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國際龍舟邀請賽周六開鑼 乳癌康復者組隊參賽傳遞克服逆境正能量

社會事

國際龍舟邀請賽周六開鑼 乳癌康復者組隊參賽傳遞克服逆境正能量
社會事

社會事

國際龍舟邀請賽周六開鑼 乳癌康復者組隊參賽傳遞克服逆境正能量

2024年06月10日 15:53 最後更新:16:36

由旅發局與龍舟總會合辦的「2024 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將於本月15、16日,一連兩天在尖東海旁上演。

成立於2006年的「香港乳龍」,今年將角逐「2024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的混合錦標賽及扮嘢大賽。他們是香港首支由乳癌康復者組成的龍舟隊伍,成員包括康復者家屬、朋友等,團隊希望透過龍舟運動激起彼此團結熱忱,鼓勵各隊員克服癌症帶來的挑戰,讓他們在抗癌路上不感孤單。

更多相片
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即將開鑼 ,乳癌康復者組隊參賽,以龍舟拼勁克服痛楚藉划槳齊心勇敢前行。旅發局圖片

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即將開鑼 ,乳癌康復者組隊參賽,以龍舟拼勁克服痛楚藉划槳齊心勇敢前行。旅發局圖片

執教「香港乳龍」團隊的梁志坤教練。旅發局圖片

執教「香港乳龍」團隊的梁志坤教練。旅發局圖片

「香港乳龍」副隊長Sandy (右)及隊員Doris (左)。旅發局圖片

「香港乳龍」副隊長Sandy (右)及隊員Doris (左)。旅發局圖片

副隊長Sandy (首排右)及隊員Doris (次排左)。旅發局圖片

副隊長Sandy (首排右)及隊員Doris (次排左)。旅發局圖片

旅發局圖片

旅發局圖片

旅發局圖片

旅發局圖片

隊長Josephine (右)。旅發局圖片

隊長Josephine (右)。旅發局圖片

旅發局圖片

旅發局圖片

旅發局圖片

旅發局圖片

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即將開鑼 ,乳癌康復者組隊參賽,以龍舟拼勁克服痛楚藉划槳齊心勇敢前行。旅發局圖片

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即將開鑼 ,乳癌康復者組隊參賽,以龍舟拼勁克服痛楚藉划槳齊心勇敢前行。旅發局圖片

龍舟運動 助康復者重建身心

執教「香港乳龍」團隊超過十年的梁志坤教練表示,由於乳癌康復者於手術後容易出現上肢淋巴
水腫問題,而醫學研究指出,龍舟這項講求上肢肌力的運動,有效紓緩淋巴水腫等治療副作用,
同時增強肌力,對於防止復發有良好效果。

執教「香港乳龍」團隊的梁志坤教練。旅發局圖片

執教「香港乳龍」團隊的梁志坤教練。旅發局圖片

梁教練續指,龍舟是一項團體運動,參與過程要求隊員間共同進退、接納得失、甘苦與共、與同
路人為共同目標努力,這些訓練都有助隊員建立持之以恒、無懼失敗的心態。

「香港乳龍」副隊長Sandy (右)及隊員Doris (左)。旅發局圖片

「香港乳龍」副隊長Sandy (右)及隊員Doris (左)。旅發局圖片

副隊長Sandy 及隊員Doris 當初得悉龍舟運動能有益身心後,參加「香港乳龍」的龍舟工作坊。最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收獲,是感受隊友之間那股克服逆境的正能量。

副隊長Sandy (首排右)及隊員Doris (次排左)。旅發局圖片

副隊長Sandy (首排右)及隊員Doris (次排左)。旅發局圖片

風雨同路 逆流而上

「香港乳龍」多年來積極參與端午節的龍舟賽事,並在端午節正日出戰西貢區的龍舟比賽,為本月15、16日的「2024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作賽前做足準備。即使滂沱大雨亦無阻「香港乳龍」風雨同路,早上7時已集齊人馬熱身,隊友間不時互相打氣,士氣滿滿。

