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一一一一一
陳一堅對"飛豹“的定位,是一種長航程、載彈量大,有一定的機動性和自衛能力的戰鬥轟炸機。一向極之重視的最大航速,並非刻意追求。在綜合性能方面,要"三十年後也不落後“。
"飛豹"用兩側進氣,機首裝雷達,高單翼及有下反角,中等角度的後掠翼。極速M1.7,作戰半徑超過一千公里,最大外掛達6.5噸(是現役"強5“的三倍)。
對"飛豹"的性能,空軍不滿意(腦子停留在"越快越好"的階段,無視極速M2.2的美國"幽靈"、"雷公",在越南上空從未飛過M2.0),認為"飛豹“不適應地形複雜、防空火力威脅大的陸上戰場,表示不會採購。幸有海軍接盤,認為"飛豹"大航程及大載彈量,適合海軍航空兵將海域制空權外推。於是,"飛豹"的發展得以順利進行。
定型及入役列裝,已是九十年代中期。"飛豹“於99年閱兵飛過天安門,正式宣布這型國產新機,和後來買入的俄羅斯蘇30MKK,成為海軍航空兵的高端裝備。"飛豹"曾在東海上空,和日本航自的F15J對峙不落下風,也曾在與俄軍進行"航空飛鏢"對地攻擊比賽中獲勝。
在服役十多年後,利用進展神速的航空電子技術,"飛豹"2面世,在精確打擊,夜間執行任務方面,能力大大加强。
"斯貝“發動機的國產化亦艱難進行,在本世紀初完成國產化後,以"秦嶺"的名義進入量產,以裝備更多的"飛豹"。
郭倩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