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長情陪伴15年 熱心男帶「半癱輪椅兄弟」玩遍全國

美善人生

長情陪伴15年 熱心男帶「半癱輪椅兄弟」玩遍全國
美善人生

美善人生

長情陪伴15年 熱心男帶「半癱輪椅兄弟」玩遍全國

2022年10月19日 10:00 最後更新:15:25

太難得了!

15年前,南京西祠胡同論壇的一條求助帖,讓江蘇男子章和平意外認識了一對患有罕見病的雙胞胎兄弟。這對輪椅兄弟無法獨立行走,但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渴望,希望能去南京奧體中心看看。熱心的章和平不但滿足了他們的心願,之後還帶著他們走出了南京,到天安門看升旗,登上萬里長城,去青島看大海吃海鮮,看遍祖國的大好河山,甚至坐遊輪出國去日本。

更多相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多年來,雙方的緣分促成了一段段奇幻的旅程。章和平表示,希望通過這樣的形式,讓更多人關注到殘疾人這個群體,加入到助殘的隊伍中來,將這份溫暖和愛心綿延下去,也希望能鼓勵更多的殘疾人走出家門。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現年43歲的章和平是江蘇南通如臯人,如今在南京工作生活。2007年,章和平在西祠胡同螢火蟲助殘社論壇上偶然看到一條求助帖,身患先天性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無法行走的兩兄弟想去南京新建的奧體中心看看,希望有人可以幫助他們。章和平當時正好有輛面包車,人又在南京,覺得這還不簡單,於是就主動接了這個任務。

很快他就與雙胞胎李曉勇、李曉兵碰面,兩人比章和平年長了5歲,因為父親要工作無法照顧不能自理的他們,兩人已在養老院住了三年,直都沒有機會出去看看。前兩年他們在電視上收看了南京全運會,萌生出了想去看看奧體中心的念頭,才通過志願者在網上發布了這樣一條求助信息。其實在發帖時,兄弟倆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患病後日常時生活也需要人照顧,出門就更麻煩了,不要說洗澡上廁所了,平時就連簡單的喝水刷牙都需要別人協助。所以當章和平出現在他們面前時,他們都是又驚喜又意外。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出發前,章和平將兄弟倆挨個抱上車,然後將輪椅折疊起來放進後備廂。因為常年無法活動,兄弟倆體重都偏重,光是上車這個過程就能把人累夠嗆。那天,章和平帶著兄弟倆去了南京奧體中心,還在城里轉了轉。在普通人看來平常的風景,卻讓兄弟倆看得倍感新奇和激動。

短短的一天結束了,但他們十多年漫長的旅程才剛剛啟程。第二年,有組織殘疾人去海邊遊玩的公益活動,但兄弟倆因為身體狀況不方便坐大巴,章和平便決定自己開車帶他們去山東日照,這也是兄弟倆第一次去外地旅遊。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以此為契機,章和平萌生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決定定期帶兄弟倆去外面的世界看看。雖然經常出去不太現實,但章和平覺得每年去一次,還是在自己的承受範圍內。從此這也成為了他們之間心照不宣的約定。自駕、高鐵、飛機、輪船……外出旅遊時,章和平總會帶他們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也希望能給他們帶來更為豐富的人生體驗。而每次旅遊結束回來的路上,也都會跟他們商量明年去哪兒,希望能給他們接下來的一年都留有期盼。

章和平甚至帶著兄弟倆去爬長城、登黃山。讓李曉兵印象最深的是2019年的北京之旅。在天安門廣場親眼看到了升國旗儀式,這讓他們不由得熱淚盈眶。八達嶺長城、故宮、頤和園……四天時間里,他們逛遍了北京的著名景點。去長城時正巧遇到大風天,行進起來更為艱難,整整爬了兩個多小時。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而帶著輪椅兄弟登山更是引來不少遊客側目有人不能理解他們為什麽要帶殘疾人爬山。但他們也遇到過很多溫暖的瞬間,有遊客將自己的水和食物分給他們,還有遊客會給他們搭把手。

