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瘟疫時有發生。對於我們來說,對上次感受最深的疫症就是2003年的「沙士」。近年,多得公眾關注衛生健康,再加上醫學昌明,發生疫症的風險也大大減低,即使疫情擴散,也有足夠經驗及措施阻止疫症蔓延。在古代,疫症爆發很多,有時因為情況嚴重,死亡者眾,往往會被載入文獻。
早在信史開端的商代,已有類似記錄。考古學家從河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發現了「疾疫」、「疾年」等文字記錄。到了漢代,是古代記錄瘟疫最多的時期。據了解,東漢時爆發了一種名為「毒言」的疫症,是當時在熱帶地區流行的一種皮膚性傳染病,並透過唾液傳播。東漢王充在《論衡言毒》中對這瘟疫有載:「太陽之地,人民急促,促急之人口舌為毒。」
我們也能從出土的秦代竹簡《睡虎地秦墓竹簡》看到,當時還有關於防治「毒言」的立法,清晰記錄有對「毒言」者,知情者應主動斷絕與其接觸,不與患者一起飲食,或者不用同一器皿。這是中國已知最早關於防治瘟疫法律行文及預防常識記錄。面對瘟疫的發生,東漢時「醫聖」張仲景的《金匱要略》有記載了預防方法:「肉中有如朱點者,不可食之。六畜自死,皆疫死,則有毒,不可食之……」
至於官府如何處理疫症?文獻也有記載。西漢平帝元始二年夏,「郡國大旱,蝗」,當時疫情嚴重,患者多,於是平帝下詔:「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當時,官府騰出一些住宅作為隔離區,病人集中治療,切斷瘟疫的傳染源,防止疫病擴散。由於古代醫術落後,隔離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其實,瘟疫隔離在秦朝已經被納入法制軌道,漢代繼承充分發揮這一抗疫措施。
在漢代,當瘟疫流行時,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員也會用藥治療來抵抗疫情。比如,東漢馬援出征交趾時,軍中出現瘴疫,軍醫發現薏米能在一定程度預防瘴氣,令將士食用。當疫情出現時,還派太醫到地方為民眾診病,將醫藥分給疫病百姓。古人還充分利用「水井」這種當時重要飲用水源,將井加欄、上蓋,必要時直接將藥物投入井中供飲用,以治療及預防瘟疫傳播。再有更嚴重的瘟疫發生,會導致大量人口牲畜死亡時,朝廷都望民眾及地方官加快處理,減低疫情擴散。此外,有些節日如歲晚大掃除,端午飲雄黃酒、掛艾葉等習俗,主要就是驅蟲抑菌,防止疫情爆發。
隨著古人累積抗疫經驗,預防也日漸科學。如東晉時醫藥學家葛洪在《肘後備急方》載:「一家合藥,則一里無病,凡所以得霍亂者,多起飲食。」直接告訴民眾重視生活環境和飲食衛生。唐代以後,抗疫都有焦點,例如唐文宗李昂時有疫症爆發,「有一門盡歿者,官給兇具隨事瘞藏」,集體掩埋,預防傳染病再度爆發。明代嘉靖年間,創立「濟疫小飲子」為民間賜藥,「頒方」。至於古時用醫治疫做得最好的就是宋代,著名中醫典籍《聖惠方》、《集驗方》等也出自當時,當中醫方藥方,有些至今還被現代中醫使用。除了科學方法,在疫情嚴重的古代,還滋生了不少求神拜佛等祈禱儀式,也有巫祝信仰等等,訴諸神佛祈求疫症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