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在電台節目表示,「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自3月起實施至今有近600宗申請,如全部金額落戶將有近200億元。施政報告提出優化計劃,容許投資住宅物業,該物業成交價須為5000萬元或以上,投資於房地產獲計算入投資總額上限為1000萬元。許正宇說,仍需時觀察反應,但認為市場歡迎有關措施。
對於保險業監管局明年開展檢討,包括研究透過基建投資的資本要求豐富保險公司資產配置以助分散風險,並帶動北都等基建投資。許正宇表示,因為保險投資是耐心資本,而基礎建設是長遠投資,兩者有高度切合點,保監會將諮詢市場,研究資本投資如要否匹配長遠基礎建設,資本要求可否適當調整。
被問及對本港在今年全年的新股上市(IPO)重返全球三甲的信心。許正宇表示,希望整個金融市場更蓬勃,IPO是主要環節,不過IPO受市況主導,公司均希望善價而沽,當局的工作是提供一個可確定及可預見性的平台和市場。
政府新聞處圖片
就股票印花稅水平,許正宇表示,本港並無資本利得說,亦不徵外海外稅項,認為要整全檢視交易成本,除了成本因素,是否參與市場的考慮,亦包括有無優質公司的股票買賣。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全球政經環境複雜,反而對香港的家族辦公室業務更為有利,因為香港的投資環境穩定,亦有預見性,可讓投資者或家族辦公室的財富增值或保值。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
許正宇出席一個電視節目時說,過去3年家族辦公室落戶香港,已由一個概念變成產業或業務,根據統計,現時本港有約2700間家辦,當中超過3成的財富管理資產超過1億美元。他又指,香港的家辦生態圈已越來越成熟,加上私人機構的資源配合,有信心短期可累積至超過3000間。
許正宇又提到,政府正構思如何讓私募基金在申請稅務優惠時更加便捷等,同時正草擬修例,擴大家族辦公室享有稅務寬免的投資範圍,涵蓋包括私人借貸、虛擬資產、碳信用等,目標明年提交立法會審議,希望能追溯至今年4月1日生效。
香港日前舉辦第三屆「裕澤香江」高峰論壇,吸引家族辦公室投資。被問到長和計劃出售巴拿馬運河業務的事件,會否影響家族辦公室投資本港的意欲,許正宇表示,看不到論壇上有人關注,反而聚焦如果想在香港設立家族辦公室,有何措施和優惠。
他又說,根據投資推廣署數字,有打算或決定落戶香港的家辦大約有160間,約四分一來自歐美,因此絕無影響香港作為吸引資金及家辦落戶的理想地。