這15年來,除了2020年因疫情影響未能成行,他們每年的旅遊之約幾乎沒有中斷過。帶著這對輪椅兄弟出門,還有很多外人看不見的辛苦。因此每次出門旅遊,章和平都會喊上朋友和志願者同行,大家彼此搭把手,也能減輕負擔。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常年的陪伴,讓他們之間像是朋友又像是親人。這些年間章和平換過幾次車,每次換車都要考慮後備廂的空間夠不夠大,能不能放下兩輛輪椅。辦護照、辦簽證,甚至是給兄弟倆換養老院,都是章和平一力承擔。而這樣的溫情,也是「雙向奔赴」,兄弟倆看到天氣預報說要降溫,總會發個信息給章和平提醒他。平時他們也從不主動開口向章和平要求什麽,但有時候會用微信跟他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如今,年歲漸長,他們也擔心會給章和平增加負擔,商量旅遊地點時,總是表示在周邊城市轉轉就可以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章和平則表示,其實在陪伴的過程中也能感覺到快樂,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一定會繼續帶他們去旅遊,一直把這個溫暖之旅延續下去,帶著兄弟倆看到更多美好的風景。

河南男子因交通事故失去左臂,後來選擇成為小學生的獨臂教練,義務傳授球技和拼搏精神。

男子因交通事故失去左臂

綜合內媒報導,河北滄州一名53歲退休工人王勇自幼酷愛踢足球。1994年,王勇大學畢業工作後認識了一批球友,即使工作繁忙也經常抽空去踢球。然而,17年前一場交通事故,讓他永遠失去了左臂,自此變得沉默寡言,不願外出與人交流,「當時出了事故以後,我第一反應可能踢不了球了。當時記得清清楚楚,也不知道以後生活變成什麼樣子,覺得人這一輩子,坎坷、挫折挺多的,與其悲觀失望,不如順其自然」。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男子因為足球重拾快樂

經過一段時間的消沉後,王勇決定振作起來並多次往返天津安裝假肢,在這漫長而艱辛的過程中,他利用空閒時間觀看了多場足球比賽。踏入球場在座位坐定的瞬間,王勇感受到了那種久違的,純粹由足球帶來的快樂,「當時正好趕上天津泰達那一年第一次進亞冠,我買了三場小組賽主場比賽的門票。去現場看的時候,坐在激動人心的賽場里,感受周圍熱烈的氣氛。我的心情好了許多,暫時忘掉那些痛苦、不快樂」。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男子重回綠茵場與球友踢足球

隨著時間推移,王勇開始嘗試回到綠茵場上重拾這項自己熱愛的運動。由於外形酷似法國著名球星齊達內(港譯:施丹),當地很多球友索性稱呼他為「王達內」,簡稱「達內」。2019年,王勇參加了一場某足球俱樂部的球迷聯賽,此次經歷讓他備受鼓舞,更加積極地面對生活,「足球就跟一個老朋友一樣,每天都離不開它,更少不了它的陪伴」。

男子義務成為小學足球社團教練員

2023年4月,王勇因為一次偶然機會在網上得知滄州市新華區的車站小學新成立了一個足球社團。雖然失去了左臂,但掌握豐富足球知識的王勇,自告奮勇成為孩子們的足球教練員,「我想義務帶孩子們踢球,沒考慮其他的。我就想把足球的快樂帶給孩子們」。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學習專業知識和結合實戰經驗教學

由於自己沒有豐富的教練經驗,王勇一有時間就在網上看視頻或者看書學習專業的足球知識,然後結合自己多年來踢球的實戰經驗為孩子們制定訓練計劃、傳授技巧,幫助他們更好地提升足球水平,「看這些書,有的時候比較注重實踐,生搬硬套拿過來去教孩子們,他們有時候也接受不了。比如一些複雜的動作,把這些動作一步步拆開,讓他們一步步學,再組合到一塊兒,孩子們就比較熟練了」。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孩子們球技逐漸精進

經過一年半的教學,王勇與孩子們早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足球社團的大多數成員是3至5年級的學生,他們對每次放學後的訓練充滿期待。儘管校園內沒有專業的足球訓練場地,但是孩子們還是非常認真的訓練,並在王勇的指導下逐步精進球技,還收穫了足球帶來的快樂。

透過足球展現殘疾人在體育領域的潛能

每天結束學校的教學工作後,王勇就迫不及待前往滄州運河公園和球友們一起踢球,揮灑汗水,「能上場打球就是一種享受」。他表示,自己不僅熱愛踢足球,更希望能透過這項運動讓大家看到殘障人士在體育領域的無限可能,「我想接觸更多的殘疾人,我知道全國踢球的殘疾人還有很多,他們一直堅持踢球。有機會跟他們一起踢個球,一起去『村超』,參加一些大場面的活動。只要我能動,我能踢,我就堅持踢下去」。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