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馬會支持大坑火龍盛會 吸引大批市民遊客觀賞

社會事

馬會支持大坑火龍盛會 吸引大批市民遊客觀賞
社會事

社會事

馬會支持大坑火龍盛會 吸引大批市民遊客觀賞

2024年09月16日 23:08 最後更新:23:08

插滿香枝長達67米的火龍在今晚(9月16日)穿梭於大坑的大街小巷,吸引逾千名市民遊客觀賞。大坑火龍盛會由大坑坊眾福利會籌辦,將舉行三晚至9月18日,活動自2010起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支持。

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前排左)及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港島工作部部長薛惠君(前排右)為大坑火龍簪龍花。

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前排左)及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港島工作部部長薛惠君(前排右)為大坑火龍簪龍花。

出席大坑火龍盛會開幕禮的主禮嘉賓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馬會主席利子厚、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港島工作部部長薛惠君及大坑坊眾福利會理事長袁效權等。

更多相片
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前排左)及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港島工作部部長薛惠君(前排右)為大坑火龍簪龍花。

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前排左)及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港島工作部部長薛惠君(前排右)為大坑火龍簪龍花。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右七)、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左七)、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港島工作部部長薛惠君(左六)及大坑坊眾福利會理事長袁效權(中)等嘉賓出席大坑火龍盛會開幕禮。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右七)、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左七)、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港島工作部部長薛惠君(左六)及大坑坊眾福利會理事長袁效權(中)等嘉賓出席大坑火龍盛會開幕禮。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右)及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左)出席大坑火龍盛會開幕禮,高舉身長67米的火龍龍頭。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右)及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左)出席大坑火龍盛會開幕禮,高舉身長67米的火龍龍頭。

火龍穿梭於大坑的街道巡遊,相傳可以為市民祈求平安幸福。

火龍穿梭於大坑的街道巡遊,相傳可以為市民祈求平安幸福。

火龍穿梭於大坑的街道巡遊,相傳可以為市民祈求平安幸福。

火龍穿梭於大坑的街道巡遊,相傳可以為市民祈求平安幸福。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右七)、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左七)、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港島工作部部長薛惠君(左六)及大坑坊眾福利會理事長袁效權(中)等嘉賓出席大坑火龍盛會開幕禮。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右七)、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左七)、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港島工作部部長薛惠君(左六)及大坑坊眾福利會理事長袁效權(中)等嘉賓出席大坑火龍盛會開幕禮。

利子厚表示馬會多年來一直很高興能撥款支持舉辦大坑舞火龍。當中包括支持大坑坊眾福利會舉辦舞火龍兒童及青少年訓練班,增加年輕一代對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興趣。此外,馬會也透過公益慈善研究院,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攜手合作,通過保護和修繕承乾宮、舉辦展覽和培育人才等項目,傳播中華文明。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右)及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左)出席大坑火龍盛會開幕禮,高舉身長67米的火龍龍頭。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右)及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左)出席大坑火龍盛會開幕禮,高舉身長67米的火龍龍頭。

活動始於 1880 年,大坑當年爆發瘟疫,為消災滅瘟而舉行。及後,每年中秋節舞火龍已成爲習俗,以驅走疾病,為市民祈求平安幸福。火龍以珍珠草組成,約 67米長,需要逾400人才能舞動。整個儀式由簪花掛紅,到插上香枝開始,然後在晚上遊走於大坑的街道上。

火龍穿梭於大坑的街道巡遊,相傳可以為市民祈求平安幸福。

火龍穿梭於大坑的街道巡遊,相傳可以為市民祈求平安幸福。

大坑舞火龍屬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並於 2019 年被選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保護實踐案例」之一。

火龍穿梭於大坑的街道巡遊,相傳可以為市民祈求平安幸福。

火龍穿梭於大坑的街道巡遊,相傳可以為市民祈求平安幸福。

為了讓市民進一步了解傳統習俗的由來及趣事,馬會繼續支持大坑坊眾福利會和香港文化古蹟資源中心,為學校和社區舉辦教育工作坊。除了舞火龍,馬會更一併支持另外兩個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本地傳統活動,包括長洲太平清醮及大澳端午龍舟遊涌。

