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執行主席
面對新冠疫情,我一向是反對“躺平”。
在內地調整防疫策略,由實行了三年的“動態清零”,轉向建立“群體免疫”,隨即放出了成片成海的“羊”來了,有如海嘯般從一線城市沖向二、三線城市。
速度之快,予所有醫管部門、行政當局、社會人士都始料不及,紛紛倉促上陣,顯得很是狼狽,也很是無奈。
過往不少國家對中國處理疫情基本持兩種看法:
一是充分肯定。
在過去三年,我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及“動態清零”政策,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國人的衛生安全,大瘟疫下低死亡率,是值得驕傲的。
另一種態度是全盤否定。
認為中國的疫苗無效、隱瞞疫情、“清零”阻斷經濟活動等。
類似評價,是對中國抗疫付出的代價,不是看不見就是別有用心。
對於國外的偏見,在病毒肆虐時,人類對新冠病毒的認知遠遠不足,死亡率在國外居高不下,我們可以置之不理。
選擇“動態清零”,最符合中國的抗疫之路,也符合百姓對疫情的認知。
但隨著病毒的攻擊性越來越低(這是專家的話),仍然維持一貫做法,顯然社會代價太大,中央此時做出政策調整是必要和及時的。
既然調整不可避免,如何作出調整,讓損失降到最低,是對我國現代化管理的一次大考。
或許有些困難是難以克服,但對事物的預見性、策略性、協同性等,過去一向是我國的制度優勢和執政特色,但這次處理疫情,明顯暴露了不足。
一是對疫情的處置,從“收緊”到“放開”只是一個轉身,掉頭不及傷及無數。
中國百姓向來是聽從招呼,三年的防疫政策“生命至上”、“動態清零”,大家都堅信不移。
如上半年大上海的防疫戰,十月的廣州戰疫,儘管生活受到影響,經濟下行到了歷史低位,但大家都能顧全大局,克服困難,給國家處理疫情特別是研發疫苗、構築群體免疫屏障,提供了寶貴的視窗期。
與此同時,大家心裡都明白,這個視窗期是不可持續的,選擇時機果斷轉段,反而是公眾的心理預期。
但作為個體、家庭,無論再做什麼準備,當大浪打來時,都顯得微不足道。
而這次調整政策的效果看,輿論準備、醫藥準備、心理準備等都轉彎不及,讓Omicron大行其道。
還好,中國最大的優勢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在大疫面前,一旦各種力量動員起來,群策群力下,雖然付出了代價,但混亂正在被糾正。
二是對疫情的透明度調整過快,對提振信心不利。
目前,疫情急速上升,街頭巷尾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們,都在談論“陽性”的傳染率,從口口相傳中的概率,與官方公佈的資料相比,已遠超每天僅一千多例。
這種反差可能與減少核酸檢測有關,亦與取消報導所謂無症狀(定義很廣)個案有關,但與疫情實況差距太大。
在抗疫初期,外國一直指責我們隱瞞疫情,不能說完全沒有,在發現這全新Covid病毒後一個月不到,已完成基因排列,並報告世衛組織,速度之快,使隱瞞之說不攻自破。
與官方公佈的資料相比,遠超每天僅幾千例,且標準與世衛組織不一。不少社交媒體上的各種疫情有多嚴重的傳聞,很難辨別真假。
相反,如有些人錯誤以為死亡率不高,又可能導致警覺性太低,加速把病毒傳播到長者和有基礎病人群,後果是不堪的。
從絕大多數人的反應看,都自覺“陽”了是有症狀,區別只是重和輕而已。
因此,如何公佈感染數,還是應該與國際慣例接軌,按公認的標準統計,否則會影響動員社會力量同心戰疫,也影響國外對中國處理疫情的觀感。
三是對疫情資料如何應用,決定了抗疫科學決策的精準。
現在已進入到一個資訊時代、數碼時代,統計工作已經解決了技術性的問題,為什麼疫情資料還是落後於大家的認知?我認為,不妨參考一下香港的成功經驗。
香港在上半年第五波疫情中,感染數字很驚人,但特區政府仍然堅持感染者自行上傳結果,讓特區政府有針對性地發放抗疫物包,同時對於動員醫護力量和增加床位,都力求做到精準。
當然,香港也曾出現醫療擠競的問題,但堅持統講資料,非常有效地區分了重症與輕症、老人與小孩,以有限資源最大限度地保護了最需要的群體。
這個經驗很值得內地學習。
同時,特區政府也是科學運用這些資料,通過建立數學模型,預測未來感染人群的規模,提前準備各類藥品,以致當前雖然感染人數仍然居高不下,但政府總算做到心中有數,物資供應充足,人心也穩定下來。
再且,政府通過這些資料分析,對入境感染者在幾天內可查出的概率,對社會面的影響比率都有資料可查,從而説明了特區政府率先提出逐步減辣的隔離方案,為經濟複常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內地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先後推出“20條”、“新十條”等優化治疫措施,各地也在百花齊放地推出各種便民就診方案,之前因準備不足而引發的小規模混亂,正在得到改善。
但疫情不會在短時間內結束,甚至會波及到更廣的範圍包括鄉村、更危的群體包括老少。
因此,應吸取之前的經驗與教訓,提前做好各種預測和準備,在此浪疫情見頂之前,將老少保護得更好,讓社會更有安全感。
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提升中國現代化管理水平,提升公共安全治理能力。
按這一要求,打贏這場雖經三年,卻又是突發性的公共衛生危機,或許是提升管理現代化的一次機會。
簡思智庫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