晚舟案。」

「對於夾在兩個互相競爭的大國之間的加拿大,釋放孟晚舟應該是最正確的事。」斯科特得出這樣的結論。

孟晚舟。資料圖片

孟晚舟。資料圖片

《海象》文章分析了美國要求引渡孟晚舟的法律背景和政治動機。

在美國,由司法部高層決定是否發出引渡申請。這些高層官員都是由總統任命,總統也有權力隨時解僱他們。美國聯邦地區法院案件中適用引渡的很多,但不會每一個都向他國發出引渡申請,哪些案子最終會進入引渡流程,高度取決於司法部和政府對案件優先度的認定。

過去4年,特朗普屢次公然試圖在某些案件上霸淩和影響司法部的決策,已是眾人皆知。「如果說是因為特朗普的影響才導致孟晚舟被捕,我並不會驚訝。」文章表示。

2018年,特朗普在外交政策上的兩個優先點是伊朗和中國。5月,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進一步孤立伊朗。11月,時任美國總檢察長宣佈美國對華新政策,由司法部採取激進措施來偵辦所謂中國竊取知識財產權案件。幾乎在同時,美國官員開始公開表示,對中國互聯網供應商(特別是華為)對美國市場滲透造成安全隱患的擔心。逮捕孟晚舟造成的「寒蟬效應」,可以進一步震懾考慮與伊朗進行生意往來的投資者。

「逮捕孟晚舟正好發生在美國與伊朗激烈交鋒時,特朗普違反了之前美國政府的承諾,而加拿大沒有譴責美國的背信行為,反而包庇甚至為之提供便利。」斯科特認為,孟晚舟案遠遠超過美伊衝突這一層面,從中美關係角度看,還有很多其他力量在較量。

2018年12月11日,孟晚舟被捕10天後,特朗普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作為中美貿易協定的一部分,他可以考慮協助孟晚舟獲釋。將孟晚舟的命運與使中國作出貿易讓步聯繫在一起,讓人們覺察到,逮捕孟晚舟可能並不是因為案件本身,而是美國為了獲得政治優勢。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AP資料圖片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AP資料圖片

「對於加拿大來說,謹慎的做法是最大程度降低安全隱患。特朗普將逮捕孟晚舟當作交易籌碼,是否也可以算另一種名義上的人質劫持?」斯科特認為,加拿大總理特杜魯多和副總理方慧蘭一直堅持「是否引渡孟晚舟取決於加拿大法庭裁決」,實質上是一種逃避。

「加拿大不能再等待了!」《海象》文章最後指出,美國對孟晚舟的指控一直帶有政治性,杜魯多政府也應該將此案看作政治案件。特朗普政府已經被美國選民拋棄,馬上要下台,加拿大領導人應該停止幫助特朗普與中國和伊朗對抗,現在還不算太晚。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孟晚舟

特朗普當地時間4月2日宣布對中國商品徵收「對等關稅」兩天後,中國宣布對七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此舉可說是「直插美國軍工心臟」,美國《紐約時報》13日稱,中國對稀土金屬和稀土磁體的出口管制引發了美國相關產業的恐慌,擔心可能導致這些礦產及相關產品的供應短缺,難預測生產中斷的時間。

中國佔全球稀土供應量的99%,並生產了全球約90%的精煉稀土,尤其是重稀土金屬,中國幾乎壟斷了全球供應,日本、德國雖然也生產少量稀土磁體,但這些國家的原料都依賴中國;而美國企業對中國稀土的依賴程度非常高,Tesla和蘋果等在其供應鏈中也都使用是中國稀土。

中國佔全球稀土供應量的99%,並生產了全球約90%的精煉稀土。

中國佔全球稀土供應量的99%,並生產了全球約90%的精煉稀土。

而中國的稀土加工技術,也佔據全球主導地位,MP材料公司擁有美國唯一一座稀土礦,但其開採的3分2的稀土,都需要運往中國進行加工。《華爾街日報》3月曾報道指,中國是全球最主要的稀土、鈷、銅和其他許多金屬的加工國,其中稀土提煉產量就佔了全球的85%。

因此,美國企業對中國的出口管制感焦慮。美國元素公司(American Elements)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西爾弗(Michael Silver)表示,他們被告知需45天才能恢復稀土金屬出口,幸去年冬天因應對地緣政治局勢而增加了庫存,故仍可在等待出口許可證期間履行現有合約。

不過,報道稱,軍事承包商更擔憂,美國MP材料公司創辦人執行董事長兼執行長利廷斯基(James Litinsky)指,無人機和機器人技術被視為未來戰爭的關鍵武器,但同時亦對稀土的依賴性很高,未來供應鏈的關鍵原材料已被切斷。

報道指,2010年中日東海撞船事件後,中國對日本實施了為期7星的稀土出口禁令,當時一些日本公司持有的稀土庫存足以滿足一年以上的供應,但仍受到了中國限制的衝擊。而美國公司因為不想把現金花在囤積昂貴原料上,他們幾乎不囤貨,受到的衝擊可能會更大。

電動車製造商也在尋找替代供應來源,因為中國的出口管制可能導致生產停頓。顧問公司DGA-Albright Stonebridge Group的合夥人崔歐洛(Paul Triolo)指,部分企業可能在30至60天內因庫存耗盡而被迫停產。

據《觀察者》網心智觀察所報道,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對光刻機產業也產生了重大影響。EUV(極紫外光)光刻機是美國科技遏制中國的關鍵工具,但其技術發展依賴於中國的稀土材料,如開發短波長雷射等離子光源需要中國壟斷的稀土材料。

《紐約時報》稱,今次出口管制對中國帶來的經濟影響微乎其微,但對美國可能造成巨大衝擊,因不僅面臨來自中國的出口管制,就算含稀土元素的產品獲批而運往美國,但仍要繳納特朗普對所有中國產品徵收的最新關稅。

中國是全球最主要的稀土加工國。

中國是全球最主要的稀土加工國。

儘管特朗普11日晚上對多種中國製造消費電子產品豁免了關稅,但5名稀土產業高層表示,這個周末稀土磁鐵出口仍受阻。

為減少對中國的依賴,美國政府和企業正在尋找新的稀土供應鏈。美國國防部2023年向澳洲萊納斯稀土公司提供2.58億美元融資,以在德州建造稀土加工廠,但工程因廢水處理許可問題而延遲。

即使繞過中國、「捨近求遠」地建立新供應鏈,將增加成本,亦難以在短期內實現。

美國科羅拉多礦業學院巴茲利安(Morgan Bazilian)指,把礦物加工和提煉成化學品和金屬的中游環節非常重要,中國在稀土加工技術上的主導地位難以被取代。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