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不單重挫本港經濟,不少市民更面臨失業或開工不足,嚴重影響家庭收入,一日三餐都變成生活重擔。
疫情令陳先生家庭收入大減三份一,生活捉襟見肘,不得不節省煮食開支。
原本做侍應的陳先生是受影響的一群。他工作的餐廳在疫情下生意大減,老闆減少他的上班時間,「後來都沒有再叫我返工了」。陳先生失業後轉做工時較長的保安工作,同時間任職廚師的陳太亦被迫放無薪假,家中尚有兩個小孩的陳氏家庭,收入頓時大減三份一。陳先生坦言家庭壓力有增無減:「開支肯定出了大問題,特別擔心仔女的學費開支。」
點擊看圖輯
疫情令陳先生家庭收入大減三份一,生活捉襟見肘,不得不節省煮食開支。
陳太(右)認為「賽馬會逆境同行食物援助計劃」的「馬上食」網上點餐服務不單使用方便,亦讓他們一家吃到有營養的食物。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認為,「賽馬會逆境同行食物援助計劃」能夠幫助市民渡過經濟難關,減輕生活壓力。
計劃包含多元化抗疫支援服務,為市民提供健康營養食物,協助社區抗疫。
「賽馬會逆境同行食物援助計劃」針對協助市民所需,提供為期8星期至12個月不等的過渡性食物支援。
陳太(右)認為「賽馬會逆境同行食物援助計劃」的「馬上食」網上點餐服務不單使用方便,亦讓他們一家吃到有營養的食物。
為了節省煮食開支,陳太會留待傍晚時份才逛街市,希望可以廉價購買食材。「兒子曾跟我說:『媽媽,我想食排骨』」儘管她最擔心仔女的溫飽和食物營養,可是豬肉價格昂貴,陳太反覆思量,很多時都放棄購買肉類食材。
正當徬徨無助之際,他們得知「賽馬會逆境同行食物援助計劃」可以幫助因疫情影響生計的巿民。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捐2.4億港元,與六間非牟利機構以及三間企業夥伴聯合推行,針對因疫情影響而失業及就業不足的人士,提供為期8個星期至12個月不等的過渡性食物支援,紓緩經濟壓力。
其中一項服務「馬上食」網上點餐服務,讓受助人透過指定網上外賣平台訂購食品,不單使用方便,更重要是減輕日常煮食開支。
作為受助者之一,陳先生表示,這個計劃幫助他們節省數千元開支:「我們用省下來的錢買電腦給子女,進行網上學習。」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認為,「賽馬會逆境同行食物援助計劃」能夠幫助市民渡過經濟難關,減輕生活壓力。
計劃夥伴之一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表示,在疫情下,接獲不少像陳先生的個案。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賽馬會逆境同行食物援助計劃」主任李志剛認為:「很多接受『賽馬會逆境同行食物援助計劃』的受助人,本身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經驗,只是霎時遇上世紀疫症,影響原有工作,令經濟突然出現問題。」他又指,這項計劃除了提供實際支援,還提供了一個出口,讓受助人在疫境下「唞一下氣,緩和心情」,減輕抗疫生活的無形壓力。
計劃包含多元化抗疫支援服務,為市民提供健康營養食物,協助社區抗疫。
根據馬會食物援助計劃的統計,超過8成的申請者在疫情期間,需要削減生活必需品開支,當中包括食物;另外,有36%的申請家庭有小朋友,需要有營養食物,「賽馬會逆境同行食物援助計劃」正好針對他們所需。
「賽馬會逆境同行食物援助計劃」針對協助市民所需,提供為期8星期至12個月不等的過渡性食物支援。
除了「馬上食」,計劃還有三項抗疫支援服務適合不同需要,包括:「自在食」提供速凍餐自助提取機服務,可以24小時領取速凍餐,適合作息不定的人士;「煮飯食」則提供基本糧食和度身定制的食物包,例如嬰兒及少數族裔食品;而「趁熱食」熱食飯盒服務,為居住環境欠佳的人士提供免費熱食飯盒,預計整個計劃受惠人數逾七萬人。
除了食物援助,馬會自去年疫情開始,撥款開展多個防疫支援項目,截至2020年12月為止,總額超過九億八千七百萬港元。
由於本地疫情仍然反覆,馬會將繼續適時推出及提升抗疫支援措施的範疇,協助社區抗疫和復甦,與市民同行,走出疫境。
有關「賽馬會逆境同行食物援助計劃」 詳情
網頁: https://jcfoodprog.hk
電話:2596 2789
由香港賽馬會透過其慈善信託基金獨家贊助的「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下一統— 陝西秦漢文明展」,將於星期三(4月16日)起至7月7日在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展覽展出超過130件(套)珍貴文物,讓參觀者一睹秦漢時期的蓬勃發展和獨特文化。是次展覽也是慶祝馬會成立140週年的活動之一。
一眾嘉賓欣賞「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下一統 — 陝西秦漢文明展」。
展覽開幕禮星期二(4 月 15 日)舉行, 出席的主禮嘉賓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祈斌、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錢繼奎、香港賽馬會副主席廖長江、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博物館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教授,以及康文署署長陳詠雯。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中)、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祈斌(左三) 、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錢繼奎(右三)、香港賽馬會副主席廖長江(左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右二)、博物館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教授(右一),以及康文署署長陳詠雯(左一)主持「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下一統 — 陝西秦漢文明展」開幕典禮。
馬會副主席廖長江表示:「馬會多年來通過『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積極支持康文署舉辦高質量展覽,不僅為香港注入更多文化活力,也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來港體驗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展覽活動,豐富他們的藝術文化之旅。通過各類型的文化藝術活動,我們期望進一步宏揚優秀的中華文化,並助力實現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願景。」
香港賽馬會副主席廖長江於開幕典禮上致辭。
這次展覽是繼「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後,香港歷史博物館和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協作的「中國通史系列」第二章。展覽精心挑選的珍貴文物,包括秦始皇帝兵馬俑、漢景帝的地下兵團及牲畜群像、車馬器具、建築構件等,以多角度呈現秦漢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以及中外交流的發展,呈現統一王朝生機勃勃,氣象一新的歷史情韻。此外,展覽亦展出逾二十套在香港出土的文物,闡述香港在秦漢時期的歷史發展,讓大家更深入了解中原王朝與香港的關係。
一眾嘉賓欣賞「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下一統 — 陝西秦漢文明展」。
展覽除了展出珍貴的歷史文物,還輔以多媒體項目,讓參觀者可以深入探索兵馬俑的服飾和造型,了解秦漢時期的文字及建築材料,解讀嶺南越族的船紋設計和感受度量衡的趣味。教育互動區則透過趣味展示、動畫及互動遊戲,生動地介紹秦漢時期嶺南的文化和發展。此外,展覽還將推出一系列教育推廣活動,讓公眾更全面地認識展覽的核心內容。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下一統 — 陝西秦漢文明展」的部分展品。
自 2012 年起,馬會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共同籌劃「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為香港帶來世界級展覽,讓市民欣賞來自不同地區、時代和文化的珍品。系列同時為展覽增設教育外展活動,讓公眾可以認識更多相關的歷史文化。近期舉辦的「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展覽,還包括「尋香記──中國芳香文化藝術展」及現正在香港藝術館舉行的「塞尚和雷諾阿的世界——法國橘園美術館及奧賽博物館珍藏展」。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下一統 — 陝西秦漢文明展」的部分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