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學在香港越來越備受重視。中醫診所成行成市之餘,有些名中醫更要提早幾個月預約,普羅市民對中醫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有賴於政府、高等院校和業界多年來積極投入資源發展中醫。香港在明年底將迎來首間中醫醫院,並以嶄新的中西醫服務模式營運。
一直以來,香港的醫療系統以西醫作主導,中醫師註冊制度在2000年才實施,及至2018年,政府才宣布將中醫藥納入香港醫療系統。過去20多年的發展「話長唔長、話短唔短」,今日中醫的普及程度來看,中醫藥學的確在香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港大中醫藥學院院長馮奕斌教授。
香港中醫藥學界一向人才輩出,馮奕斌教授就是其一。他自2021年起出任港大醫學院中醫藥學院院長,並擔任中醫全科學士課程主考委員會首席主考,帶領港大中醫藥學院培育國際化中醫藥人才。馮教授連續7年獲全球知名數據分析機構科睿唯安(Clarivate)列為香港大學引用率最高的頂尖1%的學者之一。他其中一項研究發現,一種含有冬蟲夏草的中藥補充替代品和一款已上市的止咳中成藥可顯著提高長新冠患者生存質量,分別可降低患者疲勞,和改善新冠患者的上呼吸道併發症及轉陰時間,為優化未來藥物提供嶄新思維。
香港絕對有條件發展中醫藥學,除了人才雲集外,越趨成熟的中醫藥學教育系統亦是重點。目前有香港大學、中文大學和浸會大學開設中醫藥學院,招收全日制中醫藥全科學士學位學生,但學生畢業實習仍在國內,隨著中醫醫院即將投入服務,學生畢業實習則有可能在香港完成。
此外,香港的中醫藥發展最獨特之處,就是聯通世界、融合中西醫理論和研究,以創新中醫藥的評價體系,融會貫通,參考西醫藥學的研究和評價體系,但非搬字過紙,避免「不中不西」,相信中醫藥學進一步普及化指日可待。
Sebastian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常秘林雪麗(Shirley)跟副局長梁宏正(Clarence)日前到觀塘區,聯同觀塘的民政專員兼關愛隊總指揮何立基 (Denny)、觀塘區議員兼油塘西關愛隊隊員呂東孩、及一眾關愛隊隊員和義工,探訪朋區內的長者街坊,居民都大讚關愛隊的服務,令關愛隊成員大受感動,除感謝居民支持外,這些肯定也成為他們無私付出的動力。
民青局在社交媒體分享影片,民政局官員及關愛隊探訪的其中一戶居民,是住在茶果嶺的羅太。她提到水浸危急關頭,感到很「恐怖」,因幾分鐘內水不斷湧入,像瀑布般沖瀉下來,她第一時間就諗起要搵關愛隊幫手,仲話:「有需要時除咗打999,就係打電話俾關愛隊!」羅太事後還寫信感謝關愛隊的幫忙。
住在茶果嶺的羅太說,水浸危急關頭時,「除咗打999,就係打電話俾關愛隊!」
油塘西關愛隊服務範圍包括鯉魚門和茶果嶺兩個寮屋區,每逢翻風落雨,居民都擔心惡劣天氣會造成水浸,甚至危及安全。尤其鯉魚門,每逢打風,都有海水倒灌的問題,有一段路突然水位升高,街坊及遊客出入都要澗水過,關愛隊就會立即出動,協助政府部門在水浸範圍堆起沙包,堆出一條路讓居民走過。
油塘西關愛隊服務範圍包括鯉魚門和茶果嶺兩個寮屋區,每逢翻風落雨,居民都擔心惡劣天氣會造成水浸,甚至危及安全。
關愛隊會在風雨季前做好防風防汛預備,減低水浸風險,並協助居民升高家中的電器雜物,以減低水浸時所造成的損失。當颱風或暴雨來襲時,關愛隊亦會協助疏散居民,及後協助清理雜物及清潔家居,務求令居民盡快恢復正常生活。居民感覺關愛隊時刻在身邊,及時又貼心的幫助,令他們都感到安心又放心!
關愛隊平常會也協助居民尤其長者做家居維修及清潔服務等。
除協助處理突發和緊急事故,油塘西關愛隊隊長曾佑祥表示,關愛隊平常會舉辦血糖測試、中醫義診、流感疫苗注射、家居維修及清潔服務等,亦會舉辦專題講座,如國家安全教育等,各項活動都深受街坊居民歡迎。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常秘林雪麗跟副局長梁宏正日前到觀塘區,聯同觀塘民政專員兼關愛隊總指揮何立基及油塘西關愛隊隊員呂東孩等,探訪朋區內的長者街坊,他們都大讚關愛隊的服務。
常秘同副局感謝關愛隊隊員同義工在地區服務中的熱誠同付出,亦感謝居民的支持,令關愛隊更有動力去做得更好,與大家攜手共建一個充滿關愛溫暖的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