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傳立會收4萬投訴信批政府推疫苗氣泡 高人話反疫苗者借機施壓

博客文章

傳立會收4萬投訴信批政府推疫苗氣泡 高人話反疫苗者借機施壓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傳立會收4萬投訴信批政府推疫苗氣泡 高人話反疫苗者借機施壓

2022年02月08日 01:03 最後更新:01:05

政府將於2月24日落實擴展「疫苗氣泡」計劃。消息指,立法會公共申訴辦事處早前接獲超過4萬封市民來函,內容大致相若,都是批評政府推動的疫苗氣泡對不同行業造成嚴重影響,建議當局採用全民檢測,作為應對新冠疫毒的更有效措施。

據知,該批市民普遍認為,疫苗氣泡如同全民逼針,實際成效備受質疑;相反,內地防疫措施所採用的全民檢測更顯安全和有效,比西方國家優勝。

政府將於2月24日落實擴展「疫苗氣泡」計劃。

政府將於2月24日落實擴展「疫苗氣泡」計劃。

申訴者認為,接種疫苗屬自願性質,港府不能強逼市民,尤其包括上學、上班,用膳、健身在內都是基本人權,強調香港只有小量個案,而非歐美般有四位數字或以上的爆發,沒有必要強迫打針。申訴者稱,打針只是為了個人減少重症,承受副作任的也僅限自己,政府無權剝奪居民的自由。

亦有投訴者稱,社會各行各業近乎走上絕路,例如飲食業出現大規模退枱退訂,中國人不會為外出食飯而強迫老人或小孩冒險打針,當市面有約3成顧客不外出食飯,受苦的是飲食業東主和從業員。因此,建議政府以更安全,實際證明更有效的「全民檢測」方式處理,取代疫苗氣泡這個選項。

立法會。

立法會。

而現實是,本港疫情日趨嚴重,今日新增 614宗確診個案,其中457宗個案仍在調查,另有超過600宗初步確診個案。面對Omicron來勢洶洶,本港確診數字隨時有機會達到四位數字,接種疫苗本應是未雨綢繆,應對類似第五波疫情的突發情況,避免大量重症患者湧入醫院,導致醫護系統崩潰。

高人話,聽完好簡單,投訴者未必真正支持全民檢測,但肯定是一群不想被逼打針的人或相關行業人士,不斷投訴,希望用投訴信「水浸」立法會申訴部,從而透過立法會向政府施壓,反對逼針。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中區警區近日展開一項針對違反《人類生殖科技條例》的執法行動,成功搗破一個以提供「嬰兒性別選擇」及「代母服務」為名牟利的非法集團,拘捕10名本地男女,包括涉案公司董事夫婦,並檢獲大量電子設備及業務文件。

這個「代母」暗黑產業鏈是如何運作?

案情揭露,該公司自2019年起透過境外合作機構,以60萬港元的基本套餐費招攬客戶,涉嫌觸犯香港法例中嚴禁的生殖科技商業行為。

跨國運作模式 本地宣傳海外執行

據了解,涉案公司「第一試管嬰兒中心」(FFPGS (HK) Limited)透過兩個網站宣傳「全球唯一可選擇性別的精子庫」、「亞洲領先不孕症治療診所」,聲稱與泰國及柬埔寨的醫療機構合作,提供體外受精、胚胎性別篩選及代母安排等服務等。

中區警區刑事部接獲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舉報後,隨即展開調查,並派員喬裝顧客蒐證,發現該公司在本港招攬客戶並簽訂合約後,即安排客戶赴海外進行取卵、取精、胚胎培育等程序,整套服務收費至少60萬港元。

突擊搜查拘捕10人 移除網站違法宣傳

警方經深入調查後,於昨日及今日連續兩天於全港多地展開拘捕行動,突擊搜查該公司辦公室及涉案人員住所,拘捕4男6女,包括公司董事蕭永豐(70歲)及其妻子方希予(40餘歲),二人分別擔任董事、秘書等角色,其餘被捕者涉推銷、後勤支援及網站營運。

行動中檢獲多部手機、電腦、宣傳單張、收據及合約等證物,並已移除涉案網站。所有被捕者現獲保釋候查,須於5月下旬向警方報到。

法例明確禁止商業化生殖服務 最高可囚半年

香港《人類生殖科技條例》明文規定,除法例指明的情況外,任何人不得進行胚胎性別選擇,亦禁止以商業目的安排代母服務或宣傳相關業務,即使服務在境外進行亦屬違法。違例者最高可被判監禁6個月及罰款2.5萬港元。警方呼籲市民切勿參與任何商業化生殖科技服務,以免誤墮法網。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