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毅淦(工聯會東區區議員、就是敢言成員)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於2024年7月18日勝利閉幕,此次會議全面、深入地闡述了國家經濟及社會的發展戰略,並立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長遠目標。對於香港全面貫徹愛國者治港、社會環境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當下,認真學習國家政策、緊跟國家發展動向具有深遠的意義。在本次三中全會中,有以下三點內容值得關注:

 

 

認識國家發展成就,掌握最新發展動向

  三中全會指出,新時代以來由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勇於創新、積極探索,成功實現了國家社會與經濟水平的飛躍。同時,社會制度逐漸走向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也日漸提高。例如,黨的領導體制不斷規範化、自我革命水平不斷提升,國家領導層抱持零容忍的態度堅持「打黑除惡」、「打虎拍蠅」,為國家政治生態的廉潔清朗取得了重大成就。經濟方面,國家生產總值突破了120萬億元大關,經濟總量躋身全球第二,在國際舞台上扮演著更為關鍵的角色;同時,民生水平也得到提高,人均預期壽命超過77歲,脫貧攻堅取得舉世矚目的勝利、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而在這次會議中,更提出了「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兩大總目標,並承諾在2029年建國八十週年時完成。

  本次三中全會的全面深化改革方向有七個聚焦點,其中值得關注的是"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聚焦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對於香港來說,香港市民最關注的是自己的衣食住行、教育與醫療。而生活水平的提高離不開社會的安全穩定。香港應該秉承三中全會精神,繼續健全香港地區安全機制、聚焦提升自身治理能力並大力解決民生難題。

 

 

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深化大灣區合作交流

  三中全會《決定》第27條明確指出,香港應繼續堅持「一國兩制」、鞏固好國際金融、航運、貿易的中心地位。並且,《決定》還強調香港應繼續深化與大灣區的共融機制,扮演好對外開放的關鍵角色。可見,國家高度重視香港的特殊地位,並且會繼續推動「一國兩制」優勢行穩致遠。對於香港來說,在準確貫徹「一國兩制」的同時,也要把眼界擴大至整個大灣區,甚至整個中國。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迅猛,成為了中國經濟的主要支柱之一,許多新興科技產業、前瞻性科技產品在大灣區不斷誕生,例如無人機、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技術等。這對於香港來說,是一種競爭也是一次機會,香港應該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大灣區的發展建設之中,例如增加粵港兩地文化交流、人才互通、高校合作等。

 

堅持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三中全會明確指出國家將繼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新質生產力。所謂中國式現代化,是建立於基本國情的基礎上,並結合黨和國家長期以來的探索與實踐總結而成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包括人口規模、共同富裕、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等多個範疇的現代化。而新質生產力,其主要特點在於創新與科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對於香港而言,同樣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的其中一個重要成員,而把握好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才能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做出更為重要的貢獻。目前,香港的科技水平、網絡信息化程度較落後於內地,許多行業仍然採用例如實體信件、紙質文件作為生產交流工具,香港可以參考內地成功經驗,推動傳統行業網絡化發展,提升社會運作的效率,將香港建立成一個走在時代前沿,緊跟時代發展的活力城市。

 構建高效運作社會,做好開放關鍵角色

  綜合以上三點,筆者認為可以從提高生活水平、加深兩地交流以及創新科技發展三個方向探索三中全會給我們的啓示。生活品質方面,我們可以藉鑒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功經驗,香港政府可以將治理能力聚焦在協助青年置業以及優化養老服務兩個方面上,向構建橄欖型社會努力。其中,通過政策和配套措施打造出良好的青年置業環境,不單可以支持到本港青年,更可以吸引大灣區内各領域的高端人才,實現人才互通,促進新興產業發展。為了把握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機遇,人才交流、科技共融的過程必不可少,只要香港能夠跟隨三中全會的啓示,貫徹一國兩制,香港定能構建出高效運作的社會,繼續做好對外開放的關鍵角色。




就是敢言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