一如其他慈善捐助項目,馬會對以上項目的支持,有賴其獨特的綜合營運模式,透過賽馬和博彩業務所得收益,帶來稅收及慈善捐款,同時為社會創造就業機會。

由香港賽馬會透過其慈善信託基金獨家贊助的「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下一統— 陝西秦漢文明展」,將於星期三(4月16日)起至7月7日在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展覽展出超過130件(套)珍貴文物,讓參觀者一睹秦漢時期的蓬勃發展和獨特文化。是次展覽也是慶祝馬會成立140週年的活動之一。

一眾嘉賓欣賞「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下一統 — 陝西秦漢文明展」。

一眾嘉賓欣賞「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下一統 — 陝西秦漢文明展」。

展覽開幕禮星期二(4 月 15 日)舉行, 出席的主禮嘉賓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祈斌、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錢繼奎、香港賽馬會副主席廖長江、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博物館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教授,以及康文署署長陳詠雯。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中)、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祈斌(左三) 、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錢繼奎(右三)、香港賽馬會副主席廖長江(左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右二)、博物館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教授(右一),以及康文署署長陳詠雯(左一)主持「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下一統 — 陝西秦漢文明展」開幕典禮。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中)、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祈斌(左三) 、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錢繼奎(右三)、香港賽馬會副主席廖長江(左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右二)、博物館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教授(右一),以及康文署署長陳詠雯(左一)主持「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下一統 — 陝西秦漢文明展」開幕典禮。

馬會副主席廖長江表示:「馬會多年來通過『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積極支持康文署舉辦高質量展覽,不僅為香港注入更多文化活力,也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來港體驗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展覽活動,豐富他們的藝術文化之旅。通過各類型的文化藝術活動,我們期望進一步宏揚優秀的中華文化,並助力實現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願景。」

香港賽馬會副主席廖長江於開幕典禮上致辭。

香港賽馬會副主席廖長江於開幕典禮上致辭。

這次展覽是繼「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後,香港歷史博物館和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協作的「中國通史系列」第二章。展覽精心挑選的珍貴文物,包括秦始皇帝兵馬俑、漢景帝的地下兵團及牲畜群像、車馬器具、建築構件等,以多角度呈現秦漢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以及中外交流的發展,呈現統一王朝生機勃勃,氣象一新的歷史情韻。此外,展覽亦展出逾二十套在香港出土的文物,闡述香港在秦漢時期的歷史發展,讓大家更深入了解中原王朝與香港的關係。

一眾嘉賓欣賞「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下一統 — 陝西秦漢文明展」。

一眾嘉賓欣賞「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下一統 — 陝西秦漢文明展」。

展覽除了展出珍貴的歷史文物,還輔以多媒體項目,讓參觀者可以深入探索兵馬俑的服飾和造型,了解秦漢時期的文字及建築材料,解讀嶺南越族的船紋設計和感受度量衡的趣味。教育互動區則透過趣味展示、動畫及互動遊戲,生動地介紹秦漢時期嶺南的文化和發展。此外,展覽還將推出一系列教育推廣活動,讓公眾更全面地認識展覽的核心內容。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下一統 — 陝西秦漢文明展」的部分展品。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下一統 — 陝西秦漢文明展」的部分展品。

自 2012 年起,馬會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共同籌劃「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為香港帶來世界級展覽,讓市民欣賞來自不同地區、時代和文化的珍品。系列同時為展覽增設教育外展活動,讓公眾可以認識更多相關的歷史文化。近期舉辦的「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展覽,還包括「尋香記──中國芳香文化藝術展」及現正在香港藝術館舉行的「塞尚和雷諾阿的世界——法國橘園美術館及奧賽博物館珍藏展」。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下一統 — 陝西秦漢文明展」的部分展品。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天下一統 — 陝西秦漢文明展」的部分展品。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