旅發局圖片

旅發局圖片

團隊全力應戰 「2024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壓軸登場

「香港乳龍」早於2010 以團隊名義參與「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各項賽事,包括「扮嘢大賽」及針對癌症病患而設的慈善賽,今年他們將出戰角逐「混合錦標賽」及「扮嘢大賽」。

旅發局圖片

旅發局圖片

隊長Josephine表示,參加「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能夠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勁旅一較高下,非常難得。縱使隊伍體能上或稍遜,但每次參賽都能觀摩一眾高手,從中切磋技術已實屬榮幸。她憶述,有一年與其他地區的乳癌康復者比賽,在龍舟上大家彼此打氣,完成比賽後又於岸上拍肩以示支持。她認為,不論賽果如何,參賽者已赢得彼此之間寶貴友誼。

隊長Josephine (右)。旅發局圖片

隊長Josephine (右)。旅發局圖片

副隊長Sandy 則表示,很開心能於維港作賽,以美麗獨特天際線作伴,十分難得。她又說,能夠與其他市民旅客,共同參與這項年度端午盛事,讓她感到自豪,今年她亦會邀請親朋好友到埸觀賞,為她及隊友們打氣。

旅發局圖片

旅發局圖片

隊員 Doris 則分享,今次「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能吸引多個國家或地區隊伍前來香港比賽,每年都會看到一些既陌生又熟悉的面孔,大家又再見面,只要活在當下,盡力比賽,就是對生命最大的禮物。

旅發局圖片

旅發局圖片

2024「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

日期:2024年6月15日至16日(星期六至日)

時間:上午8:00至晚上7:00(星期六);上午8:00至下午6:00(星期日)

地點:尖沙咀東部海濱

活動網頁:https://www.discoverhongkong.com/hk-tc/what-s-new/events/dragon-boat-races.html

旅發局「香港盛匯超級三月」於三月內推廣多項焦點世界級盛事,其中與4大藝文盛事,包括ComplexCon香港、HKwalls街頭藝術節、Art Central,以及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合作,加入本地大城小區生活主題,提升吸引力,同時串連推廣城中其他藝文及體育活動,展現香港多元旅遊魅力。而第十屆 HKwalls 街頭藝術節就邀請了眾多國際和本地藝術家在中上環區創作壁畫,並於城中多個LED熒幕上展示數碼藝術作品。

旅發局 x HKwalls街頭藝術節, 邀內地及海外藝術家參與創作 。

旅發局 x HKwalls街頭藝術節, 邀內地及海外藝術家參與創作 。

藝術家於3月22日至30日,一連9日期間完成多幅壁畫作品作整年展出。作品現位於中環蘇豪區、半山區及上環一帶,遍佈主要景點包括中環扶手電梯、大館、善慶街、文武廟、太平山街以及蘭桂坊附近的巨型牆面、大廈外牆、店舖鐵閘及鐵皮屋攤檔等,供市民及旅客自由欣賞,同時又可深入探索社區,發掘香港的舊城風情。

邀內地及海外藝術家 現場創作壁畫

旅發局與HKwalls街頭藝術節攜手合作,邀請共12位藝術家參與壁畫創作。除本地藝術家,今年更特邀來自內地、日本、南韓、澳洲的藝術家來港參與,推動藝術家之間文化交流,鞏固香港作為中西藝文交流樞紐的角色,同時以藝術美化社區,為「大城小區」注入活力。

邀內地及海外藝術家, 現場創作壁畫。

邀內地及海外藝術家, 現場創作壁畫。

非本地學生雀躍參與藝遊香港

在旅發局的支持下,HKwalls 今年在藝術節期間再次舉辦多場導賞活動,由街頭藝術專家Alexandra Unrein帶領參加者在中西區大街小巷欣賞多幅原創壁畫,讓公眾了解當中創作理念,發掘探索社區的樂趣。

