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仍以為美國科技戰無不勝,不過,早於60年前左右,日本科學歷史學家湯淺光朝預言,美國的科技盛世大概要在2000年左右淡出,這稱之為「湯淺現象」。

AP圖片

AP圖片

今天,中美科技戰進入第二階段,戰場是6G,美國認為上一回合5G落後中國是無心之失,今次糾合歐洲、日本、韓國之力,組織技術聯盟,看來是志在必得。不過,任正非今年9月已斷言,早於2017年就開始研發6G技術的華為,同樣會領先美國。

未說中國科技實力何以變得如此堅強之前,先談一下6G通訊技術,任正非表示︰「4G是數據能力,5G是面向萬物互聯的能力,6G除了通信能力,可能也有探測感知的能力。通信感知一體化,是比普通通信更大的場景。華為研究6G是未雨綢繆,搶佔專利陣地,不會等到有一天6G真正有用的時候,因沒有專利而受制於人。」關於「通信感知一體化」,簡言之,就是具有更高智能的網絡通訊技術,《日經新聞》稱︰「6G與虛擬空間、量子、人工智能(AI)和自動駕駛等下一代核心技術密切相關。」日本的調查指出,在6G相關的9個主要領域的專利申請情況,結果顯示,中國超越4成,佔比最高。看來,美國要追上來可不容易。

湯淺光朝在《科學技術編年表1501—1950》中,對400多年科學成果和有代表性的科學家進行統計和研究之後,發現近現代歷史上科學活動中心是按以下順序作中心轉移的:意大利 (1540—1610)、英國(1660—1730)、法國 (1770—1830)、德國(1810—1920)、美國 (1920— )。各國科學活動的鼎盛期大約80年左右。根據這一研究結果進行預測,他認為,2000年前後美國將退出科學活動中心地位。這一預測曾引起各界關注和爭論。

現代科學興隆周期限於80年似乎很神奇,不是嗎?美國正式於2019年「承認」5G這麼重要的新一代技術落後於中國。特朗普在這一年,不顧美國半導體業的利益,全面作出對華為一家中國科企的無限度制裁。算起來,美國的周期略多近20年,比德國表現略遜(德國維持了110年),但高於平均,也高於意大利、英國和法國。

評定科學周朝的迭起,是以「中心轉移」為基礎,指的是某一個國家其科學人才數量與科研成果數量既超越其他國家,又能達到超過全世界總數四分之一的水平。中國在6G這個未來技術佔的專利達到四成之多,足見「湯淺現象」可以引用在中國身上。

當然,這是對於科學技術現象的一個描述,要精確算出中美科技水平差距,看來是一門嚴謹的學術課題。不過,除非可以利用量子計算、AI運籌,秒間按鈕就從大數據中,計算出兩國比較的真相,否則,等到學術界取得一致和定論時,可能已經到了另一個「湯淺周期」,那有什麼意義呢?總之,美國已經「賺突」,你話係咪?




黃秉華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