其中旅發局安排一批來自內地、法國、德國、迦納、孟加拉和南韓的非本地學生於 3月29日參與街頭壁畫導賞團,欣賞壁畫的同時,深入社區了解本地歷史文化。

來自加納的Afia表示透過是次街頭壁畫導賞團,認識到香港新的一面,她對於能夠近距離觀察街頭藝術家現場創作的過程印象深刻。

來自加納的Afia。

來自加納的Afia。

來自南韓的Jihun指行程很充實,很欣賞城市內有多種不同元素的藝術品,認識了香港不同的一面,未來必定會進一步探索香港。

自南韓的Jihun。

自南韓的Jihun。

學生團之後再到世界級的藝術盛會 Art Central 參觀,透過藝遊中西文化交匯的香港,更好地感受香港的多元性,和作為藝術與文化樞紐的獨特魅力。

藝術家:本地DD Yung 

受她的貓和日常生活啟發:她的貓象徵生命與活力,而壁畫位於中西區,匯聚了許多有「貓店長」的本地商店;正如她的貓一樣,「貓店長」深受牠們人類伙伴的珍愛,同時也為社區帶來歡樂。

本地藝術家DD Yung 。

本地藝術家DD Yung 。

位置:中環雲咸街 33 號(鄰近德己立街)

主題:香港貓

香港貓。

香港貓。

藝術家:本地Erin Hung

以懷舊桌上遊戲「飛行棋」為靈感,將充滿本地特色的童年回憶帶入充滿文化氣息的太平山街小社區(PoHo)。飛行棋的移動特性象徵人生不斷前行,鼓勵人們以感激之心回顧過去,從中汲取力量。她透過壁畫邀請市民旅客感受悠閒氛圍,回味童年愉快時光。

本地藝術家Erin Hung。

本地藝術家Erin Hung。

位置:上環水巷(鄰近太平山街)

主題:香港童年回憶—飛行棋

香港童年回憶—飛行棋。

香港童年回憶—飛行棋。

藝術家:內地Nut

曾參與去年的HKwalls街頭藝術節,是內地首位「青花瓷風格」的公共塗鴉創作者。作品以香港常見雀鳥燕子為靈感,在中華文化中有吉祥寓意。燕子喜尋覓良地築巢成家,孕育新生命,加以青鹿鹿角生長延展為樹,寓意根繫故土的生命力向上生長,生生不息。

內地藝術家Nut。

內地藝術家Nut。

位置:中環雲咸街57號對面

主題:燕子

燕子。

燕子。

藝術家:內地陳十三

靈感源自牆上的兩扇窗以及毗鄰的四方街和荷李活道,展現中上環區商業化與生活感並重的活力一面。作品特意融入窗戶,保留牆壁的原有特色。運用藝術家哈佛大學建築歷史博士學位的背景,將本地特色城市元素注入壁畫。

內地藝術家陳十三。

內地藝術家陳十三。

位置:上環四方街23號

主題:香港城市微縮

香港城市微縮。

香港城市微縮。

 藝術家:澳洲George Rose

取材於香港原生的洋紫荊,以藝術家標誌性的藝術風格,將微觀細節放大到宏偉壯觀的比例,將洋紫荊燦爛一面定格在充滿文化氣息的太平山街小社區(PoHo)。

澳洲藝術家George Rose。

澳洲藝術家George Rose。

位置:上環四方街26號

主題:洋紫荊

洋紫荊。

洋紫荊。

 藝術家:日本Mon

將壯麗的戶外自然景觀,帶到繁華的中環荷李活道,以壁畫連繫距離市區近在咫尺、廣受各地遊客喜愛的香港大自然之美。

日本藝術家Mon。

日本藝術家Mon。

位置:中環荷李活道 97號/善慶街 10

主題:香港大自然

香港大自然。

香港大自然。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